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氨基观察
当大部分国内Biotech仍在资本寒冬中收缩管线、裁员过冬时,和铂医药凭借连续盈利的成绩,撕掉了“烧钱求生”的标签。
根据公司日前发布的财报,和铂医药2024年盈利1941万元,经营性现金流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2.2亿元,其在实现盈利的同时展现了较高的经营质量。
连续两年盈利,仅用“踩中”时代红利来解释显得过于苍白无力。这背后真正的核心是,和铂医药正在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进化。
从最初以“自研+引进”模式为主的创新药企,到如今成为能够批量化输出高潜力分子的平台型公司,和铂医药找到了新的生存法则。
目前来看,和铂医药的进化远未到终点。
对于2025年,和铂医药将其定义为3.0时代的起点。在3.0时代,和铂医药希望成为“可持续盈利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引擎”。
基于这个目标,和铂医药有望进入持续创造高价值的新时代。而从商业模态来看,这可能是中国创新药行业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物种。
/ 01 / 一个更宏大的目标
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和铂医药依旧围绕技术平台进行价值变现,但其底层逻辑却实现了全面升级。关于这方面,集中体现在“更全、更新、更深”三大维度。
其中,“更全”指的是和铂医药能够提供更全面的合作选择,在自身免疫、代谢、肿瘤等前沿领域都具有话语权。
“更新”则体现在技术与分子层面的持续革新。核心逻辑是基于动态的技术迭代,使公司始终走在行业前沿,能够不断推出新颖的、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分子,满足合作伙伴对创新药物分子的需求。
本质上,和铂医药致力于凭借“更全、更新”的服务能力,让自己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开发进程中无法绕开的合作方。这也就是和铂医药所追求的成为全球抗体药物开发“新基建”的目标,即通过自身平台的广泛应用,如同基础设施一般,支撑起全球抗体药物研发的庞大体系。在这一逻辑下,和铂医药能够在不同疾病领域、不同研发阶段获取收益,从而使创收能力更强且更稳定。
与此同时,和铂医药还希望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升级,从“简单授权”到“深度绑定”,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更深”。更深入的合作将进一步增强商业模型的稳定性和爆发力。这在和铂医药近期的几个合作案例中已经得到了体现。
一个是超长效TSLP单抗HBM9378与Windward Bio AG的合作,不仅有高达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还有基于净销售额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更重要的是还能拿到Windward Bio母公司股权。
简单来说,除了稳定的首付款、里程碑款以及销售分成外,还能享有合作方估值增值的收益,对应更高的价值。
另一个是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深度绑定不仅体现在阿斯利康认购和铂医药的股权,更在于合作的“规模之大”和“周期之长”。
规模方面,除了1.75亿美元的首付款、近期里程碑付款和额外新增项目的选择权行使费外,还包括最高达44亿美元的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合作周期方面,目前敲定的是五年,但可以在未来延期五年。也就是说,仅与阿斯利康的此次深度合作,就可能在未来十年持续为和铂医药创造高额价值。
深度合作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和铂医药可能会向市场展示更惊艳的合作模式。但无论如何,从“更全、更新、更深”来看,和铂医药的目标不仅仅是开发一两个高价值分子,而是希望构建一个更大且更稳定的商业模型,以确保盈利的持续性。
若该模式跑通,和铂医药将不只是撕掉“烧钱求生”的标签,更将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新物种。同时,和铂医药也将成为首个跻身全球抗体开发“基础设施层”的中国Biotech,其估值将从单纯的“管线贴现”,变成“管线贴现”+“平台溢价“的双重逻辑。
/ 02 / 清晰的行动路径
