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延续分化,头部机构增长失速,中尾部机构奋起直追。
从近日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来看,龙头机构招联消金首次出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三降”,兴业消金、中银消金净利润分别骤降76.82%、91.62%。
在头部机构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中邮消金、海尔消金、宁银消金、哈银消金等中小机构业绩普遍上涨,其中建信消金净利润同比大增115.38%,中邮消金、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左右。不过,尾部机构阳光消金净利润同比下滑66.08%至0.58亿元。
“头部消金业绩增速有所放缓,腰部消金则迎来普涨,反映出消费金融行业表现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分化。”受访行业专家指出,业绩分化与各机构自身所处发展阶段、展业渠道模式、风控能力、同业合作模式等多项因素有所关联。一方面,部分头部机构在不良承压的局面下主动收缩业务规模,也有机构在探索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型的过程中产生“阵痛”;另一方面,部分腰部机构出于本身规模基数较小、股东加大支持力度、切入差异化场景赛道等因素,迎来较好的增长期。
头部机构增长失速
老牌头部消金机构增长失速。从中国联通发布的财报看,招联消金2024年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首次“三降”。其中,总资产1637.51亿元,同比减少126亿元,缩水7.18%;营业收入173.18亿元,同比下滑11.6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下滑16.22%。
接近招联消费金融的人士告诉记者,招联消费金融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主要还是行业环境的原因”。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记者分析指出,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此次业绩“滑铁卢”,是老牌消费金融公司遭遇发展瓶颈的一种典型折射。从招联消费金融2021年至2023年的不良率来看,曾出现过连年上升的态势,不良贷款上升确实会对行业利润造成侵蚀。
招联消金增长失速的背景下,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老牌消金公司净利润大跌。其中,兴业消金遭遇营收、净利润、资产规模等核心指标的全面收缩。从营业、净利润来看,2024年兴业消金实现营收100.67亿元,同比减少9.91%;净利润4.3亿元,同比减少76.82%。截至2024年末,兴业消金总资产821.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12%;净资产114.98亿元;贷款余额819.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16%。
财报显示,中银消金总资产791.51亿元,对比上年同期的742.99亿元,上升6.53%;截至2024年末,中银消金贷款余额达784.05亿元,较2023年末的719.48亿元上升8.97%。2024年,中银消金实现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91.62%。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分析指出,部分消金机构传统上依赖大额贷款和线下业务,这种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不够灵活,加之资产质量下降,长尾客群的违约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核销不良资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兴业消金、中银消金这类侧重线下业务的机构业绩有所放缓,与线下模式重成本、重人力,以及长账龄资产风险暴露相对滞后等因素关联。”苏筱芮建议,机构在关注风控与贷后管理的同时,加大产品创新与科技创新,以先进的科技能力与风控水平,助力传统业务提质增效。
王蓬博认为,过去依赖的“高收益覆盖高风险”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逐渐失效,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模式转型。建议头部机构加强科技赋能,利用金融科技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深化与股东的协同合作,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在品牌、渠道、资金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
中尾部机构势头强劲
在头部机构业绩收缩之际,中尾部消金机构正在奋力追赶,中邮消金、海尔消金、哈银消金等中小机构业绩普遍上涨。邮储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中邮消金2024年实现营收75.41亿元,同比增长8.47%;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54.02%。截至2024年底,中邮消金总资产672.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7%。
中邮消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24年,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在宏观经济复苏承压、居民消费信心波动的背景下,呈现出“稳增长”与“防风险”的行业特征,公司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效益优先”高质量发展,锻造“自主可控”核心竞争力,努力完成各项经营指标,实现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稳步增长。
红星美凯龙财报显示,海尔消金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海尔消金实现营收31.69亿元,同比增长27.32%;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21.92%。截至2024年底,海尔消金总资产293.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3%。
海尔消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4年,依托股东资源,海尔消金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家电、家居、教育、医美等细分消费场景,为各类群体提供小额、分散的金融服务。海尔消金“场景+金融”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也降低了风险敞口,为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此外,建信消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15.38%;截至2024年末,建信消金总资产125.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04%。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左右。宁波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宁银消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5.96%;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幅达50.17%。
王蓬博指出,中尾部消费金融机构业绩普遍上涨,一方面是由于业务本身基数小,在业务拓展和业绩增长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空间,也更容易控制运营和风控成本;另一方面,部分中尾部机构通过加强股东协同、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式,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了经营效益。腰部机构应该继续发挥在特定场景和客户群体中的优势,深化差异化战略。但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注重风险控制,确保资产质量和财务稳健。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头部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明显承压,许多中尾部企业逆势向上实现大幅增长,说明头部消费金融依赖的传统发展模式亟须变革,而中尾部消费金融“船小好调头”,更容易通过创新和改良来实现弯道超车。
武泽伟指出,无论是头部还是中尾部消费金融,现在都面临经济增速下滑、政策利率下行、不良率上升的宏观环境。对于消费金融来说,最重要的无非是资产规模、净息差和不良率,对应到业务上就是如何获客和控制风险。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技术赋能业务,利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来实现低成本批量获客、嵌入消费场景做定制化产品、实时跟踪和监督客户违约风险,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实现长久和持续的发展。
责任编辑:秦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