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500与纳斯达克100罕见同步出现“死叉”信号。在当前市场超卖严重、恐慌指数高企的背景下,这是危险信号还是黄金坑?
标普500指数(SPX)和纳斯达克100指数(NDX)周一双双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死叉”形态。但有分析师安抚称,历史表明,这一技术信号听起来不祥,但并不一定意味着美股一定面临更大幅度的下跌。
这一技术性抛售信号出现在某一指数的50日移动平均线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时,通常被视为先前趋势可能反转的标志。本次出现“死叉”是在近期市场波动加剧之后。标普500指数曾在两天内暴跌11%,一度接近熊市边缘,随后又在接下来的一周迎来历史性的大幅反弹。
在此波动行情的推动下,周一,标普500指数的50日移动均线一度跌至5747点,略低于200日均线的5753点。这是标普500指数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出现“死叉”。当时,因通胀飙升和加息预期,市场陷入熊市初期的抛售,随后该指数下跌幅度最大达到16%,直到2022年10月才触底。
对于纳斯达克100指数而言,其50日均线周一下跌至20,214点,也略低于200日均线的20,253点。纳指上一次出现“死叉”也是在2022年3月,随后该指数最大跌幅达到了27%,直到同年10月才止跌回升。此前,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已在上周三出现“死叉”。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股市在出现“死叉”后就一定会继续大跌,因为过去也有很多“虚假信号”发生,即市场短暂下挫后快速反弹,反转回“黄金交叉”(50日均线升破200日均线)的买入信号。最近一次“死叉”的虚假信号发生在2020年3月。
回顾大约过去50年,标普500指数共出现过24次“死叉”。根据路透社对LSEG数据的分析,其中54%的情况是该信号出现在指数盘中最大跌幅之后,也就是说,最严重的下跌在“死叉”出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在另外46%的案例中,抛售进一步恶化,从“死叉”出现开始,基准指数平均下跌幅度达19%。
当然,也有一些“死叉”之后市场遭遇重挫的情况。例如1981年、2000年和2007年出现“死叉”后,随后的跌幅分别达到21%、45%和55%。
美国银行技术策略师保罗·西亚纳(Paul Ciana)在一份分析近百年数据的报告中指出,在“死叉”发生后的20个交易日内,标普500指数有52%的时间处于下跌状态,平均跌幅为0.5%。但西亚纳也指出,30天后,该指数有60%的概率会上涨,平均涨幅为0.8%。
正如Oppenheimer公司技术分析主管阿里·瓦尔德(Ari Wald)上月在接受《商业内幕》采访时所说:
“虽然每一次重大下跌都会从‘死叉’开始,但并非每一次‘死叉’都会导致重大下跌。”
LPL Financial的首席技术策略师亚当·特恩奎斯特(Adam Turnquist)也说:
“这是一个听起来非常不祥的股市信号,但如果你回溯历史进行回测,会发现在‘死叉’发生时买入而不是卖出,往往更有利。”
他说,“从图表上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当前市场走势更类似于2018年或2020年那种可能出现的V型反弹,而不是一种持久的下跌趋势。”
分析师们认为,考虑到市场此前已承受了相当大的跌幅(本月标普500指数一度接近确认进入20%的回调区间),再加上一些看空情绪指标(如Cboe波动率指数,VIX恐慌指数等)已触及高位,这些都暗示市场的抛售高潮可能已经过去。
从短期来看,考虑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市场仍有反弹的可能。Fairlead Strategies的技术分析师凯蒂·斯托克顿(Katie Stockton)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前的抛售已经出现“疲态”。
她表示:“标普期货的短期动能已有所改善,已触发MACD买入信号。”
“这支持市场出现一轮更大的反弹,并可能持续数周。”
近期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死叉”也陆续出现。本月早些时候,比特币出现了这一看空信号;英伟达(NVDA.O)则是在3月下旬出现。但有意思的是,自这些信号出现以来,比特币反而上涨了约1%,而英伟达则下跌了7%。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