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特朗普的央行掌门人

齐鲁晚报
28 Apr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之间的争端不断升级。先是鲍威尔公开表示关税政策影响“或超预期”,之后特朗普一周内4次要求美联储降息,不断“炮轰”鲍威尔、甚至威胁要让他“走人”。其实,始终坚持美联储独立性的鲍威尔,正是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提名的。在美联储100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位主席被总统“炒掉”。

  主笔 王晓莹

特朗普一周内4次施压降息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争,要从4月中旬说起。4月16日,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时说,美国政府已宣布的关税上调幅度远超预期水平,其带来的经济影响同样可能超出预期,令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面临更棘手局面。按照他的说法,加征关税将推高通胀和抑制经济增长;在现任政府正在实施的重大政策调整影响下,美国经济很可能会放缓,失业率或将上升,而随着关税政策逐步生效,通胀也可能上升。鲍威尔还说,美联储不会屈从政治压力,面对特朗普政府近期关税政策带来的复杂经济局面,美联储将重点考虑对抗通胀。

  鲍威尔作出此番表态的第二天,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大肆抨击,称鲍威尔的行动总是“又迟又错”,“行动太慢的鲍威尔早该像欧洲央行一样降息了,现在更应该立即降息”,“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特朗普17日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表示:“我认为他(鲍威尔)没有做好工作,他总是行动得太晚……我对他很不满意,如果我想让他走人,相信我,他很快就得走。”

  4月18日,特朗普继续施压,在白宫发表讲话时重申鲍威尔应该降低利率。4月21日,特朗普再次发文敦促美联储降息,并加大力度“炮轰”鲍威尔,称他是“太迟先生”“大失败者”。特朗普宣称:“美国实际上已不存在通胀,能源、食品及其他大多数商品价格下行趋势如此显著,几乎不可能引发通胀。但如果‘太迟先生’不立即降息,美国经济将面临放缓风险。”

  然而,特朗普并未达成目的,反而引发市场恐慌。他最近一次发文后,美国股市21日收盘大幅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971.82点,跌幅2.48%;标准普尔500指数收跌2.3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55%。彭博社21日也报道称,特朗普威胁解雇鲍威尔引发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债券和美元,国际金价飙升至历史新高。美联储方面也作出强硬表态,芝加哥联储银行行长奥斯坦·古尔斯比表示,对于将通胀率压低至2%的长期目标来说,美联储的独立性至关重要。

  经历了21日的“黑色星期一”后,特朗普的口风也有所软化。他在22日表示自己无意解雇鲍威尔,但依然“希望看到他在降息方面更加积极,现在是降息的完美时机……本来可以更早发生。”

法学博士出身的投资银行家

  不知道如今的特朗普,有没有为自己当年提名鲍威尔而后悔。2017年11月2日,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提名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这项提名于2018年1月在国会参议院获得通过,鲍威尔接替耶伦开启为期4年的第一任期。2021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并于次年在参议院获得通过,鲍威尔的任期延长至2026年5月。舆论认为,鲍威尔能够连任,意味着拜登政府认可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的表现以及美联储应对通胀的加息行为。

  现年72岁的鲍威尔是近40年来首位非经济学家、也没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美联储主席,他是法学博士,但职业生涯的大半时光是在在投行界度过的,出任美联储主席之前,他担任过多年美联储理事。

  鲍威尔1953年2月出生在华盛顿,父亲是一名私人律师,母亲是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鲍威尔就读于精英高中,现在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戈萨奇和卡瓦诺都是他的校友。1975年,鲍威尔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乔治敦大学法学院深造,1979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还是《乔治敦法律杂志》的编辑。

  毕业后,搬到纽约生活的鲍威尔从法官的书记员做起,后来成为律师。但没过多久,鲍威尔便在1984年进入投资银行界,1985年与艾丽莎·伦纳德结婚,两人育有三个孩子。鲍威尔在老牌投资银行德威公司工作了6年,一路晋升至该公司副总裁。

