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让群众“身后事”更省心

媒体滚动
03 Apr

以前,亲人去世后,家属需要到公安、民政等多个部门办理户籍、卡证注销和殡葬事宜等,多头跑、耗时长,家属伤心又劳心。如今,多地推出一网联办、智能化自助办理、虚拟现实(VR)全景公墓展示、网络祭扫等服务,以科技赋能,把群众的伤心事办成暖心事、宽心事。

“身后事”实现指尖办、一次办

点击“贵阳贵安百姓身后事”微信公众号,即可进入由民政、公安、人社等多部门于2024年共同打造的“贵阳贵安百姓身后事”联办平台,实现遗体接运、殡仪服务等群众“身后事”指尖办、一次办。

“联办平台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公安部门和医疗机构线上出具电子签章死亡证明,涉及联办业务的部门通过数据共享,及时完成逝者相关证照注销、补助停发等工作。逝者家属也可通过平台进行逝者公积金、不动产等信息查询。”贵州省贵阳市殡葬管理所监管科科长冯廷文告诉记者,联办平台还实现了实时定位和精准调度灵车、实时预警公益性公墓超定价销售行为等功能,让殡葬服务更精细、更精准。

在贵阳市民政局局长路喜宏看来,贵阳市通过联办平台提供群众“身后事”办理的全过程闭环服务,打造死亡人口信息共享数据库,让殡葬服务更加惠民、办理流程更加规范、行业监管更加有力,进一步深化了殡葬改革工作。

在浙江省台州市,逝者家属凭本人及逝者身份证登录“浙里办”客户端,进入“台州数智殡”应用平台,发起联办申请后,从死亡证明开具到遗体接运、遗体火化、骨灰安葬、政策收费减免、卡证账户注销等事项,联办单位均按照各自职责自动办结并反馈给发起人。

记者了解到,2021年台州市依托“浙里办”政务服务系统,打造了“台州数智殡”应用平台,联通全市1000余家公墓经营管理单位,打造死亡人口信息专题库,归集死亡、火化、人社、医保、户籍等8类38项数据,实现群众“身后事”联查联办。

台州市还在“台州数智殡”应用平台开发了遗产查询模块,实现存款、保单、证券等7类遗产信息线上一次反馈。自2021年开展遗产查询服务以来,全市共计受理反馈2.6万余人,唤醒“沉睡”个人资产7.68亿元。

“通过‘台州数智殡’应用平台,我们将群众‘身后事’办理由多部门、多流程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群众只需发起联办申请,不跑腿、少跑腿就能完成‘身后事’办理。”台州市民政社会事务中心主任邓永新告诉记者。

“身后事”办理更透明、更规范

殡葬服务信息不对称,办事流程烦琐……针对调研中群众反映的问题,2023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民政局开发了涵盖预约遗体接运、存放、火化,办理骨灰寄存,选购丧葬用品等功能模块的全流程智慧殡葬系统。

市民通过“七台河殡葬”微信小程序进入智慧殡葬平台,可自助预约灵车接运等服务,在线选购明码标价的骨灰盒等丧葬用品,实时查看火化排序信息、墓位销售情况等,清晰了解所有服务项目。

在七台河市殡仪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电子屏幕等信息发布终端与智慧殡葬平台链接,动态发布守灵厅使用情况等信息,滚动展示惠民政策、服务流程、收费价格、监督举报渠道等,接受社会监督。

“智慧殡葬平台是殡葬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七台河市民政局局长朱春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智慧殡葬平台建设为基础,推动殡葬服务向数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021年,四川省泸州市民政局开发了融合殡葬服务资讯发布、殡仪馆和墓园导航等功能的“仁孝福寿”殡葬一体化服务平台。市民通过“仁孝福寿”小程序进入服务平台,可以查看16家殡葬服务机构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直接与殡葬服务机构对接,进行线上咨询,选购墓位、丧葬用品,办理骨灰寄存等业务。

“仁孝福寿”小程序还接入了泸州市96444殡葬服务热线功能,市民在小程序上“一键拨号”,就可咨询和办理殡葬业务。

把“身后事”办得更惠民、更利民

“母亲去世后,我特意为她选择了智能骨灰堂,可以根据需要自助取出骨灰盒到专用祭拜台表达思念。另外,有了智能寄存系统,我可以通过手机完成线上缴费,省时又省心。”泸州市民唐先生告诉记者。

泸州市智能骨灰堂于2023年2月投入使用,占地约700平方米,建成格位4060个。智能骨灰堂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配置了3台具有智能搬运、自主取放骨灰盒、自主导航、主动避障等功能的多层料箱机器人。用户可扫描智能一体机上的二维码,根据系统指示,自助办理业务。无法到现场的,可以选择远程授权办理骨灰寄存等业务。

泸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秦伟阳介绍,智能骨灰堂的智能寄存模式,提升了骨灰盒单位存取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泸州市将每年200元的存放格位费用纳入惠民殡葬补贴范围,每个格位财政补贴60元,并免除首年寄存费用。

在贵阳市,公益惠民墓位的VR全景展示成为引导群众理性选择和消费的推介方式之一。记者在“贵阳贵安百姓身后事”联办平台“公墓”一栏看到,平台在线展示了16家公墓信息。点进一家公墓,通过VR界面,可以全景观看该公墓的整体布局和外貌,VR界面列有该公墓各种类型的公益惠民墓位展区。

科技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是目的。各地以科技助力,不断推进殡葬改革,让殡葬服务更惠民、更利民,保障群众逝有所安、思有所依。本报记者   伍   欣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