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普利制药(300630)正式进入退市整理期,证券简称变更为“普利退”。
这家曾因业绩亮眼、股价突破百元的“明星药企”,因连续两年财务造假被监管层“一剑封喉”,正式成为A股市场又一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案例。
4月28日退市整理期首日,普利退便以暴跌77%开盘,盘中因涨幅偏离值触发两次临停。
有股民哀叹:“停牌一个月等来‘死刑’,复牌后连骨头渣都不剩!”
具体来看,普利退于09时30分因较开盘价涨超30%首次停牌,复牌后跌幅扩大至63%,随后再度因涨超60%二次停牌。截至收盘,股价跌幅近74%,报0.65元/股,总市值缩水至3.65亿元,较巅峰时期蒸发逾200亿元。
与此同时,普利制药发行的可转债今天上午也出现暴跌,盘中跌幅一度达到33.72%,目前证券简称已变为“普利转退”,最新跌幅为18.13%,报76.586元/张。
根据安排,普利退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4月28日至5月21日),首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此后每日涨跌幅限制为20%。退市整理期结束后,股票及可转债将被摘牌,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深交所特别提示,普利退已被纳入深股通特别证券,境外投资者仅可卖出不可买入,退市后相关股份处置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中国证监会3月21日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普利制药2021年、2022年通过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系统性造假,两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10.29亿元,虚增利润总额6.69亿元,占该两年披露利润总额的73.83%。
其中,2021年通过虚假销售多计营业收入5.14亿元(占当年披露营收的34.07%),虚增利润2.9亿元(占披露利润的62.06%);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15亿元(占28.51%),虚增利润3.79亿元(占86.36%)。此外,公司还将不具控制权的贸易业务按总额法核算,进一步夸大收入规模。
这一造假行为直接触及创业板退市规则中“虚假利润总额连续两年合计超5亿元且占比超50%”的强制退市条款。早在4月18日,深交所正式决定终止普利制药股票及可转债上市,成为新“国九条”严监管背景下资本市场“零容忍”的典型样本。
伴随退市落地,监管层对普利制药的“立体化追责”同步展开。
证监会1月5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公司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董事长兼总经理范敏华作为直接责任人被罚500万元并实施10年市场禁入,财务总监罗佟凝被罚400万元、禁入8年,其余5名高管合计被罚650万元。
此外,证监会表示将“应移尽移”犯罪线索,刑事责任追究或接踵而至。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六部门联合印发的财务造假惩防意见,均强调对造假行为行政、刑事、民事追责的联动。普利退案中,投资者损失可通过诉讼索赔,但公司资不抵债的现实令赔偿前景黯淡。
回顾普利制药的资本故事充满戏剧性。公司2017年登陆创业板时凭借高端仿制药概念受热捧,2018年股价冲高至112元,市值突破250亿元。
然而,虚假繁荣难掩经营危机。2020-2023年净利润从4.08亿元断崖式下滑至亏损9827万元,剔除造假部分后实际业绩早已“空心化”。目前股价已跌至0.65元,3.7万名股东人均持股市值不足万元。
此外,值得一提是,退市新规下,普利退并非孤例。4月下旬,逾30只ST股批量跌停,*ST左江、*ST太安等多只问题股进入退市倒计时。
市场人士指出,2024年退市新规进一步收紧财务、交易、规范类指标,年内强制退市公司数量或创历史新高,投资者需警惕“炒差炒壳”风险。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