  1990年,曾任德威公司董事长的尼古拉斯·布雷迪被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任命为财政部长,鲍威尔跟随这位老上司进入财政部工作,两年后就被任命为财政部副部长,负责国内金融事务。

  1993年鲍威尔回到投资银行界,供职过不少公司和机构组织,1997年至2005年在私募股权公司凯雷集团当了8年合作人。2010年至2012年,他在华盛顿智库“两党政策研究中心”担任访问学者,仅象征性地拿1美元薪水。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期间,他协助国会提高债务上限,指出债务违约或推迟提高债务上限对经济和利率的影响。

他既非“鹰派”也非“鸽派”

  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鲍威尔担任美联储理事。当时有人认为,鲍威尔是“倾向在幕后操作、能帮助不同观点的人达成共识的大佬”。特朗普任命鲍威尔出任美联储主席时,也称赞其“(能力)很强,坚定,很聪明”。

  鲍威尔与其前任耶伦的保守、谨慎风格相类似。此前有报道称,他担任美联储理事期间,5年多时间里在40余次议息会议中从未投过反对票。有分析认为,鲍威尔不是简单的“鹰派”或“鸽派”,而更像是“灵活派”。在其主导美联储期间,既有2020年3月“历史性”降息的“鸽派”做法,也有2022年第二季度罕有的大幅加息的“鹰派”做法。

  然而,鲍威尔的谨慎显然不能满足特朗普的需要。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多次与鲍威尔爆发矛盾,打破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总统不公开评论货币政策的惯例。仅在2018年,特朗普就通过社交媒体和媒体采访批评鲍威尔多达14次,甚至探讨过解雇他的合法性问题。2019年,尽管美联储三次降息总计75个基点,但特朗普仍要求至少再降息100个基点,并公开指责鲍威尔“毫无胆量”“没有做好工作”。

  鲍威尔当时在很多场合回应称,他会“硬刚”到底:“法律明确规定,我有4年任期,我完全打算任职到届满。”他还经常强调美联储脱离政治干预、保持独立的重要性。2024年11月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后,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神情严肃地表示,他不会因为特朗普的威胁而辞职,法律也不允许特朗普单方面解雇他。这番言论不仅安抚了市场情绪,也彰显了鲍威尔捍卫美联储独立性的坚定决心。

  今年3月下旬,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利率不变。鲍威尔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的迹象表明,继2024年下半年快速增长之后,消费者支出有所放缓。对家庭和企业的调查表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这些言论引发特朗普不满,他在一周内两次公开施压美联储降息。

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无先例

  如果特朗普想,他真能解雇鲍威尔吗?按照规定,总统可以解职美联储主席,但截至目前,在美联储100多年的历史上还没有先例。

  成立于1913年的美联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政治上独立于白宫,财政方面独立于国会。根据美国国会1913年通过的《联邦储备法》,包括主席在内的7名美联储理事由美国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后就职。理事任期长达14年,横跨总统和国会议员任期,这种“错峰设计”确保了美联储理事会具备抵抗短期政治压力的能力。而美联储主席的任期为4年,与总统任期同步。

  根据《联邦储备法》,总统只能因美联储理事“履职不力或渎职”而解职此人,但具体标准从未经过司法检验。这种模糊的处理既是一种保护机制,也存在潜在风险,比如总统可以滥用解释权,认定美联储理事“履职不力”。

  至于总统施压美联储变动利率,在历史上是有教训的。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施压时任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维持低利率,最终导致滞胀危机。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尽管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公开抱怨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加息导致经济衰退,但他始终未敢启动解雇程序,深知此举将引发市场崩盘。沃尔克最终通过驯服通胀(从14.8%降至3%),证明了央行独立性对长期经济健康的价值。

  因此,有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真的试图解雇鲍威尔,相关事件几乎肯定会诉诸最高法院。此举不仅会给鲍威尔的继任者带来巨大压力,还可能引发市场动荡,首开美联储主席因与总统政策分歧被罢免的先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