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申报担责!申万宏源连收投行罚单
在
投行监管风暴持续发酵中,base魔都的申万投行,接连收到了监管处罚。面临业绩大幅下滑,合规风险高企的艰难时刻,履新仅半年的董事长,正在接受“临危受命”的考验。
红头文件下重罚
相隔数周,来自沪深交易所的红头文件,连番出现了申万宏源的名号。
3月28日,上交所发布〔2025〕53号纪律处分决定书,点名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申万投行)作为国宏工具系统(无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宏工具)科创板IPO保荐机构,存在多项违规。
具体来看,违规行为有四:
一是未充分核查研发人员认定及研发投入金额的准确性。
二是发行人未经审议决策程序代控股股东对外履行对赌回购义务,保荐人未充分核查发行人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
三是未充分核查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认定准确性。
四是未充分核查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上交所据此认定,申万投行未能对研发人员认定、研发投入归集予以充分核查,相关数据扣除后发行人不再满足科创属性指标条件,也未对发行人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认定准确性及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未能保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吴杏辉、雷晨作为指定的项目保荐代表人,对此负有直接责任。
虽然申万投行方面提出多项申辩意见,论证“合理性”。然而,上交所以严密的指证认定违规,对申辩不予采纳。
为此,上交所对申万投行予以通报批评,对保荐代表人吴杏辉、雷晨予以6个月内不接受保荐代表人签字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及信息披露文件的纪律处分。
中途截胡抢项目
耐人寻味的是,中信证券曾经是国宏工具的辅导机构。本以为这单IPO顺理成章,没想到“中途杀出程咬金”,被申万投行“截胡”了。
2023年6月30日,上交所受理国宏工具申报。2024年1月28日首次问询。然而,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并没有更新申报文件。2024年4月28日,因发行人和保荐人申请撤单,上交所终止审核。
IPO文件显示,两名签字保代都有着丰富的投行履历,并且过往执业质量良好。
据中证协保代列表,吴杏辉早年任职于国都证券和安信证券(现为国投证券)。2022年6月加入申万投行,同年9月以保代身份执业至今。国宏工具是其名下唯一一单项目,撤否率100%。
另一位签字保代雷晨,在2024年2月作为保荐代表人签署了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泽润新能)IPO文件。然而,泽润新能发布于2025年1月的IPO文件中已经“悄然换人”。目前,雷晨已经离开证券行业。
双双约谈写感想
无独有偶,4月18日,深交所又对申万投行及保荐代表人做出自律监管措施,同样涉及已撤单的申报项目。
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海诺尔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诺尔)存在研发投入相关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研发费用归集及会计处理不规范等情形。申万投行在执业过程中未予以充分关注并审慎核查,发表的核查意见不准确。此外,还存在核查底稿归集不完整、核查证据材料获取不充分等问题。
为此,深交所约谈申万宏源相关负责人及秦明正、王鹏两名保荐代表人。同时要求申万投行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整改,对照相关问题进行内部追责,限期提交经保荐业务负责人、质控负责人、内核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司公章的书面整改报告。
据深交所官网,2020年12月,海诺尔递表深交所。2021年1月问询,同年11月过会。然而,2024年7月,这一单“带病申报“,以撤单告终。在此之前,海诺尔在2012年和2019年曾经两次闯关IPO未果,历史问题包括环保违规、会计处理不规范等。申万投行已经是第三任保荐机构,却未能摆脱“折戟”的“命运”。
本次被约谈的两名保代,资历更为“厚重”。
秦明正在2006年12月登记执业于申万宏源证券,2014年5月成为保荐代表人,在注册制实施之前曾成功签署4单项目。而海诺尔的折戟,使得撤否率达到100%。
王鹏在2010年9月登记执业于申万宏源证券,2016年12月以保代身份在申万投行执业,累计签署项目多达10单,在申万投行排名签单数量第四名。注册制实施以来,其申报3单项目成功2单,海诺尔是其签署的唯一一单撤回项目。
人事震荡何时休
短短数周之内,申万投行连收监管罚单,这家头部券商投行子公司,究竟发生了什么?
回想2024年9月,“王昭凭被带走”的传闻,引爆热议。当日晚间,申万投行发布公告称,收到监察机关出具的《留置通知书》,王昭凭被监察机关依法留置,辞去副总经理职务。
几乎同一时间,申万投行更为重大的人事变动,却少有人知。
媒体报道称,郑治国在2024年9月执掌申万投行。不过,中证协券商信息显示,其履职日期是2024年11月。
要知道,这位券商掌门,并非投行出身。在此之前,郑治国的专业技能为“研究”:他曾连续六年(2005 - 2010年)被《新财富》评为基础化工行业最佳分析师,连续四年(2007- 2010)被《新财富》评为石油化工最佳分析师。此外,他还曾获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的 “年度卓越研究所所长”。
作为擅长研究赋能与业务协同的资深人员,执掌申万投行帅印。市场关注其能否推动投行业务整改,强化内控与合规,同时依托“研究+投行”联动重振业绩。
然而,近期申万投行“事故频频”,难免引发猜测。当注册制的“守门人”失守,市场追问:申万投行能否借高层换帅之机刮骨疗毒?资本市场的信任裂痕又该如何修补?
(转自:伟海精英)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