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乘联分会发布2025年3月皮卡市场分析。2025年3月份皮卡市场销售5.8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3%,处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2025年1-3月份皮卡市场销售13.7万辆,同比增长7%。皮卡市场持续总体平稳,国内需求走弱。综合近两年走势,皮卡相对于轻卡等市场表现仍属较好。出口方面,2024年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45%,2025年3月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42%,2025年1-3月累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45%,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作为国际化车型的皮卡,已成为我国商用车出口中的最强品类。
前两年来国际车企的生产不足,供需缺口较大,这为中国皮卡出口海外奠定基础,也推动2022年以来中国皮卡出口持续增长。今年3月皮卡出口仍呈现同比较强的增长态势,部分皮卡企业抓住出口机遇实现强势增量,如江淮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大通的出口规模都很大,很多皮卡厂商出口占各自皮卡总销量的一半以上。
2024年全国新能源皮卡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59%。2025年3月新能源皮卡0.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增长25%,1-3月累计新能源皮卡0.6万辆,增长187%,形成超强于燃油皮卡的较好走势。相对于电动轻卡的物流需求暴增,电动化是商用车路权提升的最佳方式。随着电动化和乘用化的发展,皮卡市场的空间逐步改善。3月新能源皮卡销量中:吉利雷达电动皮卡1,482辆、长安增程皮卡745辆,其他企业的新能源皮卡也有一定规模。伴随着国内电动皮卡市场启动,逐步培育市场,预计未来将会更快的发展来满足国内外需求。
一、皮卡市场总体分析
1、历年皮卡市场逐月走势
皮卡属于生产资料车型,一般在春节之前购买皮卡相对较少,春节之后的3-12月皮卡销售进入旺季,这也是房地产、工程项目和单位购买的需求增长点。
乘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以及追求,但是商用车的销量代表了中国小企业、小私营业主的发展状况,只有商用车的需求上来了,基础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乘用车市场才能有恢复的可能。
皮卡市场也是直接反应了小私营业主的发展情况,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市场,已经成为疫情后汽车市场回暖的先头兵。但随着房地产低迷,第三产业运营压力较大,皮卡市场回暖也艰难。由于海外皮卡出口市场的快速活跃,皮卡市场日益复杂。
随着中年群体的潮玩文化,自驾和郊野游的空间增大,大家更多选择皮卡游玩。因此皮卡进城的难度大,自由的小城游玩生活和户外工作是主要需求。
2、全国皮卡市场3月走势对比
2025年3月份皮卡市场销售5.8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33%,处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2025年1-3月份皮卡市场销售13.7万辆,同比增长7%。
皮卡市场持续总体平稳,国内需求走弱。2018年皮卡销量45万,增长10%;2019年皮卡销量44万辆,同比下降3%;2020年48万,同比增长9%的表现是较强的;2021年皮卡销量55万,同比增长14%,达到近期峰值。2022年皮卡市场总体走势相对较平稳,达到51.3万辆,较2021年下降6%。2023年总体皮卡销量51.3万,同比下降0.1%,2024年的皮卡销量51.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1%,总体表现不错。2025年1-3月13.7万辆,同比增长7%,皮卡市场的走势相对较强。综合近两年走势,皮卡相对于轻卡等市场表现仍属较好。
3、皮卡出口表现强
2025年3月皮卡出口达到2.4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22%,同环比表现较好。
长城汽车、上汽大通、长安汽车、江淮汽车、北汽福田等企业出口表现优秀。但近期商用车出口增速放缓是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
全国皮卡市场2024年累计出口皮卡23.3万辆,增速下降55%。今年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皮卡市场出口超强,2025年3月皮卡出口2.4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22%,行业出口占比继续保持高位,1-3月皮卡出口6.2万辆,同比增长31%。2024年皮卡出口占比皮卡总销量的45%,2025年3月达到42%,2025年1-3月达到45%,中国自主皮卡出口提升较好。作为国际化车型的皮卡,已成为我国商用车出口中的最强品类。
