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000333.SZ/00300.HK):藏在Q1业绩里的"三重奏",持续演绎价值长青之路

格隆汇
Yesterday

当国内家电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而消费复苏的暖风尚未完全驱散市场的寒意,行业已悄然步入一场以技术为矛、以效率为盾的深度价值战。

在传统增长模式式微的背景下,企业唯有以技术破壁重构护城河、以全球布局开辟新战场、以生态重构激活增长飞轮,方能穿越周期迷雾。

而近期美的集团2025年一季度的财报,恰似一纸"逆势突围"的宣言——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其营收与利润双增的业绩不仅彰显韧性,其更以"真金白银"的高分红与回购策略,向市场传递出其"长期主义"的底气和决心。

财报数据显示,一季度美的实现收入1284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8%;净利率9.9%,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美的一季度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主业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利润增长幅度抢眼,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良好的经营态势。

而在继此前3月28日公告的50-100亿回购方案和267亿元现金分红后,美的在4月再迅速追加新的15-30亿回购方案。

这一积极的资本市场动作给予了市场一个更为明确的信号——美的有实力分享长期价值,且在技术深耕、产品出海、生态重构等多重利好因素助力下,美的正演绎新的上升曲线。

(来源: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

一·技术破壁:从"规模红利"到"创新红利"

中国家电行业过去三十年的增长,本质上是依托人口红利、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链成本优势的"规模经济"驱动。

如今,国内家电市场也已由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增量和存量并重阶段。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每百户居民拥有的彩电、空调、冰箱均超百台。而按照主要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8年至10年计算,现也已进入大批更新换代的节点。

在这一背景下,市场动能从"新增需求"转向"换新升级"。智能家电、高端化等细分市场表现更是持续抢眼,结构性升级取代总量扩张已成为主旋律。

以今年一季度行业情况来看,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规模1798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1%。

(来源:奥维云网)

与此同时,2025年第一季度11大统补品类中的细分市场持续保持高渗透态势,对应消费者功能需求的九大趋势赛道包括智慧生活、舒适乐享、健康乐居、绿色节能等,呈现出显著的消费升级趋势。

(来源:奥维云网)

面对这一行业趋势,美的在行业内率先打破"以价换量"的传统路径,持续投入研发创新,从底层技术、产品创新、智能制造等多方面发力,构建"专利壁垒+场景创新+智造赋能"的技术三角,透过"啃硬骨头"的坚持,重塑国内家电业的价值分配规则。

以今年一季度来看,美的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

其中,在新能源及工业技术领域,国内首个压缩机国际ISO/TC86/SC4标准验证联合实验室在GMCC美芝授牌落地,彰显美的在国际标准制定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在智能建筑科技领域,今年一季度美的重磅发布了超高温单机双级变频离心工业热泵和超高温双级磁悬浮水蒸气压缩机,这两款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创新的技术,为工业供热领域提供了高效、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其中,美的超高温单机双级变频离心工业热泵还荣获2025中国供热展热泵产品金奖。

另外在智能家电产品方面,其首款DeepSeek满血版空调全球首发,实现深度学习推理和决策,可一键好空气,温湿风净鲜多维度自感知自学习自调节;小天鹅推出行业首款可结合家庭需求任意组合的多筒分区洗烘一体机;COLMO超薄厨下小型中央软水机,成为全球首款免改柜、厨下易装的中央软水机等。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凸显了美的在行业的话语权与技术引领地位,更彰显了其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变迁的战略眼光。美的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对产品功能、品质及智能化的需求升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优势,强化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看到,美的还善于通过本地化用户洞察与创新,不断完善全球各区域产品布局和产品竞争力。如在日本,东芝XFS系列冰箱凭借出色表现,成为当地多门冰箱容积率的领军者,充分满足了日本消费者对于空间利用率的极致追求。在越南,东芝冰饮机OriginPure的推出,精准切入制冰饮水新兴场景,为当地用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饮水新选择。此外,越南东芝鲜米饭煲上市,更让米饭酵活增甜成为当地"爆款"。

值得注意的是,美的在海外 11 个国家亦设有22个海外研发中心,这使其能够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的全球化技术研发能力,不论是在研发广度还是深度上具备显著竞争力。公司专利数量众多,截至2024年底,美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15万件,专利授权维持量超过9万件,同时,美的在标准制定能力上优势突出,依托研发创新构建的竞争壁垒,使美的能够搭建起覆盖全品类需求的产品与业务矩阵,形成协同发展的生态版图,这也保证了其技术势能向市场动能的加速转化。

二·海外突围: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

当下,全球家电产业正经历第三次价值迁移浪潮。

第一次由欧美企业主导技术标准,第二次日韩企业凭借精益制造崛起,而当前则是以中国企业主导的智能化、场景化创新重构全球价值链。

在这一背景下,美的的全球化战略跳出了传统OEM代工模式,转向"本土化研发+高端品牌拓展+区域供应链深耕"三位一体的立体出海,通过向"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拓展,构建全球化品牌竞争力。

美的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其对海外市场深度洞察与精准布局。

通过战略收购和合资合作,美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其海外自有品牌(OBM)业务增长迅速,2024 年OBM业务收入已达到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3%。

此外,此前年报显示,除了遍布全球的研发中心外,截至2024年底,美的在全球还已经拥有44个主要生产基地,其中23个位于海外。与此同时,其海外销售额更是占公司总销售额40%以上,产品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并建立了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和约5000个售后服务网点。此外,美的在东南亚有超10000家零售商加入其海外销售平台,而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超3.5万名海外员工。

