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华商韬略 张静波
黄金,正让全球陷入疯狂。
伦敦交易所,每一次价格的跳动,都牵动全球投资者的心,湖南湘江边的一位老人,则在涨声一片中数钱数到手软。
【财富神话】
2025年4月1日,港股老铺黄金收盘价定格在868港元,市值逼近1500亿港元。
这距离它2024年6月以40.50港元/股发行价上市,还不到10个月。
不到10个月,股价暴涨20倍,这是一个疯狂的纪录。
即便是曾经股价疯涨的特斯拉、英伟达,最疯狂的时刻,其暴力程度也都远远逊色于此。
如今,老铺黄金的股价依然超过770港元,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这一数字不仅碾压周大福、老凤祥等一众黄金老字号,也让其创始人徐高明站在了财富的暴风眼中央。
这个喝着湘江水长大,于北京王府井发家的湖南人,过去一年身价暴涨。
老铺黄金上市之初,以公司发行价计算,持股67%的徐高明家族,身价才不到50亿元,而若以4月17日收盘价777港元计算,这一数字已高达870多亿港元。
湖南籍富豪,多以实业起家,比如三一集团梁稳根、蓝思科技周群飞。
徐高明的崛起,却更多了一抹资本的色彩。
创造这一资本神话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黄金大牛市。
过去几年,国际金价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动荡中暴涨,从每盎司1200美元飙升至最高3500美元。
主打黄金饰品的老铺黄金,因此站上时代的财富风口。
媒体曾报道,为了购买老铺黄金的产品,有人凌晨4点多就排队,有人足足等了8小时才进场。
这些抢购黄金的人,每一次买入,都让千里之外的徐高明,数钱数到手软。
然而,这一轮黄金造富狂潮里,并不是所有的“猪”都能在风口上飞。
就在老铺黄金赚得盆满钵满的另一边,周大福、老凤祥等同样主打黄金饰品的传统老字号,却纷纷因为金价上涨太快,导致成本上升与消费量下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黄金饰品的大公司,老字号差强人意之外,全国很多小规模金店也都被迫关门。
徐高明能带领老铺黄金独树一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独特的经营策略:
当全行业追逐下沉市场时,他把黄金饰品做成了黄金界的爱马仕,只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开店,并创下单店年销3亿的坪效神话。
而颠覆了黄金业传统的他,最初只是一名畜牧局水产科员。
【独特道路】
2009年创办老铺黄金之前,徐高明长期投资旅游文化产业,几乎从未涉足黄金领域。
但这,并非他的第一次跨界。
1984年,20岁的徐高明,进入岳阳市畜牧水产局担任科员,后来通过函授从华中农业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毕业。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掀起一股公职人员下海经商热。
畜牧水产局,是公职,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求之不得的铁饭碗,年轻的徐高明,主动砸掉铁饭碗,下海创办了岳阳红乔旅游投资开发公司。
此后,他一直从事旅游及文创产品业务,从文房四宝、古董书画,到佛教主题收藏品。
这些生意,尤其古玩、文创领域的经历,让徐高明洞察到了先富人群消费升级的潜力。
同时,也奠定了后来老铺黄金的底色。
2004年,徐高明成立金色宝藏,试水黄金摆件,并在5年后走入真正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那一年,徐高明在北京王府井的工美大厦,开出第一家老铺黄金门店,正式进军消费级黄金产品市场。
彼时,黄金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中。
由于大多数厂家采用机械冲坯,产品设计与工艺趋同,没有区分度,导致整个行业不得不大打价格战。
徐高明跳出行业惯性,在业内首创古法黄金概念。
他将古代宫廷手工制作黄金的花丝、錾刻、锤揲等六大非遗技艺融入产品,使黄金彻底摆脱过去千篇一律的流水线工艺。
经手工打磨的古法黄金,无论外观、质感还是硬度,都更胜一筹,老铺黄金也因此逐步走出一条与传统黄金品牌截然不同的道路。
此后,徐高明持续引领行业:
2018年,老铺黄金首创足金镶嵌钻石技术,颠覆了行业沿用百年的K金镶钻标准。
与K金相比,足金纯度在99%以上,是纯度最高的黄金。
2022年,老铺黄金结合传统珐琅工艺与现代设计,推出金胎烧蓝工艺,突破黄金单一色泽的局限。
工艺创新之外,徐高明更坚持为黄金饰品注入独特的文化属性。
这些年,他将传统文化与非遗工艺深度融合,不断与故宫、敦煌研究院联名,打造了一系列爆款。
黄金,本就是贵金属,再加上文化属性,更是身价倍增。
而所有这些,背后都藏着徐高明最核心的商业逻辑:不断打造产品的稀缺标签!
