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0天,特朗普以不可预测的疯狂操作:关税战、羞辱盟友、扩张言论……让美国与盟友离心离德,世界秩序剧烈动荡。专家警告:这场剧变即使在未来,也难以完全逆转。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执政将满百日。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以及益普索集团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执政百日支持率为39%,这一数字比今年2月份下降了6个百分点,且创下过去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的最低执政百日支持率。
根据民调数据,有72%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有53%的人认为美国的经济状况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变得更糟,有41%的人认为自己的财务状况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发生恶化。
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混乱的首个100天里,他发起了一场充满变数的“运动”,正在撕裂美国自二战后主导搭建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他发动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关税战,砍掉美国对外援助;贬低北约盟友,却接受俄罗斯关于乌克兰冲突的叙事;他还曾公开谈论要吞并格陵兰、夺回巴拿马运河、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
“现在的特朗普,比八年前更激进得多。”曾在里根和小布什政府任职、后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伊朗与委内瑞拉事务特使的保守派人士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Elliott Abrams)说,“连我自己都感到震惊。”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美国优先”议程,已经疏远了美国的盟友,壮胆了对手,也让各国开始怀疑:他到底准备走多远?
这种不确定性,加上他的行动方式,已经令一些政府不安到采取难以逆转的应对措施——即便2028年美国换回一位传统总统,也未必能完全修复。
而所有这些发生之际,特朗普在国内也被批评为正在引发“民主倒退”,这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具体表现包括:攻击法官、打压大学,以及将移民遣送至臭名昭著的萨尔瓦多监狱作为大规模驱逐行动的一部分。
“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场世界事务的巨大动荡。”前中东问题谈判官、曾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任职的丹尼斯·罗斯(Dennis Ross)表示。“现在没有人敢断言事情将如何发展。”
这些对特朗普搅动全球体系的评估,来源于路透社采访的十多位现任与前政府官员、外交人士以及全球各地的独立分析人士。
许多人认为,虽然目前造成的一些破坏可能长期存在,但如果特朗普愿意软化路线,局势仍有可能挽回。他在部分议题上已有所退让,比如关税措施的时间与力度。但多数人预计,特朗普不太可能彻底转向,更多国家则会为了自保而对美关系作出长期调整。
裂痕已经显现。
例如,一些欧洲盟国开始加码本国国防工业,减少对美制武器的依赖;在韩国,发展本国核武库的讨论升温。白宫则否认特朗普损害了美国信誉,反而指责是前总统拜登在世界舞台上“软弱无力”,特朗普正在“清理烂摊子”。
“特朗普总统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应对挑战:让乌克兰和俄罗斯回到谈判桌,遏制芬太尼毒品流入,通过向中国施压保护美国工人,并重新施加‘极限施压’促使伊朗回谈判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Brian Hughes)在一份声明中说。他还表示,特朗普“正在惩罚胡塞武装的恐怖行径……并保护曾被开放四年的南部边境”。
根据路透社/益普索3月13日发布的民调,超过半数美国人(包括四分之一的共和党人)认为,特朗普与俄罗斯“走得太近”;而对于他的扩张主义议程,美国公众兴趣寥寥。
专家指出,当前正处于关系到未来全球体系走向的关键时刻。过去八十年,世界在美国主导下形成了基于自由贸易、法治与尊重领土完整的秩序。但在特朗普领导下,这一秩序正在动摇。他鄙视多边组织,将全球事务视为“地产交易”,以得失计算。
他指责贸易伙伴“数十年来在宰美国”,并推行全面关税政策,扰乱金融市场、打压美元,引发全球经济放缓与衰退风险警告。
特朗普称关税是必要的“药”,但其最终目标依然模糊不清——尽管美国政府正努力与几十个国家单独谈判。
与此同时,特朗普几乎完全逆转了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政策。他在2月底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椭圆形办公室爆发激烈争吵,随后对莫斯科示好,引发担忧:特朗普可能逼迫北约支持的基辅接受领土丧失,以换取与普京关系改善。
特朗普及其团队一再贬低欧洲与北约——这个长期支撑跨大西洋安全的支柱——指责其“占美国便宜”,引发严重不安。
德国总理梅尔茨在2月当选后公开表达担忧,称如果“美国优先”实际变成了“美国独行”,那么欧洲将面临极大困难。“对欧洲来说,现在真的已经是午夜前五分钟了。”梅尔茨说。
特朗普还使用现代总统极少动用的扩张主义言论。特朗普曾声称美国应该“拿下”格陵兰(丹麦属地),激怒加拿大,称其“没有存在必要”,建议将其并入美国;威胁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已于1999年归还巴拿马);甚至提议接管加沙地带,把它打造成“地中海风情度假胜地”。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可能希望复刻冷战时期“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格局。
但特朗普并未具体说明美国如何吞并他提到的这些领土。部分专家怀疑,他可能是在极限施压,作为谈判筹码。
不过,一些国家已经当真了。
“当你要求接管丹麦王国的一部分领土,当我们被我们最亲密的盟友施压与威胁时,我们还能相信这个我们曾长期仰慕的国家吗?”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4月初在格陵兰岛新闻发布会上质问。“这是在动摇我们跨大西洋几代人共同打造的世界秩序。”
其他国家政府也在加紧调整。
欧盟已准备好若谈判失败就推出新一轮报复性关税。德国、法国则在考虑大幅增加军费,这既是回应特朗普的要求,也可能是为了发展本国国防工业、减少对美国武器的依赖。
与美国关系日益紧张的加拿大,正在寻求加强与欧洲的经济和安全联系。在加拿大的全国大选中,选民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引发了民族主义浪潮,助推了“美国已不再可靠”的观点。
韩国同样感受到了特朗普政策带来的冲击,包括他曾威胁撤军。但首尔誓言继续努力维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应对朝鲜核威胁。
日本也高度紧张。日本一位接近首相石破茂的政府高官表示,东京对特朗普关税规模之大措手不及,“现在正急忙制定对策”。
一个关键问题是,是否有一些国家会悄悄选择加深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以对冲美国政策的不可预测性。
曾在多届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中任职的资深美国外交官阿龙·戴维·米勒(Aaron David Miller)认为,特朗普还有可能在外交政策上转向,尤其是在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内部出现经济风险担忧的情况下。
如果特朗普坚持不改,下一任总统可能尝试修复美国作为全球秩序保障者的角色,但阻力将非常巨大。
“眼下的局势还没有到彻底无可挽回的地步。”现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的米勒说,“但对我们与盟友关系的破坏,以及对手们将从中获益多少,恐怕是难以估量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