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兴产、港产联动,淮安清江浦区全力做好枢纽经济“文章”!

扬眼
23 Apr

转自:扬子晚报

一座港口的地理位置直接决定其在航运体系中的发展地位,而位于京杭运河二级航道和淮河入海水道二级航道交汇“十字路口”的黄码港,不仅有着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范围达10平方公里的产业腹地更让其有着“以港兴产、港产联动”的独特优势。

增力仓储分装智慧园项目

“黄码港作业区已建成29个千吨级泊位,可实现年吞吐量1500万吨、通过能力达1660万吨。目前,港区已投入试运营,去年吞吐量超100万吨,并荣获省年度公路水运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百亿级物流’枢纽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镇党委副书记、临港中心主任张超说。

今年以来,黄码港产业园紧紧围绕“依托黄码港,规划建设长三角北部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存中心”目标定位,坚持“项目为王”,立足产业园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强化产业要素保障,系统提升园区发展承载能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从“速度比拼”向“质效并举”转型,全力做好枢纽经济“文章”,为清江浦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注入澎湃动能。

淮安黄码港产业园

园区突出大健康食品和仓储物流两大特色产业,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产业项目落户。位于柴米河西片区的增力仓储分装智慧园项目正火热建设中。该项目占地面积180亩,主要建设规模化、信息化、专业化的酒类时酿仓储物流园,致力于打造酒类智能分装基地,实现“新酒陈酿-老酒速达”的数字化仓储。目前现场总体进度超过80%,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并投产运营。

“园区为我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缩短了各项手续审批时间,使项目能够快速步入正轨,也让我们能专注于谋划项目未来的建设发展。”刚入驻黄码港产业园时,园区“店小二”式服务让江苏增力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杰印象深刻,尤其是相关惠企政策的精准兑现、食品供应链的完整性以及地块、水电气能源优惠等方面的要素服务,让企业“入驻就能投产”。

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企业努力将智慧园项目打造成承载传统酿造文化、焕发现代科技活力的物流新标杆。”李俊杰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会为淮安乃至全省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还将有效联动益海嘉里大米加工区、苏粮淮安粮食仓储物流、清江浦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项目建设发展,助力园区向“百万吨仓储”规模大步迈进。

为更好地做好枢纽经济“文章”,园区立足黄码港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创新打造“产业+平台+物流”运营模式,积极与京杭运河、淮河、长江中下游沿线的华东、中南、西南部分城市、上下游港口,开展网络货运、无船承运、多式联运、大宗商品贸易服务、再生资源服务五大业务,将实体企业、制造业、物流运输企业等紧密串联起来,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以益海嘉里和苏盐井神为例,企业达产后经由黄码港中转,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约1500万元,较宿迁、徐州等其他港口优势明显。”淮安市清江浦区黄码镇镇长、黄码港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周青龙说。

“黄码港产业园将继续推进全产业链发展,锚定‘世界500强’‘行业50强’等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引商,结合‘双招双引’工作积极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着力将园区建设成清江浦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周青龙说,今年将深化“港口+产业”模式,拓展港口商贸服务、冷链物流、金融保险等业务,推动口岸功能升级完善,产业加速集聚扩容,持续推进枢纽经济成果转化,为清江浦区乃至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通讯员 蒋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鼎兆

校对 盛媛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