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财商学院
最近,AI这股风吹到了大家电。
传统“三大件”冰箱、洗衣机、空调,只要和智能有关,几乎都升级成为了“AI家电”。
怎么理解呢?
比如TCL小蓝翼C7空调能给你播报天气,美的鲜净感空气机T6接入DeepSeek帮你净化室内空气,就是AI空调;海尔冰箱不满足于保鲜食材,还想当你的AI语音管家,就是AI冰箱。
继续看这些产品介绍,AI含量不尽相同:有AI省电、AI洗护这类实用功能,也有AI氛围灯这种花里胡哨的功能。
和空调聊天,让冰箱给你开夜灯,看起来很酷炫。不过话又说回来,你真的需要吗?用了这么多年的大家电要搞AI,怎么看都有点牵强。
但是品牌厂家不这么觉得。在国内最大的家电消费展AWE上,海尔、TCL、三星等知名家电品牌都打出AI牌,给旗舰款产品配上了“AI+XX”功能。
一时间,家电行业好像突然走入了“All in AI”时代,但另一方面,AI家电也并非宣传的那般全能。
出于好奇,我们研究了市面上的AI家电,看看这些“怪东西”都上了什么怪功能。
听得懂、看得懂,大家电开窍了
有100多年历史的“白电”行业,在AI语言大模型的驱动下又跑了起来,让原本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品形态又有了创新点。
过去几个月,大家电迭代升级速度惊人:
在感知层面,大家电“听、说、看、闻”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听、说”AI语音交互,逐渐成为衡量AI家电的入门标准。
自从2月美的官宣接入DeepSeek以来,长虹、TCL、海尔等多个老牌家电品牌也都接入了语言大模型。
在3月的AWE上,海尔推出一款搭载了DeepSeek的AI冰箱,主打“AI语音管家”。“小优”语音唤起后,冰箱就像AI智能体一样给你建议——食材放哪个区域、最好多久吃完、怎么吃。
海尔空调“净省电”系列,也大都接入了AI语音交互。海尔空调电商负责人曾祥军告诉一财商学,还没有接入离线语音的部分产品,目前可以通过小优音箱连接,后期也有计划都配上语音功能。
之所以都配AI语音,品牌厂商有自己的考虑。
家电跨界搞AI,万丈高楼平地起,难度还是挺大的。借用目前成熟的AI大语言模型让消费者实现人机交互,可能是家电“AI化”最快、消费者获得感更强的一种方式——“哦,原来冰箱真的听得懂我在说什么”。
当然,光聊天不干活也不行。
除了听和说,更丰富的感知能力是AI家电执行自主决策的关键信息来源,要看、要闻、还要知冷热。因为感知更准确,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比如三翼鸟油烟机、蒸烤一体机、燃气灶合一智能厨房套组,搭配“AI之眼”,可以实时监测灶台上的油烟大小控制抽油烟机吸力大小,一旦锅开始干烧,燃气灶就关火断气。
还有主打AI轻干洗的COLMO干衣机,桶内丰富的湿度传感器和MEMS(微机电系统)像触手一样传回衣服干湿情况信息,交给机器大脑决定怎么烘、烘多久。
就这一点来看,AI家电跟以前纯功能型的家用电器相比已经有了本质区别,起码不是两眼一睁就闷头跑程序的机器了。
据一财商学观察,将AI作为主要宣传卖点的大家电,往往是在能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上某环节AI算法/功能。
比如追觅前不久刚发布的“驭风”机械臂空调X-Wind,主打AI全域感知、AI体感控风,也是在充分感知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才能挥着机械臂左边吹冷风,右边吹热风。
还有TCL空调旗舰小蓝翼C7,主打AI语音、AI睡眠、AI省电。
AI语音这块,TCL表示自己用的是行业“唯一自研语音大模型”——融合DeepSeek的伏羲大模型。AI睡眠是通过搭载毫米波雷达增强感知,再增加静音新风,一边探知用户睡眠状态,一边降低噪音送风。AI省电则是节能算法,最高可以节约40%效能。
不过尽管卖点丰富,也有真技术,这些AI家电大多还是只有某些环节上的智能,还在从感知跨越到决策、控制的阶段,而非真正意义上完整成熟的“AI家电”。
到了具体的使用场景,这一点就暴露得更加明显。
大家电接入AI,是刚需吗?
