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华尔街见闻
多年来,伦敦、巴黎和东京的投资者们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印钞机”策略:购买美元并将收益投入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股票。美国股票回报率不仅远超本国市场,美元的持续升值更是让这些回报实现了双倍放大。
然而,这个曾经看似无敌的交易组合在特朗普发动全球贸易战后突然爆发危机。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下跌6%,但对于以欧元和日元计价回报的美股投资者而言,由于美元大跌(美元指数今年以来跌幅接近8%),他们的亏损膨胀至惊人的14%。白宫政策的急剧转向和不可预测性,正令那些长期将美国视为终极避险天堂的投资者感到前所未有的不安。
巴黎Natixis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Benoit Peloille直言:“这是双重打击,你在股票和货币上同时亏损。”
对冲潮来袭:恐慌情绪推动保护性投资
在过去一个月的混乱局势中,尽管特朗普可能在贸易战问题上继续退缩,但众多外国投资者已经意识到将大量资金投入美元资产所面临的风险。
目前,许多投资者正在急于为他们价值约18万亿美元的美国股票投资组合增加货币对冲措施。而这一投资组合的规模,已经占到了美国股票总市值的近五分之一。
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均表示,他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购买对美元贬值的保护性资产。巴黎Group Richelieu的Alexandre Hezez表示,他的基金现已达到允许的最大对冲水平,因为“一切都被颠覆了”。
对冲成本与收益的残酷权衡
那些担心美元汇率下跌的交易者通常会在远期市场上卖出美元。对于瑞士法郎或日元的投资者来说,三个月的对冲成本如果按年化计算,大约是4%;而对于欧元投资者,这个成本则会超过2%。
这种对冲策略虽然可以在美元下跌时弥补损失,但同时也会让他们失去因美元汇率上涨而可能获得的收益。此外,持续的对冲成本还会逐渐侵蚀投资的回报率。
东京瑞穗证券首席策略师Shoki Omori形象地描述:“对于那些在更高汇率时进场的管理者来说,美元兑日元每下跌一点,都感觉像是在伤口上撒盐。”
期权是另一种流行的策略,美国清算所数据显示,欧元-美元合约交易正创下新纪录。但更高的波动性也意味着更昂贵的对冲成本。对欧元投资者而言,自年初以来对冲成本已增加15%。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一个关键问题是:这是否标志着国际投资者开始逐渐撤离美国市场?安联保险集团认为,这些资金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去处。然而,他们也指出,目前约有28万亿美元的国际投资余额,即使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资金流出美国,也可能对汇率和全球资产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很多策略分析师觉得,欧元会保持强势,而美元会持续走弱,这种情况可能会维持好几年。德意志银行的George Saravelos说,美国那种“例外”的地位已经开始动摇了。他估计,到2027年底,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可能会涨到1.30,这可是十年来都没见过的高位。丹斯克银行的货币分析师Kirstine Kundby-Nielsen也认为,欧洲现在对投资者来说越来越有吸引力了,她预测欧元在未来12个月内可能会涨到1.22美元。
Group Richelieu的Hezez不愿冒险。他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前就开始建立对冲,当时欧元兑美元汇率约为1.05。现在,欧元已突破1.3。
“我的货币对冲已覆盖部分美国股市的亏损,”他表示,“我计划在短期内坚持这一策略,尽管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通常是适得其反的。”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何俊熹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