对于和铂医药而言,“可持续盈利的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引擎”可谓是一个更宏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铂医药已经制定了清晰的行动路径。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资源集中到技术迭代和产品迭代中,形成正循环。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侧重点在于,不同领域的管线,对应不同的开发策略。
例如,在肿瘤管线方面,公司采用灵活、轻量化的方式推进,以获取短期数据读出,然后实现对外BD。随后,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加速管线后续的开发,撬动价值。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进一步聚焦于免疫临床项目管线的开发。核心逻辑在于,目前MNC对自身免疫资产的追逐火热,这一领域也更容易诞生大型合作。
在上述逻辑下,和铂医药能够充分将现有资金的短期潜在获益最大化,从而最终加速新疗法、新分子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在肿瘤领域,公司目前整体的ADC管线将会以更快速度迈向更复杂分子、更前沿技术的ADC分子研发。
第二,加速技术平台的裂变。
和铂医药所拥有的HCAb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是复杂分子的“底层建筑”和“核心框架”。基于这一平台,公司能够在技术平台领域实现拓展。
例如,基于HCAb平台升级而成的HBICE®平台,是开发免疫细胞衔接器的利器,能够克服当前TCE双抗研发存在的耐药性较高、依从性不足和组装效率不够等痛点。
和铂医药子公司诺纳生物打造的ADC 2.0平台具备显著的端到端优势,这在其靶点验证、抗体发现、毒素选择以及临床前研究中都有所体现,使其在ADC领域具备了显著的竞争力。
目前,在HCAb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开发平台的基础上,和铂医药已经形成了包括新一代免疫细胞衔接器双抗平台、一体化ADC技术平台、mRNA递送平台,以及基于CAR功能的HCAb文库筛选平台等在内的2.0版本核心技术平台体系。
并且,在某个细分领域,和铂医药可以形成更专注的布局。例如,在双抗领域,和铂医药拥有HBICE®、HBICATM两大平台,可以开发不同功能的高效分子。
正是这种平台的高度延展性,使得和铂医药当前的合作方向覆盖所有机制,涉足多个领域,源源不断创造潜在的FIC/BIC分子。
接下来,和铂医药仍将会继续投入更多资源,通过内部孵化投资,甚至不排除未来进行对外的非有机增长投资并购,完善平台延展性以及多靶点、多产品和多疾病领域的布局。
/ 03 / 成功的底气
从提出3.0时代的战略目标,到快速贯彻相应策略并加速推进,这不仅体现了和铂医药一贯的高执行力,更与其技术、资源等“底气”密切相关。
一方面,和铂医药的技术平台得到了充分验证。合作伙伴的质量和数量说明了一切。目前,和铂医药子公司诺纳生物拥有超过100个合作方,且合计超过19个诺纳分子完成IND申报。和铂医药自身也相继与阿斯利康、艾伯维、辉瑞、Moderna等顶级药企达成合作。
尤其是阿斯利康,自2022年4月以来,已与和铂医药合作3次,且合作条款一次比一次更庞大。在第三次合作中,阿斯利康更是出资1亿美元入股和铂医药,希望深度绑定,这无疑进一步证实了和铂医药技术平台的价值。
其技术平台在全球具备优势,并且持续得到MNC的权威认证,这保证了其没有后顾之忧,有足够的底气加速3.0时代的布局。
另一方面,资金和资源是加分项。
截至2024年年末,和铂医药账上现金及等价物为12亿元,这已经足够稳健。公司预计,这能为公司提供到2028年的现金支持。基于此,和铂医药开始回报股东,2025上半年,计划实施4000万港币回购计划,可能视市场情况进一步增加回购规模。
而2025年以来与Windward Bio、阿斯利康的合作,带来了近3亿美元的付款,又形成了巨额的“蓄水池”。目前,和铂医药累计超过10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将在后续持续释放,并且还有销售分成贡献稳定的现金流。所以,在资金方面,和铂医药有足够实力去推动战略的升级。
而与阿斯利康的深度合作,还会形成资源赋能。
其一,双方将在北京共建一个创新中心。阿斯利康对此相当重视,将其定位为“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二个战略研发中心”,总投资额达25亿美元。显然,双方将以强强联手的方式,在研发层面拿出更多成果和积累。
其二,阿斯利康的深度合作也会起到背书作用,未来有望让更多跨国药企发现和铂医药的价值,并达成深入合作。也就是说,和铂医药有望与更多“阿斯利康”深度合作,收获资源,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巩固全球站位。
从上述要点来看,在和铂医药的进化之路,当前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其具备了加速进化的种种条件。让我们静待新物种的出现。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