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

蓝鲸财经
28 Apr

文|零售商业财经 喻博雅

价格战、产品同质化、流量焦虑等问题交织,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考验着沪上阿姨的生存智慧。 4月23日,来自上海的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Auntea Jenny (Shanghai) Industrial Co., Ltd.(简称“沪上阿姨”)在港交所披露聆讯后的招股书,或很快在香港IPO上市。其于2024年2月14日、2024年12月27日先后两次递表。

图:沪上阿姨招股书

沪上阿姨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提升数字化能力;研发以提高原材料及食材的品质,打造热销产品,丰富产品种类;提升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分销能力,以加强供应链能力;提升品牌势能并进一步扩张和扩大门店网络等。

在沪上阿姨之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先后完成上市。相较于此前上市的头部品牌多聚焦高端市场、大众市场,沪上阿姨或将填补“下沉市场茶饮第一股”的空白。

当然,繁荣表象之下,我们也必须关照沪上阿姨在下沉市场触顶的抉择、加盟模式狂飙后的走向,以及整个行业集体面临的增长命题。

01 加盟扩张的蜜糖与砒霜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沪上阿姨门店总数达9176家,其中99.7%为加盟门店,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从城市层级看,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50.4%,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占比分别为7.5%、20.7%、21.4%。可见,北方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单,源于其“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图源:沪上阿姨招股书

2022-2024年,门店数量从5307家飙升至9176家,这种“以加盟换规模”的打法,使其在下沉市场迅速铺开网络。

加盟模式说白了就是品牌方输出商标、供应链和管理体系,加盟商承担门店投资与运营成本。在这种“轻资产杠杆”下,既有加盟商赚得盆满钵满,也有痛斥品牌“割韭菜”的叫苦不迭。

沪上阿姨通过聆讯后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加盟收入占比超90%。具体来看,2022-2024年,沪上阿姨销售食材及原材料的收入分别为15.98亿元、25.15亿元、25.47亿元,销售设备收入分别为1.10亿元、1.57亿元、0.85亿元,加盟服务收入分别为3.65亿元、5.53亿元、5.37亿元。

图:沪上阿姨招股书

这种模式让其在三年内营收从22亿元跃升至33亿元,看似实现了“规模-收入”的正向循环,但狂奔背后是单店效益的隐退。

目前,沪上阿姨共有三个子品牌,主品牌沪上阿姨专注鲜果茶、多料奶茶、轻乳茶、酸奶昔和袋装小食,价格区间在7-22元;咖啡品牌沪咖于2022年推出,价格在13-23元;轻享版于2023年推出,价格在2-12元。自2024年3月起,沪上阿姨将轻享版升级为茶瀑布。

2022-2024年,上述三大品牌每家门店日均GMV均有所下滑。沪上阿姨每家门店日均GMV由2022年的4109元减少至2024年的3833元,沪咖由307元减少至116元,轻享版由2022年的1917元减少至1716元。

图:沪上阿姨子品牌门店日均GMV

不仅如此,下沉市场的消费力天花板逐渐显现:三线及以下城市人均茶饮年消费杯数不足高线城市,且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极高。当其他茶饮品牌将目光瞄准下沉市场时,存量竞争导致的客群分流不可避免。

图:沪上阿姨关闭的加盟店数目

更关键的考验在于加盟商生态的维护。一个非常直观的数据是,2022-2024年累计关闭超1700家加盟店。无论是何原因(原料价格高企、总部支持不足、门店租赁到期等)使然,当规模扩张与加盟商盈利失衡时,品牌根基便会被动摇。

02 关键指标的光鲜与暗流

从财务数据看,2022-2024 年,沪上阿姨经调整净利润从1.54亿元增至4.18亿元,增长趋势显著。

拆解利润结构可见:2024 年毛利率提升至31.3%(2022年为26.7%),主要得益于规模采购下的供应链议价能力及成本优化。根据招股书,其原材料成本(含食材及包装)占收入比例从 2022年的57.9%降至2024年的 56.3%,降幅1.6个百分点,印证了规模效应下的成本控制成效。

图源:沪上阿姨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是,沪上阿姨的销售及营销费用率实际在10.8%-12.7%之间(2024年为12.0%),2022-2024 年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分别为0.6%、1.4%、1.6%,2024年刚突破 1%,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这种 “成本优化驱动的利润增长” 虽短期有效,但长期仍需观察研发投入是否足以支撑产品创新及品牌竞争力。

营收层面更值得警惕,沪上阿姨2024年营收达32.85亿元,同比下滑1.9%,终结了此前的增长态势。表面看受经济环境影响,实则暴露增长动能匮乏:尽管2024年门店总数从7789家增至9176家,新增1387家(增速17.8%),但平均单店GMV从2023年的160万元降至140万元(降幅12.5%),门店扩张增速难以抵消单店收入下滑,规模驱动型增长模式面临瓶颈。