这种稀缺性,为老铺黄金的惊天一跃,奠定了基础。
2016年,当周大福、老凤祥等传统黄金品牌,在行业克重大战中,杀得血流成河时,徐高明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
将老铺黄金定位为黄金界的爱马仕,全面进军高端市场。
当时很多人觉得,徐高明疯了!但他却力排众议,干了两件大事:
首先,他坚持高端定位,门店仅进驻SKP、万象城等高端商场,并拒绝克重大战,采用一口价模式。
截至今天,老铺黄金创办十几年,在全国也仅有36家门店,远少于周大福的7000家。
但店少的老铺黄金,其单店销售额却远超同行,是传统黄金品牌的近十倍,可比肩国际一线奢侈品牌,其黄金饰品的克价,也远高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价,却依旧抢手。
与之伴随则是,老铺黄金能够超越黄金本身的价格,走出自己的行情,也赢得独属自己的利润。
10年的坚守,徐高明真正把黄金卖成了奢侈品。
【奢侈大牌】
徐高明及旗下老铺黄金,是中国消费品牌高端化的鲜活样本。
他的成功,源于对差异化的极致追求。
而这,恰恰是中国制造业比较稀缺的品质之一。
过去几十年,大多数中国企业习惯了跟风、模仿,并在这种简单的同质化竞争中,陷入疯狂内卷。
仅在黄金饰品行业,这些年,我们就目睹了多次血战。
徐高明多年的跨界经历,使得他能够跳出这种行业惯性,做不一样的事情。
纵观老铺黄金的成长史,除了遵循品牌和商业的基本逻辑外,几乎全部都是颠覆性、反传统的做法。
当行业忙着做标准化生意时,他将全部身家押注在古法黄金工艺,押注在传统文化艺术与黄金饰品的融合创新之上:
靠文化溢价和奢侈品逻辑,超越行业竞争,做出独特的价值。
为此,他遍访故宫博物院、苏州缂丝厂,挖掘已失传的古法制金工艺。
在智能化制造席卷珠宝行业的今天,他仍然坚持高端产品手工制作,对产品细节苛刻要求。
据老铺黄金官方介绍,其产品采用多项非遗工艺,单件作品匠人耗时超600工时。这个数字远高于普通黄金,也让每一件黄金老铺的饰品,都变得独一无二。
包括在渠道策略上,徐高明也是别出心裁,刻意与众不同。
当行业疯狂跑马圈地,靠渠道和门店数量取胜时,他拒绝加盟,严格控制门店数量。
即便公司上市后,手握大笔现金,也依旧保持定力。
他把单店坪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并希望:
老铺黄金的每一家门店,无论从品牌力、产品、门店的场景还是店效,都是一座高山,都堪比奢侈品店。
这种极致的差异化,让老铺黄金从一开始,就摆脱了传统黄金行业的定位,让自己在黄金之外有超越黄金的核心价值,最终积累沉淀出自己的品牌价值。
这也是徐高明常常强调自己对标的是高端奢侈品牌的底气。
【何去何从】
某种程度说,正是这种独特性让上市后的老铺黄金,有了神话般的财富大爆发。
但显然,这种爆发也并非完全出于公司基本面或业绩成长的价值考量。
黄金大势的持续助力,作为上市新股标的的稀缺,乃至人为的炒作也都是其股价持续飙升的原因,甚至是更关键的原因。
这看似成就了老铺黄金,也成就了徐高明,但放长眼光,也可能害了老铺黄金。
老铺黄金2024年财报显示,当年,公司实现销售业绩98.0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门店平均业绩超3亿元,在所有知名珠宝品牌(含国际、国内品牌)中,单店坪效排名第一。
不到15亿的利润,凭什么支撑1300多亿的市值?如今,资本市场上,人们对于老铺黄金的泡沫,质疑声不断。
所以,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是,要么股价价值回归,公司和个人坐上财富过山车,要么为了维护市值,拼命讲新故事。
如果是前者,如何在股价回归中,保持自己的定力,如果是后者,如何避免很多企业已经上演过的因为资本运作而走入误区甚至万劫不复,都考验着徐高明。
现实的经营层面,也面临压力:
一方面,消费者对黄金的认知,仍偏向黄金饰品而非奢侈品。另一方面,古法黄金的工艺门槛并不高。
周大福、老凤祥等很多传统老字号,均已推出同类产品。
但徐高明对这些似乎并不以为然,而且相信自己就该更高估值。
这个坐拥数百亿身价的黄金大佬,尽管生活中异常低调,极少公开露面,网络上仅存一张上市敲钟的照片,但做起事来,却异常高调。
不久前召开的老铺黄金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他就公开喊话:
“卖黄金的,如果比不过卖皮具的(爱马仕),我们要回去反省!”
此前,他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老铺黄金的愿景,是成为世界第一黄金品牌,并放出豪言:
未来,老铺的平均店效一定要过10亿,达不到5亿的,统统关掉!
这个目标有多狂野呢?
奢侈品界的天花板——法国爱马仕,单店年均销售额,大概也就是4亿-5亿的水平。
这意味着,老铺黄金的单店要做到比爱马仕还赚钱。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史无前例的黄金大牛市,或许只是他野心的起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