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娱价值官 林 溪
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已经很久没有如此热闹了,京东和美团为我们奉献了近年来难得一见商战大戏,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更是亲身体验了一天外卖配送员的生活,这可不仅是营销噱头。京东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在用户侧打出“品质外卖”、“迟到20分钟免单”两个标签,商家侧推出“首年0抽佣”政策,承诺给全职骑手交五险一金,一套组合拳下来,京东外卖成为了过去一周以来的舆论焦点。
早在十年前,美团、糯米、大众点评等平台就已经作为O2O模式的先行者出现,而团购模式更是为本地生活服务打开了大门。2015年,随着美团与大众点评的世纪大合并,本地生活服务大战告一段落。此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几乎形成了垄断地位。尽管不时有新的挑战者出现,但美团依然牢牢守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十年后,“本地生活”似乎又成了大厂的必争之地,美团与京东两大巨头的精彩博弈,拉开本地生活新战局的序幕,相信京东不会是最后一个入局者。
京东外卖“干中学”履约能力成疑
4月22日,京东宣布京东外卖日单量已突破1000万单,覆盖了全国166个城市。距离京东外卖上线过去了将近2个月,京东外卖还处在“干中学”的状态中。据相关媒体报道,京东外卖骑手规模约130万(含达达秒送众包骑手),其中全职骑手仅1万名,远低于美团的700万即时配送骑手规模。骑手规模与运营经验的差距,导致京东外卖在履约能力上面临挑战。
据相关媒体报道,多位骑手表示,京东外卖的定位系统存在偏差,订单页面显示的商家距离与实际不符,甚至出现定位错误。例如,有用户下单时发现平台显示的商家距离远超实际,增加了配送时间,导致超时。此外,骑手在配送中也因定位不准而难以规划路线,增加了配送难度和时间。
据行业媒体预估,2024年国内电商平台GMV(交易额)排名如下:
淘天(7.8万亿)、拼多多(4.7万亿)、抖音(3.43万亿)、京东(2.89万亿)、快手(1.2万亿)、微信小店(0.35万亿)。美团推出的闪购业务,直击京东‘快’的核心优势,其30分钟万物送达能力,对京东当日达/次日达模式形成了冲击。去年的GMV已经突破4000亿元,其中3C家电订单量接近京东全站4成,要知道3C数码可是京东的立身之本。
至此,京东的危机感被摆上了桌面。京东急需讲一个新故事,改变现在的被动局面。
为什么一定是外卖呢?
在中国市场,外卖是本地生活服务中最大的一块蛋糕。艾媒咨询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2.5万亿元。其中,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469亿元,是本地生活服务中占比最高的领域。
另一个原因就是,京东通过高频的外卖来激活低频的电商网购,打击淘宝、拼多多、抖音的电商业务。QuestMobile 今年 2 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京东外卖用户月均打开频次为9.3 次,显著低于美团 / 饿了么的 24.7 次。2个月前,京东将外卖升级为一级入口,本质是通过高频场景重塑用户习惯,争夺用户日均20分钟以上的停留时长。
京东价格战能否挖角美团“双网”?
美团算得上是一家从硝烟中走出的公司,这个百团大战的幸存者,在外卖市场打败了饿了么,送走了抖音外卖,现在京东外卖又来了。
面对京东外卖的强势进攻,美团似乎显得比较从容。凭借多年深耕,美团构建了庞大的“双网”,即商家网络+骑手配送网络,这两张已经织得很密的网,是美团外卖业务的壁垒。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外卖用户选择平台时,价格(68%)、配送速度(62%)、商家丰富度(55%)是前三大考量因素,情感支持仅占决策权重的 12%。也就是说,在影响用户的前三大考量因素中,美团在配送速度和商家丰富度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外卖平台的会员体系,会成为价格、配送速度、商家丰富度三大考量因素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可以带来真正的用户黏性。不久前,美团推出全新升级的会员体系,以"神券"为通用权益核心,构建覆盖餐饮、酒店、出行、文娱、医疗等七大生活场景的服务网络。美团的新会员体系设立普通、白银、黄金、铂金、黑金、黑钻六大等级,每个等级下设小星级成长体系。其中黑钻会员独享三大核心权益:19.9元购买原价99张/月的"神券"年卡、酒店无限次免费升房及早餐、专属客服通道。美团新会员体系覆盖餐饮、酒店等七大场景,京东Plus会员以电商权益、上门服务为主。
京东外卖敢于跟美团掰手腕的底气来自百亿补贴计划,预计一年内投入超100亿元。全体用户可享最高20元补贴,覆盖麦当劳、海底捞、奈雪的茶等头部餐饮品牌;Plus会员和大学生用户每日可额外抽取“满25-20元”专属券,限量10万张。价格无疑是用户点外卖时最关注的因素。价格如同数字“1”,而配送速度、商家丰富度等则是其后的“0”。若无价格这一关键“1”,再多的“0”也无济于事。如果美团外卖想要跟进京东的补贴大战,由于其用户规模庞大,势必要付出更高的资金成本。
在京东外卖补贴最猛烈的初期阶段,美团能否扛住用户、骑手的流失,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美团外卖出现了多起骑手罢工事件,抗议收入下降,但由于美团外卖业务的垄断地位,绝大多数骑手罢工几天后还是会继续跑美团。现在出现了京东外卖,骑手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美团否认了要求骑手在两家平台中“二选一”的指控,但骑手流失的压力可想而知。
