中信金融资产(02799)年报解读: 盈利百亿远超市场预期 长期价值中枢有望逐步上移

智通财经
28 Mar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9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或“公司”,02799)在港交所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信金融资产全年实现收入总额1127.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是上年的5.4倍。年末资产总额9843.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2.25亿元,平均股权回报率跃升14.8个百分点至18.4%,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财报显示,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继续执行更审慎的财务原则,继续夯实财务基础,为后期利润留足了空间。

这份财报以超预期表现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持续经营活动收入增长53.5%,净利润倍数级跃升,核心财务指标远超资本市场预期。更为关键的是,2023年、2024年公司连续两年盈利,其中2024年盈利规模突破近六年峰值,这标志着企业商业模式已实现结构性优化,正加速重回高质量发展轨道。

2024年1月,中信金融资产以全新品牌形象亮相资本市场,其资产负债表修复与业务动能转换的协同效应正在显现。经历全面转型升级的这家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龙头,凭借崭新的品牌形象与革新的运营体系,正重拾行业领军者姿态,市场对其开启新一轮价值重估周期抱有较高期待。

主业涅槃重塑行业标杆 三年瘦身化险交出靓丽答卷

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持续推进“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战略目标,着力提升主业发展能力,加快主业转型,优化资产布局,改善资产质量。

最新财报显示,中信金融资产2024年完成了华融金租公司60%的股权转让,此举补充母公司核心资本90亿元,现金回收近120亿元。至此,公司全面剥离金融服务业务,形成不良资产经营分部与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双驱动的精干架构。2024年度营业利润均来自上述两个分部,主业盈利能力强劲。相较多元利润的拼图模式,中信金融资产业绩突围凸显了其战略优势和主业经营成色。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是中信金融资产的核心业务,也是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根据业绩报告,2024年,不良资产经营主业收入906.71亿元,占公司收入的84.4%,不良资产分部资产为8331.85亿元,占总资产86.7%,不良资产分部收入和资产占比超三分之二,主业核心优势持续巩固。

具体来看,2024年末,中信金融资产收购处置类不良资产债权余额约1800亿元,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前列,全年处置不良资产包320亿元。此外,2024年,公司股权业务经营情况良好,积极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和市场竞争优势。

中信金融资产响应监管导向,投放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资产布局和业务结构持续改善。其中,金融类不良债权收购成本占比提升至77.1%,新收购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重点区域资产规模占比约70%。市场化债转股及特殊机遇投资业务收入增加103.7%。

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全年不良资产余额较年初下降30%,拨备覆盖率提升一倍至226%。新增授信2100多亿元,存量融资成本持续降低,获市场长期认可。

服务国家战略 实现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

实现自身主业发展的同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在防范化解风险、发挥逆周期工具、服务国家战略有着不可替代性。中信金融资产践行功能定位,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为金融“五篇大文章”贡献力量。这些举措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声誉和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达到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双赢。

中信金融资产贯彻国家房地产纾困政策导向,深入服务“保民生”“保交楼”。截至2025年2月底,中信金融资产通过房企纾困保证商品房按期交付6.60万套;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2.17亿元;带动货值约2,241.81亿元项目实现复工复产。其中,实施的“董家渡”纾困化险协同项目,实现“三开三罄”,总成交金额约215亿元,成为中信产融协同化险的标杆项目,得到住建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认可。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已经被提升至新高度。中信金融资产联合中信信托、中信建投证券等兄弟公司,实施南方石化破产重整项目,帮助出海投资的大型民营能源企业化险脱困,并获得了项目所在国家刚果(布)驻华大使发来的感谢信,成为中信集团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经典案例。

AMC迎历史机遇 发挥主力军优势再上新台阶

在经济稳增长持续加大压力下,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仍较为突出,加之信托风险继续暴露和个贷不良市场供给充足,为AMC不良资产收购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关注类贷款余额4.8万亿元。

监管政策也在着力引导AMC扩容。2024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办法》有序拓宽金融不良资产收购范围,明确细化可收购的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标准,有利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专注不良资产主业,提高收购、管理、处置专业能力,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助力化解金融市场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AMC行业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信金融资产基础牢固、战略清晰,有望把握当前不良资产行业供给扩容、政策涌现、行业转型变革的历史机遇期,继续乘势而起,盈利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资本市场反馈积极 长期价值中枢逐步上移

新品牌加持下,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反馈。2024年,中信金融资产出现“量价齐升”,交投活跃,连续10个交易日成交量超亿股,股价累计上涨62.5%。

受益于良好的流动性表现,2025年3月10日,中信金融资产入选恒生综合指数及恒生金融业指数、恒生大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型股指数、恒生中小型股指数、恒生增幅指数、恒生港股通金融业指数7项指数和成为港股通标的。

入选恒生综合指数有利于多样化基金布局,而加入“港股通”意味着允许南下资金买入,吸纳更多类型的资金。据港交所披露数据,2024年,南下资金日均成交额占联交所股本证券产品日均成交额的占比已达40%。

近期,中信金融资产在二级市场的表现反映了其作为金融行业领军企业的强劲实力和良好发展前景。公司业绩的显著增长、未来展望的积极预期以及市场环境的有利因素都为公司股价的稳定和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市场人士分析,未来前景向好的格局下,中信金融资产的长期价值中枢将逐步上移,投资者可以积极关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