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江湖风云再起,到底谁动了谁的蛋糕?

蓝鲸财经
18 Apr

文|疯人评

近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的一番言论引发行业地震——“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这番看似平淡的表述,实则暗藏锋芒,直指京东即将入局外卖市场的野心。

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不要和人打口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两大巨头的隔空交锋,再次把外卖行业新一轮竞争的事实端上餐桌。

这场“舌尖上的战争”背后,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商业模式、技术能力和服务体验的全面较量。

当京东以“搅局者”身份闯入美团和饿了么的双雄格局,外卖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变局?消费者、商家和骑手又将在这场变革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京东“破壁”入局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绝非一时兴起,而是其供应链优势的自然延伸。

作为中国电商领域的巨头之一,京东拥有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成熟的仓储体系以及高效的配送能力。这些资源与外卖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无疑将为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而京东入局最大的底气,正是其强大的即时零售业务“京东到家”和达达集团的配送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达达秒送总完单量同比增长36%至6.48亿单。京东秒送整体营业门店数超过60万家,同比增长70%以上。

然而,外卖市场并非简单的物流配送游戏,京东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卖行业资深从业者表示:“外卖与电商虽然都涉及配送,但运营逻辑截然不同。外卖是高频、即时、非标化的服务,对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的要求更高”。

京东在3C、家电等标品领域的供应链优势,能否复制到餐饮这种非标领域,仍是一个未知数。更为棘手的是,美团和饿了么经过多年深耕,已经与全国数百万商家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京东如何打破这种“先发优势”,吸引优质商家入驻,将成为决定其成败的关键。

对此,京东的入局策略似乎已经初现端倪——差异化竞争。

京东外卖采取“高佣金+高品质”的双高策略,瞄准中高端餐饮市场。这与美团、饿了么以大众市场为主的定位形成明显区隔。

北京一家米其林餐厅的负责人透露:“我们确实接到了京东的合作邀约,他们承诺提供比美团更低的抽成和更精准的高端客户群。如果能兑现承诺,这对我们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高端市场虽然利润丰厚,但规模有限,能否支撑起京东的野心仍需观察。更为关键的是,京东能否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盈利平衡。外卖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投入、低利润”困境,即使是财大气粗的京东也难以回避。

京东的另一个潜在优势是其庞大的会员体系。截至2024年底,京东PLUS会员数已突破3000万,这些高价值用户正是外卖平台梦寐以求的目标客户。若能实现会员权益互通,比如用京东PLUS会员兑换外卖优惠券,或将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位电商分析师指出:“跨业务会员整合看似美好,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权益设计复杂、用户体验打折等问题。京东需要谨慎权衡,避免因强行捆绑而适得其反”。

美团“铁壁”防御

面对京东的来势汹汹,美团展现出了行业霸主的沉着与老练。

王莆中的言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暗含警告——外卖行业门槛高、竞争激烈,后来者很难轻易撼动现有格局。

而美团面对京东这一搅局者的反击策略,可以概括为“巩固核心+创新边界”,即在强化现有优势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构建更宽的护城河。

美团的第一个杀手锏是其庞大的商家网络和用户基础。截至2024年底,美团年交易用户数突破7.7亿、年活跃商户数增至1450万,均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字构成了几乎无法复制的竞争壁垒。

上海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的运营总监坦言:“我们在美团和饿了么上的订单占总外卖量的90%以上,短期内不太可能为了新平台分散精力。除非京东能带来显著增量,否则我们只会保持观望。”这种商家惯性是美团最坚固的防线。

技术赋能是美团应对竞争的又一利器。近年来,美团持续加码无人配送、智能调度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

2024年,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实现常态化运营,累计完成真实订单超过20万单,北上广深等已开通53条航线。

一位美团内部人士透露:“无人配送不仅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极端天气下的服务稳定性,这是传统人力配送难以比拟的优势。”

与此同时,美团的“超脑”即时配送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路线规划,将平均配送时长缩短至28分钟以内,用户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美团的反击不仅限于防守,更包括主动出击。

据澎湃新闻爆料称,美团近期会将“美团闪购”作为独立品牌面向消费者发布,目前美团App正在小范围灰度测试首页的“闪购”一级入口。

在表面"30分钟万物到家"的便捷承诺背后,隐藏着美团对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略布局,以及对京东、阿里等竞争对手的防御性卡位。这场看似平静的品牌分拆,或许也是美团构筑"近场电商"护城河的关键落子。

“舌尖战争”中消费者是最大赢家

京东的入局无疑将重塑外卖行业的竞争格局,但这种变化未必是简单的“你死我活”。更可能出现的场景是,不同平台根据自身优势找到差异化定位,共同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场竞争的最大受益者或许是消费者和整个餐饮生态。

对消费者而言,竞争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更好服务。

家住杭州的白领张女士表示:“作为消费者,我当然欢迎更多平台加入竞争。最近已经注意到美团加大了优惠力度,如果京东能带来更多折扣和创新服务,那就更好了。”

这种“用脚投票”的权利,正是市场竞争赋予消费者的最大福利。而平台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必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比如缩短配送时间、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完善售后服务等。

对餐饮商家来说,多平台竞争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商家的议价能力将得到提升,平台佣金有望下调;另一方面,运营复杂度也随之增加,需要同时管理多个平台的订单和评价。

成都一家火锅店的老板坦言:“我们当然希望平台之间竞争,这样佣金可能会降低。但每个平台的操作流程都不一样,我们需要投入更多人力来管理,这也是个问题。”

长远来看,商家将逐渐分化:大型连锁餐饮可以利用多平台获取最大曝光;中小商户则可能选择专注一个平台,以降低运营负担。

骑手群体在这场变革中的处境尤为值得关注。随着京东入局,骑手需求将短期内激增,这或有助于提高骑手收入和就业机会。但同时,多平台接单也可能导致工作强度加大、管理混乱等问题。

美团和京东达达在骑手福利方面的竞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焦点。2024年,美团已试点“骑手职业发展计划”,为长期服务的骑手提供技能培训和晋升通道;京东则可能凭借其物流经验,为外卖骑手设计更具吸引力的职业路径。这种良性竞争最终将惠及整个骑手群体。

从行业整体来看,京东的加入将加速外卖与其他本地生活服务的融合。美团已经形成了“外卖+到店+酒旅”的生态闭环;京东则可能尝试“外卖+即时零售”的差异化路线。

这种生态竞争将超越简单的外卖业务,演变为综合服务能力的比拼。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一业务的较量,而是看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外卖、生鲜、药品、日用百货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更深层次看,外卖行业的“内卷”反映了互联网经济从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的大趋势。随着用户增长放缓,平台必须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来获取竞争优势。这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比如无人配送、AI客服、智能调度等,这些创新最终将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升级。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竞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优化,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舌尖战争”中,无论最终胜负如何,消费者都将是最大的赢家。

当平台从价格战走向价值战,从零和博弈走向生态共建,外卖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创造多赢局面。而京东与美团的这场较量,或许只是本地生活服务领域更大变革的序幕。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