如今,经过多年的布局后,美的的全球化战略也已进入"量质齐升"阶段。

从2025年一季度财报可见,美的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超50%,并结合自研电商数据系统,开展海外电商业务AI融合。另外,美的还持续提升海外服务水平,例如深化AIGC在海外用户服务领域全流程的探索和应用,实现用户端服务响应速度同比提升15%。同时,公司也在持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今年以来先后成立泰国亚太新总部、沙特中心,助力海外市场深耕。

在品牌端,公司携一系列融合智能科技与实用场景的本土创新解决方案,重磅亮相CES、KBIS等知名展会,并成为北美冰球PWHL等项目的官方赞助商,强化了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通过将产品的专业口碑转化为海外市场中高端市场的品牌势能,美的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品牌"的华丽转身。

展望未来,美的还将持续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加速研发、供应链、人才全球化,构建"第二主场",以此不断带动海外收入持续提升。而从行业层面来看,家电需求长期稳定增长,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渗透率仍将快速提高,为美的等中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AI技术在消费端和生产端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的优势,美的有望利用这一优势在海外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不断收获成长新机遇。

三·生态重构:从"家电产品"到"场景化协同"与"科技赋能"

如今,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硬件价值衰减、服务生态增值"的范式革命。

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美的展现出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公司并未局限于传统家电领域,而是积极拓展"能力圈",布局新能源和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制热、电梯、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相关业务,同时美的坚持ToB和ToC业务并重发展,以此不断构建良性循环的立体化产业生态。

很显然,这种生态化转型对冲了传统家电行业的周期性风险,并为其打开了更大的成长机遇。

从美的业务结构来看,其ToB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从2020年的18.5%提升至2024年的25.5%,并在2024年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成长为驱动美的持续增长的"第二引擎"。

从行业视角来看,如今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服务化等方向深刻改变,美的通过多元化和全球化战略为其构建了更均衡的业务结构,其在前沿领域特别是智能制造端的深度布局和场景化协同优势更是为其在产业竞争中构筑了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如借助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技术,美的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更显著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不难发现,依托深厚的制造基因,美的也打造了"硬科技+软服务" 的坚固护城河,这使其在产业变革中也率先完成了从"家电制造商"向"科技集团"的蜕变,而其以核心技术为锚点、以开放生态为杠杆的转型模式,也有望重新定义全球制造业的竞争规则。

当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旗下几大新兴板块持续释放增长动能,成为美的增长的新驱动力,并不断助力其构建多元化盈利结构,稳固经营基本盘。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45%;智能建筑科技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20%;机器人与自动化也实现9%的增长,达到73亿元。

在新能源及工业技术相关领域,美的通过整合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其能够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智慧家居、智慧工业、智慧商业等场景下的一站式场景化解决方案,这不仅拓展了企业的服务领域和收入来源,也促使其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提升。

而在机器人与自动化领域,今年一季度,库卡中国机器人接单同比增加超过35% 。此外,库卡柔性系统持续赢得西班牙、斯洛伐克等欧洲项目,订单金额超五千万欧元。

与此同时,今年美的医疗成为其ToB端业务布局方面的又一大战略举措。

此前4月8日,美的医疗事业部在第 91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期间正式对外宣告成立。作为美的集团六大业务板块之一,美的医疗整合了万东医疗、库卡医疗、美的生物医疗、瑞仕格医疗以及美的楼宇科技等优势资源,并依托美的医疗器械研究院、AI研究院和万东医疗研究院,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突破核心产品技术壁垒,扩大医疗服务边界,寻找全球产业机会。

不难预期,在医疗+AI的深度融合下,已占据先发优势和众多优势资源积累的美的医疗,其未来的成长潜力还将颇具想象空间。

另外,美的在智慧物流领域同样传来好消息,旗下安得智联今年不仅将迎来25周年"生日",还计划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也将进一步验证美的在的孵化能力。

很显然,美的的生态重构不仅成功拓展了其业务边界,还显著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多元化的盈利结构使其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能够保持稳健增长,在当下不确定性升温的宏观外部环境下也带来了一份难得的"确定性"。

四· 结语

美的的发展路径揭示了中国制造突围的核心逻辑:从"成本输出"转向"价值输出",通过技术反哺、生态重构与本土化深耕,突破"微笑曲线"的底部困境。如今,在AI与绿色革命叠加的产业新变局中,美的这种以"硬科技+软生态"为基石的全球化模式,或也将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范本。

综合来看,美的后续的价值看点仍然具备期待。一方面,短期视角下,在政策支持消费复苏的新周期下,美的凭借龙头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智能家居与高端产品线的带动下,其利润率有望得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中长期来看,To B业务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将为美的提供广阔的增量空间,而技术跨界融合以及AI+制造等领域的持续探索,也将成为其新的增长极,不断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聚焦美的价值长青的密码,其答案就在于,公司构建了兼具技术纵深与生态宽度的动态平衡系统,其能够将技术厚度、制造基因转化为定义产业未来的能力,向全球输出中国智造范式。这种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到"产业生态运营"的升维,或许正是传统制造突围数字时代的关键路径。

在当下技术革命与碳中和的双重变奏下,美的已不仅是转型样本,更成为重构全球制造业价值坐标的探路者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