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通基金一季度规模掉队,FOF产品未见配置自家基、金梓才戏剧性上演“天地板”

机构之家
23 Apr

4月22日,财通基金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财通基金管理规模已从2024年底的1011.44亿元锐减至678.57亿元,降幅高达32.91%,其中混合型产品表现尤为疲弱。据机构之家统计,其旗下51只混合型产品中,38只基金近三个月收益率为负,其中,明星基金经理金梓才执掌的财通匠心优选一年持有混合基金跌幅超过30%。

图片系财通基金混合型产品近三年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Wind

作为财通基金权益投资领域的领军人物,金梓才此前曾任华泰资管投资经理助理、信诚基金TMT行业高级研究员,2014年8月加入财通基金,历任基金投资部基金经理、副总监、副总监(主持工作)、总监、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权益公募投资部总经理等核心管理岗位。

金梓才所管理的产品业绩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2023年其管理的基金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旗下产品排名大多位于后10%之列,即便是收益最好的财通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也仅录得了-7.24%的收益,略显惨淡。

然而,到了2024年,金梓才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其管理的财通成长优选基金以48.63%的收益率一举摘得全市场冠军,旗下6只产品(A、C份额合计)更是悉数跻身同类前二十,成绩相当亮眼,然而仅隔一季度,金梓才在2025年便遭遇了“滑铁卢”,其管理的7只产品全面亏损,平均收益率低至-24.51%,更是在同类排名中包揽了倒数前十中的七席。其中,财通价值动量和财通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分别以-26.79%和-18.10%的跌幅,位列同类倒数第二,这样的转变令人唏嘘不已。

图片系金梓才旗下产品2023年以来的排名情况

数据来源:Wind、机构之家

这种戏剧性转折的背后,暴露出金梓才投资策略的缺陷:高集中度持股与行业轮动失效。以其代表作财通价值动量混合基金为例,此前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比均超90%,重仓布局科技板块的寒武纪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个股,相关标的股价平均跌幅40%以上。但2025年一季度,金梓才对投资组合进行了重大调整,全面清仓海外算力板块并转向国内算力领域。然而,从持仓收益贡献分析来看,新持仓周期较短,未能及时实现业绩修复。此外,金梓才同时管理7只产品的“一拖多”模式进一步放大了风险,其频繁调仓策略不仅未能有效规避市场波动,反而因“追涨杀跌”加剧投资亏损。

财通基金当前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业绩层面的挑战,更深层次地暴露了其管理层结构设计的内在缺陷。据最新产品招募说明书显示,投资决策委员会中核心投研人员却寥寥无几,除了金梓才,仅有研究部总经理助理唐家伟。

唐家伟于2016年7月加入财通基金,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主持工作)兼基金经理。他的投资理念强调周期思维与中观行业比较,注重在策略与化工领域寻找投资机会。然而,从实际业绩来看,这种投资理念并未能带来预期收益。

图片来源:财通稳裕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书

唐家伟旗下的基金业绩表现持续低迷,其管理的财通新兴蓝筹混合、财通碳中和一年持有期混合两只基金在任期内分别下跌18.72%和8.91%,合计管理规模不足3亿元。尽管其在一季度持仓转向AI产业链,但行业轮动速度远超预期,导致组合未能及时捕捉到算力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图片系唐家伟旗下产品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财通基金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财通医药健康混合基金进行了合同条款的调整。4月22日,财通基金同日发布了财通医药健康混合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结果暨决议生效公告,将基金合同中关于清算条件的条款进行了修改。

根据原合同条款约定,若基金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将根据合同进行清算并终止。而修改后的条款则将这一期限延长至60个工作日,并新增6个月缓冲期。这种“技术性延期”虽能短期规避清盘风险,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基金运营困境。

在财通医药健康混合基金的一季度报告中,尽管财通基金运用固有资金持有1441万份,但该基金资产净值仍于2024年12月13日至2025年2日20日期间,连续43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距离触发原清算条件仅一步之遥。目前财通基金试图通过规则调整延缓产品清盘,但产品未来持续运作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图片来源:财通基金官网

更耐人寻味的是,财通基金旗下唯一FOF产品财通颐享稳健养老目标一年持有期混合(FOF),2024年年报显示,其持有的19只基金中没有一只是自家产品,2025年一季度末披露持有的前十大基金也未见自家基金的身影。这种未见配置自家基金的行为,不禁令人猜测是否连公司内部都对自家产品缺乏信心?

当前,行业内对于“专注投资”的共识愈发强烈。易方达、南方基金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纷纷卸任高管职务,回归投研一线。就在近日,诺安基金的副总经理杨谷,在任职长达18年后,也卸任高管职务以便更加专注于投研工作。

反观财通基金金梓才,身兼副总经理、权益投资总监、权益公募投资部总经理等多职,同时管理着公司权益产品近半数的管理规模。这种“既要管人又要管投资”的工作状态,或许正是其业绩出现滑坡的诱因之一。

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金梓才是否也需要考虑卸任部分行政职务,以便更加专注于投研工作呢?这无疑是值得财通基金深思的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栎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