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价格不断降低,固态硬盘基本上已经垄断了2TB以下容量的硬盘市场,不过很多固态硬盘在详情页面却对存储颗粒的种类讳莫如深,这是为什么,SLC/MLC/TLC/QLC应该如何选择呢?
固态硬盘的主要元件是主控芯片和闪存颗粒,有些固态硬盘中还会有独立的缓存芯片,而SLC/MLC/TLC/QLC说的就是闪存颗粒的不同类型。
SLC全称是Single-LevelCell,意为单层存储单元,每个Cell单元只存储1bit信息,只有0、1两种电压变化。虽然其容量最小,但是其寿命非常长,P/E寿命可以达到10万次之多,可以说非常离谱,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贵,导致只有极少数用户能够承担得起。
MLC全称为Multi-LevelCell,意为多层存储单元,多层本来是对应单层的,但后续出现了3层及4层,为了方便区分,MLC一般指代双层存储。MLC的每个cell单元存储2bit信息,意味着容量相比SLC翻番,但是电压控制要更复杂,性能也更低一些,P/E寿命可达1万次。MLC的价格同样非常贵,早期的固态硬盘和部分企业级固态才用得上。
TLC的全称是Triple-LevelCell,意为三层存储单元,每个cell单元存储3bit信息,也就是说容量在MLC的基础上再提升50%,当然电压控制也要更复杂。虽然TLC的闪存颗粒P/E次数降至3000次,但是其价格要便宜得多,可以说TLC是推进固态硬盘普及的一大功臣。
QLC全称是Quad-LevelCell,也就是四层存储单元,顾名思义每个单元存储4bit信息,其容量在MLC的基础上翻番,实现了更高的存储密度。不过由于电压的控制多达16种变化,其P/E寿命将至1000余次。
容易发现,SLC/MLC/TLC/QLC的综合性能不断降低,P/E寿命也逐渐减少,但是换来了容量的大幅提升。
而且因为价格太贵,目前SLC和MLC的固态硬盘已经淡出了市场,目前能买到的绝大多数都是TLC和QLC固态硬盘了。
如果想要查看自己使用的硬盘是哪种颗粒,可以在SSD-Z中的单元这里看到,一些杂牌产品是不会显示的。
在使用体验方面,TLC和QLC固态硬盘都会配置SLC缓存,顺序读速达到6000MB/s都没有什么问题,实际使用中可能没有明显差异。
虽然QLC固态的1000次P/E次数听起来不多,但大多数用户其实都用不到,换算到1TB的硬盘上可以累积写入1000TB的数据,按照每天写入200GB计算,可以连续写入13年之久。
但是如果觉得应该选更便宜的QLC,那你就错了。QLC的缓外速度要比TLC低得多,在运行大容量的3A游戏或执行大型任务的时候会有感知,最重要的是QLC的容量比TLC提升了33%,但是价格却只便宜了很少很少,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划算,所以等QLC继续降价到真便宜的时候再下单,不然还是选择TLC吧。
责任编辑:建嘉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