4、皮卡新能源走势
前期新能源皮卡与新能源商用车有类似的补贴波动增长特征。随着特斯拉皮卡的火爆,近期新能源皮卡逐步走向消费者,吉利雷达等推动皮卡私人消费走强。
全国新能源皮卡市场逐步崛起,随着特斯拉的皮卡热卖,中国的新能源皮卡也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
2024年全国新能源皮卡销量1.2万辆,同比增长59%。2025年3月新能源皮卡0.3万辆,同比增长219%,环比增长37%,1-3月累计新能源皮卡0.6万辆,增长187%,形成超强于燃油皮卡的较好走势。
二、皮卡市场销售区域特征
1、皮卡市场区域变化
皮卡市场的主力区域在西南、西北为主,西部地区的皮卡需求较大。3月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表现较强。目前来看,2025年3月西南、西北地区的皮卡需求占到总体需求的47%,成为两大核心市场,其中今年西南市场规模较大。
西部市场近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东部地区回落。虽然经济活跃,但中部地区、华南地区的皮卡市场并没有大幅的增长。
皮卡还是北方和西部市场表现相对较强,这也是因为北方和西部市场经济相对不活跃,主要是靠种植和工程建设为主拉动需求。
私人乘用化皮卡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电动化和乘用化的发展,京津沪的皮卡销量在今年有一定恢复,近期的长城汽车乘用化皮卡仍值得期待。
2、皮卡销售区域分析
皮卡市场主力销售区域还是在以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为主,但随着电动化和乘用化皮卡的推出,大城市需求得到改善。2025年3月大型城市和深圳等限购市场表现较好。而县乡市场近期大幅走强,燃油皮卡的大城市市场目前来看并没有明显的突破特征。3月县乡市场的表现相对1月回落较大。
特大城市的皮卡市场逐步处于萎缩特征之中,而限购城市市场中,北京市场因牌照紧张而皮卡表现较好。前期表现相对较强的深圳、天津等市场表现属于偏弱的一个状态。重庆、成都表现得相对较强。杭州作为全国地域面积大于北京的超大型城乡市场,其茶农市场的皮卡需求较好。
三、中国皮卡市场竞争分析
1、皮卡厂商表现分析
2025年皮卡市场主力厂商表现较好,长城汽车保持绝对优势地位,长安汽车3月出口市场表现很强,江淮汽车、江铃汽车3月走势较强,长安汽车和上汽大通等保持强势国内主力地位。
随着皮卡出口市场的暴增,上汽大通、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皮卡快速崛起,形成头部企业挤压尾部企业销量的特征。
近期传统大集团的皮卡强势厂商都很强,尤其是上汽大通等出口表现突出。长城汽车的皮卡国内外表现都很好,新品上市的活力较强。江铃汽车皮卡的回暖较好。相对属于新势力的上汽大通和长安汽车的皮卡表现较好。
2、皮卡厂商国内份额走势
2025年国内零售皮卡市场依旧保持1超多强的走势特征,但开始逐步体现分化的趋势。长城汽车的皮卡销量一枝独秀,江铃汽车等地位不断提升。
今年3月长城汽车皮卡内销份额以近50%领先,江铃汽车、郑州日产、江西五十铃等保持较强地位,国内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近期很多厂商的出口表现较强,因此皮卡市场因出口拉动而总体较强。
3、皮卡厂商出口走势
长城汽车皮卡出口历年累计仍是第一,但江淮皮卡、上汽大通、长安汽车等皮卡出口表现超强。由于上汽集团的出口基础好,自身出口体系强,因而上汽大通的出口增长较强。
近期皮卡等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增长面临海外供给改善和需求减弱的影响较大。
4、皮卡市场销量月度走势
3月全国皮卡销量主力城市是乌鲁木齐、重庆、成都、深圳、西安、昆明等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深圳等东部大城市需求有一定规模。随着电动皮卡推出,深圳近期表现较强。
5、皮卡月度区域走势
近几年,伴随国六升级,皮卡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今年皮卡进入市场调整期。根据皮卡市场跟踪,长城汽车占据国内近50%的绝对主导地位,长城汽车在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份额突出。
国内市场皮卡1超3强的总份额达到近80%,其中江铃汽车在西南和长江流域表现较强;郑州日产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很好;江西五十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表现很强。
由于皮卡进城效果不明显,目前皮卡增量主要来自西南地区和东北市场。销量主要是工程建筑、市政电力、农林牧渔、批发零售业原有的领域以及高端化、乘用化、越野玩车的这类全新客户。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农民工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工回乡趋势明显,带动小城市和县乡市场恢复。传统主流车企的主力车型表现很强,长城汽车的产品创新效果很好,金刚炮等新品表现突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