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3月31日讯(记者 敖玉连)FOF年报,一份更适合散户体质的作业。
近期,公募基金密集披露2024年年报,蓝鲸新闻整理了部分绩优基金经理的2024年操作,以及2025年对股债商汇等大类资产的展望。
FOF调仓换股有不少朴素的共识。例如大框架是先敲定大类资产比例,再选对应基金。此外,逢高减持、多元配置、不买高溢价产品等细碎操作,个人投资者也可以抄。
在后市研判上,单一资产的基金经理普遍会陷入“做多-唱多”的循环,而FOF基金经理的投资范围涉及多元资产,其后市研判或更具实践意义。
对于2025年的市场,FOF基金经理们几近达成共识:中国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提升,而债券资产收益率下行过快积累了一定风险。甚至有FOF基金经理称将寻找国内债券基金的替换标的。
大框架:先确定大类资产比例,再选基金
“FOF不是工具型产品,而是提供资产解决方案。所以,FOF的第一要义是做资产配置,其次才是根据资产配比选择合适的基金。”大成基金陈志伟在年报中如此定位FOF。
对应个人投资者,在入市时,也应当对先“认识你自己”。确定个人风险偏好,敲定股债商汇等大类资产配置比例,这是投资的根基。然后根据比例,选择对应的基金。那么,老大难的问题来了,投资者该怎么选基金?
易方达汪玲总结了以下4条基金筛选标准:
1、投资策略长期有效,即基金的投资策略在长期来看是有效的,“有效”意味着通过该策略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长期有效”意味着获取超额收益需要拉长时间,短期不一定必然能够获取超额收益;
2、投资策略不漂移,即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对稳定,不随着市场的变化出现漂移;
3、投资策略可理解,即我们对基金的投资策略能理解、有认知,在市场短期变化的过程中能够有信心拿得住;
4、收益风险特征可接受,即基金过去所表现出来的收益风险特征符合我们的预期和需求。
细碎要点:逢高减持、不买高溢价,关注基金经理变动
FOF是市场上少有的会做资产择时、轮动的产品,复杂性较高,普通投资者难把握。但调仓路径中,也有一些朴素的方法,例如逢高减持、不买高溢价等等。
2024年下半年,不少FOF基金经理都降低了纯债基金、海外权益类QDII基金的仓位,而这背后的逻辑就是“逢高减持”。
兴全基金林国怀是市面上超额最明显且稳定的FOF基金经理之一,他2024年的调仓将“逢高减持”贯彻到底。
海外配置层面,他管理的基金出于资产分散的角度,全年维持了一定比例的QDII。但因场内溢价上行、海外市场持续上涨,下半年他降低了权益类QDII基金的配置比例,存量产品根据溢价率做同类替换。兴证全球优选平衡FOF持仓显示,2022年他就将标普500ETF买入前十大重仓,2024年三季度逢高减持才退出重仓名单。
固收配置层面,由于债券收益率持续下行,林国怀在季报中坦言,将纯债型基金逐步替换为内部货币基金、可转债基金、绝对收益套利基金以及美元债基金等,此外还降低了可转债的直接投资比例。
兴全的另一位FOF基金经理刘潇也有相似操作。“面对各期限债券收益率系统性下行环境,我们判断纯债基金收益空间收窄,且波动风险明显上升,因此将部分国内纯债基金转配至公司内部货币基金及海外债券基金。”
卖美股、卖纯债,易方达汪玲的调仓与兴全团队如出一辙。
“在境外权益资产上,由于溢价较高,且性价比大幅下降,我们陆续清仓了前两年买入的海外股票类基金。在固定收益类资产内部,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纯债基金的性价比逐步下降,我们适当增加了含转债基金、短久期基金以及海外债券基金的配置比例。”
站在2025年一季度末的视角来看,替换纯债、减仓海外权益类资产,的确规避了下跌风险。开年以来,30年国债曾多个交易日跌幅超过1%,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也超过了5%。
此外,选主动型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2024年绩优基金经理变动较大,林国怀和汪玲还卖出了部分更换基金经理的基金。
大类资产后市达成共识:权益资产投资价值高于债券
在后市研判上,单一资产的基金经理普遍会陷入“做多-唱多”的循环。而FOF基金经理的投资范围涉及股市、债市、商品、QDII等,更全面也更贴近普通投资者的实际需求。
展望2025年,FOF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A股、港股的权益资产吸引力很强,债券类资产短期面临波动。部分基金经理还透露2025年继续寻找债券的替代资产。
权益资产方面,工银瑞信周崟认为,从股权风险溢价看,国内股票较债券具有更高性价比。对 2025 年A股权益市场表现持中性略偏乐观的观点。但考虑到 2025 年潜在的地缘政治及贸易争端的风险,权益市场的波动或不小,要以逆向投资的思维进行操作,避免追高。结构上重点关注红利价值风格以及科技板块,同时对成长、消费、医药内部估值已回到合理甚至较低水平的子板块逐步增加配置。
林国怀则提供了看好权益市场的另外维度:承接资金推动股市上涨。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银行理财、存款利率、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前期吸引老百姓的投资方式吸引力大幅下降;伴随着人口总量见顶,房地产的投资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所以对于大部分的老百姓而言,可能未来含权类的基金产品是更有吸引力且能容纳较大资金量的投资方向。所以我们认为 A 股和港股市场均存在较大的长线投资机会。”
固收资产方面,南方基金夏莹莹认为,今年在债券资产方面进攻的性价比不高,票息保护不足的情况下,收益率波动将加大债市波动,且收益预期较低。因此,债券资产配置层面,团队将采取防御的策略,长债利率工具将不再是主要配置工具,将转向主动债基、短债基金。若收益率明显回调,将择机采取利率工具进行收益增厚。
兴全林国怀则更果断一点,他认为国内债券市场的整体收益率过低,2025年,团队会继续寻找替换标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