京东外卖为了吸引更多骑手,配送费也比同行高出1-2元。据相关媒体报道,京东外卖的配送单价比美团、饿了么高得多,偶尔一单能拿到7块多。从网上流出的京东外卖小哥日流水截图来看,有人的日收入达到了500元。
美团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是骑手社保缴纳问题,京东率先喊出给全职骑手上“五险一金”,并且由京东来承担骑手个人缴纳的费用,其实是将了美团一军。若美团效仿京东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按700万骑手规模测算,其人力成本或增加超百亿元。这一决策不仅涉及企业利润,更需要平衡《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的政策要求与市场竞争压力。
美团和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交锋,胜负未分。当年美团大战饿了么,最后把百度外卖搞没了。如今,睡不着觉的可能是饿了么。
本地生活新战局从外卖围城到场景突围
外卖市场可以用“卷”和“苦”两个字来形容。摩根大通发布的全球在线外卖行业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主流外卖平台预测净利润率在1.5%~3.3%之间,饿了么尚未盈利。全球范围来看,外卖业务的利润率都不高。
李林(化名)关注到了京东进军外卖的消息,作为京东Plus会员,她因好奇尝试使用京东外卖,但最终放弃购买,转而回归居家做饭,以前花在外卖上的钱,现在都流向了附近的菜市场和山姆。这一行为背后,是消费降级趋势下用户对性价比的追求,以及健康意识提升对餐饮消费习惯的重塑。李林会在菜市场买蔬菜、水果,在山姆App上买各种肉类,这种黏性很容易形成,她已经把普通的山姆会员卡,升级成卓越会员卡。
美团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外卖行业负面频发,加上消费降级的影响,一部分从美团外卖流失的活跃用户可能并没有去到京东、饿了么,而是改成在家做饭了。美团闪购业务增速高于外卖,也印证了用户从‘即食’向‘即时零售’迁移的趋势。
尽管不同家庭呈现差异化的生活方式不同,但"一日三餐"作为刚性需求始终存在。在餐饮消费场景中,堂食、外卖与居家烹饪三大模式呈现动态博弈关系——用户的选择可能随场景迁移而此消彼长,平台无法干预用户行为,关键在于构建"消费闭环",通过高频刚需服务沉淀用户,将餐饮消费场景中的每个触点转化为平台留存资产。
以外卖、生鲜零售为代表的高频服务,通过即时配送网络满足即时性需求,又能借助供应链整合能力渗透家庭厨房场景,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用户黏性,还可以延伸至餐饮供应链、社区团购等关联场景,形成"高频带低频"的协同效应。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外卖战场之外,已经形成了一个次级战场,这里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玩家:抖音、快手。
早在美团通过闪购业务直捣京东3C数码的“老巢”前,美团自己的大本营也被抖音偷了家。2021年,抖音悄悄布局本地生活,2022年更是将美团所有的到店业务(餐饮、酒旅及其他)都做了一遍。
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4年度数据报告》显示,抖音本地生活服务的GMV(交易额)约为5600亿元,同比增长81%,业务覆盖370多个城市,超过610万家线下门店。平台内中小商家经营数量达到320万,订单量同比增长69%。2024年,抖音达人探店为线下商家带来超过1333亿元的经济收益,探店视频和直播带动商家收入同比增长53%。
抖音和快手切入本地生活服务时,都利用了各自在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流量优势,通过低价策略、内容生态建设和达人扶持等手段,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商家。抖音侧重于通过区域服务商模式和兴趣场景种草,而快手则利用下沉市场的优势和低价策略,逐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点击阅读)。
快手已经不仅是娱乐平台,更是社交平台、本地资讯入口、生活信息平台,很多用户正是通过快手,第一次感受到了本地生活服务的魅力。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同比增长200%,其中新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GMV同比增长超220%;2024年日均支付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00%,其中新线城市用户占比超62%。新线商家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一二线城市商家的1.8倍左右。
有分析指出,短视频的到店团购业务已经威胁到外卖巨头的核心利润。比如,抖音在生活服务战场领域,已经连接北部大区、南部大区,上线了一系列降低经营成本、扶持商家的政策。简言之,抖音拿出了流量和现金优势,手把手教商家入驻运营。
与十年前相比,本地生活赛道已迈入“场景战争”的新阶段。在美团、京东、抖音、快手等玩家主导的生态化竞争中,各方正借助“高频带低频”的流量杠杆效应,将外卖、到店、即时零售等场景串联起来,构建覆盖用户全场景的消费数字堡垒。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