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钛媒体
4月25日消息,钛媒体AGI获悉,芯片巨头英特尔(Intel,NASDAQ: INTC)于今天凌晨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认会计准则下,英特尔营收为126.67亿美元,同比下降0.4%(比1月预期高于5亿美元),基本持平;净亏损8.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1亿美元下降115%,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调整后同比下降25%;稀释后英特尔每股亏损0.19美元,同比下降111%,调整后下降28%。收入和利润均低于市场预期。
这是英特尔CEO陈立武(Lip-Bu Tan)上任后的首份财报。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公司运营现金流仅为8亿美元。
陈立武表示,“第一季度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但我们正努力重回增长之路,争取市场份额并推动可持续增长,因此没有捷径可走。我正在迅速采取行动,提升执行力和运营效率,同时赋能我们的工程师,使其能够创造卓越的产品。我们将回归本源,倾听客户的声音,并做出必要的改变,以打造全新的英特尔。”
陈立武在“我们的前进之路”一文中表示,公司许多团队的层级多达八层或更多,这造成了不必要的官僚主义,拖慢了公司进度,他认为公司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要重塑英特尔文化。“我们被认为太慢、太复杂、太墨守成规(古板)——我们需要改变。”
陈立武宣布,将通过裁员使成本结构与业务规模缩减相匹配,成本削减计划将包括“取消管理层”(扁平化高管团队ET),以使其能够更快地做出决策,或将于第二季度开始裁员,公司预计今年运营成本将降至约170亿美元,到2026年降至160亿美元。本周有报道称,英特尔计划裁员20%以上,可能涉及超过2万名员工,目前英特尔全球雇员达10.26万人。
具体来看,英特尔一季度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网络与边缘计算事业部 (NEX) 整合至CCG和DCAI,因此收入精简至四个业务板块:英特尔产品——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 (DCAI),英特尔代工厂(Intel Foundry)以及其他。
其中,第一季度,英特尔产品总收入118亿美元,同比下降3%,当中CCG业务收入76亿美元,同比下降8%;DCAI收入41亿美元,同比上升8%,主要因素包括今年2月英特尔推出面向数据中心的配备性能核心 (P 核) 的全新英特尔至强6处理器,以及面向网络和边缘应用的至强6处理器,可在各种工作负载下增强性能和效率。
Fab部分,英特尔Foundry一季度收入47亿美元,同比上升7%;而其他包括子公司、投资等方面收入9亿美元,同比上升47%。
英特尔透露,英特尔18A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量产,以支持英特尔年底前推出首款Panther Lake SKU,更多SKU将于2026年上半年推出。
英特尔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12亿-124亿美元;预计二季度归属于英特尔的每股收益为-0.32美元,非GAAP归属于英特尔的每股收益为0.00美元。该公司预计,2025年英特尔总资本支出目标降至180亿美元,低于公司此前设定的200亿美元目标。
财报电话会议上,陈立武表示,第一季度会是一个低谷,但结果更好,所以团队给二季度施加了一些压力,尤其美国对全球的关税变化改变了今年公司前景——这是额外的压力。他预计明年会更好,如今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反映在利润上,公司得理清关税对其影响。
“从另一角度来看,今年可能会令人震惊,但这取决于最终发生了什么。我们确实有全球供应链,因此,我们确实有能力灵活应对,只是我们显然不能把这些东西放在骰子上,我们需要时间来优化网络,以适应关税方面规则。”陈立武称。
谈到Foundry业务规划,陈立武表示,“我认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为英特尔代工给我们的内部客户使用Panther Lake,下一步是与我们的客户建立信任,以确保我们在这方面非常稳健。”
陈立武在全员信中强调,当前是成败攸关的时刻,公司将推进扁平化高管团队(ET)架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推动整个公司更加简化、高效、协作。英特尔曾被广泛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只要推动必要的变革,就没有理由无法重回巅峰。
“我知道这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处于落后的局面,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尽可能地争取胜利。”陈立武称。
截至发稿前,英特尔收盘涨6.28%,盘后跌超5%。年初至今,英特尔股价累计涨幅6.28%;过去12个月内,英特尔股价累计降幅37.71%。
以下是英特尔CEO陈立武今早发布的全员信全文(翻译信息仅供参考):
陈立武:我们的前进之路
今天,我们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在Dave和Michelle的领导下,我们的收入、毛利率和每股收益(EPS)均高于预期,这标志着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我要感谢他们两位,以及你们所有人,感谢你们的出色执行。
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这并非易事。我们正应对着日益动荡和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这反映在我们第二季度的展望中。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需要直面挑战,迅速采取行动,重回正轨。
正如我所说,这首先要重塑我们的文化。我从客户以及你们当中许多人那里得到的反馈一致。我们被认为太慢、太复杂、太墨守成规——我们需要改变。
