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证券:锚定一流投行战略目标 多措并举做好五篇大文章

东方财富
18 Apr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刘英杰)4月16日,中国银河证券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王晟、总裁薛军参会。

此前,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银河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54.71亿元,同比增长5.43%,排名行业第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31亿元,同比增长27.31%,排名行业第5,跻身2024年券商净利润“百亿俱乐部”。公司资产规模也迎来了新的历史高位。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7374.71亿元,较年初上升11.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1404.81亿元,较年初上升7.68%,两项指标均排在行业第5。

“我们坚持战略引领,锚定一流投行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防范风险,主要财务指标稳中有进,归母净利润超百亿,保持十五年来年度最好排名,一流投资银行建设之路走的更稳更实。”王晟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综合绿色金融服务模式

在业绩说明会上,薛军从功能性、核心竞争力、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抗风险能力、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五大方面,对过去一年公司建设一流投资银行的实践探索进行了介绍。

此前,证监会曾发文表示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要求行业机构“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正确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此次,薛军也将功能性列在打造一流投行的首位,强调“在一流投行建设中突出功能性,多措并举做好五篇大文章”。对于“五篇大文章”开篇的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银河证券发力方向主要聚焦在“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银河证券子公司银河创新资本旗下在管基金24只,备案总规模达307.24亿元,基本实现国家战略重点区域的有效覆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薛军在业绩会现场透露,在权益投资领域,中国银河证券主要投资了互换便利(SFISF)、以半导体产业链核心节点企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高股息投资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中国银河证券另类子公司银河源汇动态调整投资方向与基金配置原则,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2024年完成了多个科技创新类项目投资,批准股权投资金额5.1亿元。银河源汇此前投资的数字财税领域领军企业百望股份顺利登陆香港联交所,智能化家居企业有屋智能在新三板挂牌,另有多家在投企业取得融资、经营、技术新突破。

就在4月,中国银河证券还刚刚作为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及流动性服务商,帮助西部矿业发行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该只债券也是国内首只科技创新债、高成长产业债、支持西部大开发债券的三“贴标”债券,对支撑企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债券融资方面,2024年,中国银河证券累计承销绿色金融相关债券约106亿元,股债投资余额172亿元。

除上述基础支持外,中国银河证券还在通过投行和投资联动、境内与境外业务联动,形成特色综合绿色金融服务模式。如2024年,公司就达成了市场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的互换交易,落地国内首笔挂钩欧洲碳排放权的场外期权,为绿色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公司还通过新成立的新发展研究院国际ESG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和优化研究资源,推动更系统化和深入的ESG研究。

发挥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坚持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业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对券商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服务普惠金融质效方面。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银河证券的普惠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1600亿元,切实发挥了社会财富“管理者”功能。

中国银河证券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的战略目标是做好“老百姓身边的理财顾问”,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理财服务和资产管理服务,这与监管要求的“更好满足居民多元化投资需求”相契合。

中国银河证券年报显示,公司不仅致力于服务普通居民的财富管理需求,还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探索创新金融工具以支持更广泛的群体,2024年达成了市场首单普惠助农“ABS+信用保护凭证”实践案例。同时,进一步响应新“国九条”和中国证监会对“一年多次分红”的政策要求,公司于2024年内首次开展中期分红。全年分红2次合计30.62亿元,占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8.6%,以公司质量提升切实带动了投资者财富稳健增值。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为普通居民提供可负担、可触及的金融服务,而养老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可以说,养老金融的推进依赖于普惠金融的服务理念和创新模式。而券商凭借可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的独特优势,相关业务的发展空间广阔。

2024年,中国银河证券也在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截至到2024年底,公司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开户超过10万户。此前公司也推出了“银河星安养”综合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保障+投资+健康+养老”一体化养老综合金融服务。

金融科技赋能提升全盘业务能力一季度业绩增势强劲

不同于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四大领域,数字金融更多聚焦于对金融机构自身实力的提升。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入,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证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此前,中国银河证券就有鉴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制定了《中国银河证券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3-2025)》,致力于打造线上智能业务生态,全面推动业务转型。

从年报反馈的信息来看,过去一年,中国银河证券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对金融科技与业务发展作出了诸多融合,赋能交易业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证券行业的应用场景。2024年,中国银河证券的《基于AI技术的债券询报价机器人》入选中国证监会科技司和国家数据局首批试点项目。《金融科技赋能场外衍生品研究与应用项目》也获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主办的省部级奖项金融科技发展奖二等奖。

在数字化平台化建设上,公司上线财富管理客户综合运营平台,同时迭代升级机构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发布银河天弓2.0和银河天弓APP。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投交易系统日均成交额已突破1200亿元,新建系统也打通了境内外交易链路,以金融科技促进跨境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

在坚持服务国家大局、聚焦主业的同时,中国银河证券的业务也在稳健发展,提质增效成果初步显现。就在业绩发布会前数日,中国银河证券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已在2025年迎来业绩“开门红”。

公告表示,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3亿元至31.00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

对于一季度业绩预增原因,中国银河证券归因为“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资银行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

对此,薛军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今年将聚焦国之大者履职尽责,在服务大局中践行证券公司使命担当;聚焦增强现代投行核心竞争能力,统筹好总量和结构、规模和效益、短期和长期、改革和发展,实现稳健、均衡、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