要说什么家电最称得上“AI家电”,可能还是之前我们分析过的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开始“长手”:这点破家务活儿,全被机器人抢去了丨怪东西
毕竟机械手、机械足、激光雷达,再加上AI加持的视觉算法、空间算法,让扫地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情况、自主决策(判断清洁程度、哪里要多擦几遍)、自主执行(自由移动、跨越障碍)。以机器人的标准来看,感知-决策-控制执行,都齐了。
AI大家电这边呢,功能也很全,打眼一看挺厉害,但老是给人一种“怪多余的”感觉。
比如一些AI功能不仅没啥用,还不合时宜。据TCL工作人员介绍,小蓝翼C7空调除了调节温度、风量,还能给人报天气、报汇率、播放音乐、播报新闻,甚至提供菜谱指导。
查天气还可以理解,咱们起床前都得先看天气再决定穿什么衣服。
但是一个空调在客厅、卧室里教人做菜,播报新闻,宣布今日汇率1美元兑7.33元人民币,确实有点抽象了。(to空调上的AI大脑:你知道自己是个空调吗?)
虽然原理很简单——接入AI语音交互之后什么都能聊,但是以往家里那个勤勤恳恳干活的大家电突然凭空开始说话了,说的内容还不符合“机设”,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毕竟作为普通消费者,也不是一定要和家电说上话,它能更好理解指令、更高效完成工作就够了。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电真的需要AI吗?
要知道,以往大家电不是没有“智能保鲜”“智能控温”“智慧调节风向”功能,即便是写好的程序,好用的功能就是好用。反过来,即便是有AI加持的花式功能,难用就是难用。
比如搜索某品牌洗衣机,消费者经常反馈的问题有:洗衣机和手机APP互联数据不准确、不及时,智慧洗老是不断延长时间,这些问题都要通过产品迭代解决,而不能诉诸于AI。
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家电品牌搞AI,更像是品牌不想错过行业趋势的反应。有些品牌会投入AI研发,有些则强行往AI上靠。
比如三星,大家电直接搞了一个系列叫“AI神”。
有多神呢?
我们翻遍了这个系列的冰箱,从5199元的“AI神冰箱5系”到18199元的“AI神冰箱9系”,产品介绍里都只有一句和AI相关——AI节能。再就是可以通过三星智能家居SmartThings APP检查能耗。
但是随便一搜其他品牌冰箱,没宣传AI节能的产品,比“AI神”还省电。
敢情冲着AI节能去的消费者,就是花更多钱,买更不省电的产品。单看省电这一点,“AI神”并没宣传的那么神。
显然,大家电需要变得更好用,但不需要啥都往AI上蹭。
这不是代表要对AI家电说“不”,而是理性面对AI功能。
从需求层面来看,人们确实需要更智能的家电。因此在感知、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学习适应、协同工作层面,势必会出现很多新功能,它们有可能是借助AI实现的,也有可能是微创新实现的,最终目的都是制造更好用的产品。
所以与其过度宣传AI,家电品牌还不如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好,用货真价实、实用的功能赢得消费者。
AI家电不是刚需,好用的家电才是刚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AI家电?
从市面上AI家电的AI应用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两种:
首先,AI让大家电核心功能更好用,比如AI洗护、AI轻干洗可以把衣物洗得更干净,减少面料受损,空调传感器感知空间温度,AI调节风量,本质上是核心功能的升级。
其次,AI帮助解决大家电痛点,比如节能、降噪,主要提高经济性、实用性,本质上是对家电核心功能的查漏补缺。
以上两种更像是“家电+AI”,大部分家电能做到感知,但还无法做到自主决策执行,只能提示用户、给出决策建议,距离“AI家电”还有一定距离。
而大家电受制于功能单一、无法自主移动,注定不会成为智能家居的“中心”,而是其中一环。
对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分工也会更明确。
不是所有家电都要能聊天、讲笑话,提供情绪价值,也不是所有家电都得出现在不同场景。
相比花式AI功能,AI大家电更需要的是把自己那一环做到极致,再增加协同工作能力——在智能家居互联场景下,进一步实现即时响应“被唤起”,底层协议、芯片“更开放”,线上&语音交互“更方便”。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家电需要更聪明——能做什么很重要,知道不做什么更重要。
这对家电品牌和消费者来说,可能都是一件好事吧。
参考资料:
36氪研究院《2025年中国AI家电行业发展白皮书》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