我上周分享的扁平化高管团队(ET)架构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推动整个公司更加简化、高效、协作。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今天我宣布一些重要变革。
成为一家以工程为中心的公司
我们需要回归本源,赋能我们的工程师。正因如此,我将核心工程职能提升至工程师团队 (ET)。我们将推动的诸多变革旨在通过消除那些拖慢创新步伐的繁琐工作流程和流程,从而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为了对我们的工程人才和技术路线图进行必要的投资,我们需要找到降低成本的新方法。尽管我们在过去一年采取了重大举措,但目前的成本结构仍然远高于竞争基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已下调了未来的运营费用和资本支出目标,我将在今天下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讨论此事。
扁平化组织
随着我们重新聚焦工程,我们也将消除组织复杂性。许多团队的层级多达八层或更多,这造成了不必要的官僚主义,拖慢了我们的进度。我已经要求工程团队(ET)重新审视各自的组织架构,重点是减少层级、扩大管控跨度并赋能优秀员工。我们的竞争对手精益求精、快速敏捷——而我们必须向这些方向迈进,才能提升执行力。
我很惊讶地发现,近年来,英特尔许多管理人员最重要的关键绩效指标 (KPI) 一直是团队规模。但未来情况将截然不同。我坚信,最优秀的领导者能够用最少的人力完成最多的工作。我们将在整个公司推行这种理念,包括授权我们的顶尖人才做出决策,并让他们对关键优先事项承担更大的责任。
这些关键的变革必然会缩减我们的员工规模。正如我加入公司时所说,我们需要做出一些非常艰难的决定,才能为公司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变革将于第二季度开始,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尽快采取行动。
我们将非常谨慎地确定这些努力的重点,以及如何与业内顶尖企业竞争。我们从过去的行动中吸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在裁员与留住和招募关键人才之间取得平衡。我将授权每位领导层根据我们的首要任务做出最佳决策。这些决策并非草率之举,我们将定期向各位通报最新情况。
简化我们的流程
看到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内部行政工作上,却对业务发展毫无帮助,我大开眼界。我们需要彻底简化这些工作,最大限度地将时间投入到客户身上。
我指示我们的领导者取消不必要的会议,并大幅减少会议出席人数。太多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我们还将实现流程现代化,重点关注实时仪表盘和更优质的数据,以确保我们获得所需的实时洞察,从而做出更优、更快速的决策。
此外,我已决定将正式的Insights和OKR要求改为可选项。虽然对我们而言,对结果负责并接收绩效反馈至关重要,但我相信我们可以用更简单、更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同时,我们将减少耗时的企业行政工作,例如不必要的培训和文档编制。
重返办公室
我们现行的政策是,混合办公员工每周应在现场工作大约三天。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一直参差不齐。我坚信,我们的办公场所需要成为充满活力的协作中心,切实体现我们的企业文化。
当我们面对面共度时光时,可以促进更具吸引力和成效的讨论和辩论。这可以推动更好、更快的决策。它还能加强我们与同事之间的联系。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将在9月1日之前更新政策,要求每周在现场工作四天。我想提前通知您,以便您有时间调整您的日常安排。在此期间,我们将努力确保现场做好满负荷运转的准备。您当地的领导将与您分享具体细节,并征求您的意见,以打造最佳的现场体验。
打造全新英特尔
我知道这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但是我们处于落后的局面,我们需要团结一心,尽可能地争取胜利。
这要求我们全心全意地开发最优质的产品。我们需要提供客户成功所需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从而取悦客户并赢得他们的信任。我们必须展现可预测的执行力,并确保按时交付。我们还需要为股东带来持续的回报。
在这种成败攸关的时刻,球队可以采取两种应对方式:他们可以看看自己需要弥补的差距并放弃——或者他们可以审视自己,并进行前所未有的战斗。
上个月,当我决定加入你们时,我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这里。我加入的时候就很清楚,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但也是最能激励人心、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我们面前有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都得不到的机会。
我指的是彻底重塑行业标杆的机会。实现一次足以让商学院后世学习的复兴。创造新技术并大规模应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英特尔曾被广泛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只要我们推动必要的变革,就没有理由无法重回巅峰。
这会很艰难,需要做出痛苦的决定。但我们会让他们明白,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正在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英特尔——我对我们团队和员工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充满信心。
感谢您在第一季度所做的一切。期待明天在全体员工会议上与您进一步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