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再次忍痛“割肉”,这次是航天领域资产。
4月25日,碧桂园公告称,2025年4月通过两次交易完成对蓝箭航天11.063%股份的出售,累计套现13.05亿元。此次交易完成后,碧桂园将不再持有蓝箭航天的任何权益。
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首家取得全部准入资质、唯一基于自研液体发动机实现成功入轨的民营运载火箭企业。2023年7月,蓝箭成功发射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碧桂园自2019年开始作为投资者与蓝箭航天及其他投资相关方签订前轮增资协议,参与蓝箭航天的数轮增资。其中,2019年12月,碧桂园创投以5亿元独家领投蓝箭航天C轮融资,创下当时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单笔最高融资纪录。
碧桂园创投曾表示,蓝箭航天是该公司投资的第一家硬科技标的,投资逻辑是基于其赛道具备市场需求爆发潜力(低轨卫星组网需求)、技术壁垒高(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发难度)、战略价值大(国家航天产业自主化)。
公开资料显示,2019-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由0.8万亿元增长至1.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3%。机构认为,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不过,自陷入流动性危机后,碧桂园开始陆续处置投资。如,以12.9亿元出售广州亚运城项目26.67%股权,以30.68亿元转让珠海万达商管1.79%股权,以20亿元出清芯片制造商长鑫科技1.56%股本权益。根据碧桂园披露的数据,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累计处置资产回笼了超过600亿元现金。
据了解,此次出售蓝箭航天,碧桂园预期累计录得税前利润约3.7亿元,公司拟将所得款项用作集团的一般营运资金,目前打算主要用于保交楼等项目建设开支。
从保交付任务来看,近三年来,碧桂园已累计交付房屋约170万套,交付量在第三方榜单上持续领先。2025年,碧桂园还需完成20万套房屋交付。
同时,在碧桂园的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杨惠妍明确了该公司今年的重点工作,即上半年以保交房为主,下半年保交房和保主体并重,为2026年进入正常经营状态做好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碧桂园目前正进入重组的关键期。4月11日,碧桂园公告称,持有29.9%现有债券债务本金的专案小组成员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协调委员会部分成员的协商也接近完成,若后续进展顺利,碧桂园计划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境外债重组。
境内债方面,4月7日,碧桂园8只境内债券调整兑付方案的议案获债权人通过,包括H16碧园5、H19碧地3、H20碧地3、H20碧地4、H1碧地01、H1碧地02、H1碧地03、H1碧地04等,涉及本金约124.17亿元。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碧桂园实现总收入2528亿元,同比减少3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28亿元,同比收窄81.6%。
总体来看,公司净资产仍保持为正,且2024年实现大幅减亏,净损失额同比2023年大幅收窄82.5%,且利润数据初现筑底迹象。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