图源:沪上阿姨招股书

供应链体系方面,公司核心原料如鲜果、奶浆部分依赖外部供应商,但供应链集中度较低。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比例为15.9%,单一供应商贡献不足10%。同时,公司通过自有生产设施(如浙江海盐工厂)生产珍珠、芋圆等配料,以优化供应链结构。整体来看,供应链风险可控,但鲜果等关键原料的外部采购仍需关注市场波动影响。

营收层面更值得警惕,沪上阿姨2024年营收达32.85亿元,同比下滑1.9%,终结了此前的增长神话。表面看是经济环境影响,实则暴露增长动能匮乏,尤其当门店扩张增速(2024年新增1387家,增速17.4%)无法抵消单店收入下滑时,规模驱动型增长便难以为继。

“沪上阿姨的供应链集中度较低,意味着风险分散,可降低单一供应商依赖、增强议价能力和供应链弹性,但也会增加管理成本、制约规模效应,且需更严格把控多供应商的质量一致性。”行业人士直言。

这种供应链模式下,若仅将供应链定位为保障供应与控制成本,而不在产品创新原料研发、供应效率提升等方面发力,确实可能沦为“成本中心”,难以成为驱动品牌持续发展、构筑竞争壁垒的“创新引擎”,如此一来,品牌所谓的护城河也将缺乏稳固根基,存在化为泡影的风险。

03 新茶饮的“中年危机”

在茶饮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新茶饮赛道曾经风光无限,凭借创新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然而如今,看似繁荣的背后,实则已陷入“中年危机”,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新茶饮行业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厮杀。

从业务发展历程来看,沪上阿姨自2019年开始大力拓展鲜果茶品类,并实现全国快速扩张,鲜果茶确实成为其重要产品系列,且与古茗主打高性价比果茶、茶百道主打“鲜果与中国茶”的产品方向存在较高重合度。

早期,沪上阿姨凭借“五谷奶茶”起家,在北方市场收获一定受众,但随着品牌全国化布局,产品多元化发展,“五谷茶饮”的市场声量及占比或有所下降,致使其品牌记忆点逐渐模糊。

图:沪上阿姨

当下,头部品牌纷纷放下身段,喜茶最低产品降至9元,奈雪推出“周周9.9元喝鲜奶茶”活动,低价策略席卷市场。这直接挤压了中腰部品牌的生存空间,像沪上阿姨主力产品价格在12-18元,受价格战冲击明显。

下沉市场对价格敏感,原本是中腰部品牌的重要阵地,可头部品牌的下探让这里竞争愈发激烈,沪上阿姨等品牌单店GMV下滑,加盟商盈利困难,闭店率上升。

产品创新层面,新茶饮行业也陷入僵局。芝士奶盖、鲜果茶、生椰系列等爆款迅速同质化,研发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3个月,抄袭成本极低。

各品牌间产品高度相似,消费者极易产生审美疲劳,品牌想要凭借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变得愈发艰难,获客和留客成本也随之增加。

流量获取同样成为新茶饮品牌面临的难题。抖音、小红书等新流量阵地基本被头部品牌垄断,而沪上阿姨在2024年线上订单与会员体系活跃度均称不上优秀。

在当下“得私域者得天下”的市场环境中,沪上阿姨在线上流量获取和私域运营方面的劣势,严重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扩大,进而导致营收增长受限。

对比已上市的奈雪、茶百道,沪上阿姨挑战更为艰巨。

奈雪从“高端化”转向“普惠化”,通过PRO店型优化单店盈利模型,2024年单店效益改善,虽前期转型阵痛明显,股价波动剧烈,但转型后保留了部分高端产品线与品牌调性。而沪上阿姨品牌辨识度不够鲜明,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偏大众化,如何提升品牌附加值成为难题。

图:奈雪的茶、茶百道

茶百道凭借熊猫元素的独特IP形象打造出多款网红产品,如豆乳玉麒麟,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反观沪上阿姨,其产品创新速度相对缓慢,新品缺乏爆款,难以持续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门店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也存在差距。

数字化运营与私域流量管理方面,沪上阿姨同样落后,难以利用线上资源拓展销售渠道与提升品牌影响力,海外市场布局也近乎空白。

显然,沪上阿姨未来只有在品牌差异化、产品创新、供应链自主化、数字化升级及海外破局等维度同步突破,方能在茶饮行业存量竞争中构建可持续壁垒。

沪上阿姨的招股书显示,募资将用于数字化建设、供应链升级和门店扩张。但残酷的现实是:当行业从“规模红利”转向“存量竞争”,单纯的门店数量叠加已无意义。

新茶饮行业的IPO潮,曾源于资本对规模经济的认可,可现阶段品牌比拼,是“谁能活得更久”的耐力赛,取决于供应链深度、产品创新、用户运营等综合能力。

而沪上阿姨的聆讯通过,或许只是这场马拉松的起点。当聚光灯亮起,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