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营收双降,啤酒消费迎来新变局

云酒头条
9 hours ago

  如今,蜂拥而起的消费新变化,

  尤其是渠道多元化和消费个性化,

  已成为摆上桌面的待解问题。

  文丨刘保建

  本月,百威亚太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全球首席供应链运营官程衍俊“上马”首席执行官及联席主席。而前掌舵者比利时人杨克,早在今年2月便已离开百威。

  杨克的离任,在业内被广泛解读成“为公司的糟糕业绩负责”。百威亚太交出的去年成绩单不够乐观,销量、营收、盈利呈现全面下滑,盈利大减13.2%尤为醒目。百威作为中国高端啤酒领跑者,如今显露出“优势被消解”的迹象。

  事实上,2024年对于整个啤酒行业,都是充满挑战的“低谷”之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下降0.6%,一改前年增长2.3%的良好势头。与此同时,整体营收减少5.7%,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下滑的品类。

  行业产量、营收双降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啤酒消费市场的新变局。去年以来,高端啤酒增速放缓,传统即饮渠道出现下滑,而精酿爆款频出,渠道新业态涌现,也给传统啤酒带来较大挑战

  曾几何时,啤酒巨头们思考最多的是 “机会在哪里”。如今,蜂拥而起的消费新变化,尤其是渠道多元化和消费个性化,已成为摆上桌面的待解问题。

  █ 

  高端增速放缓,进入2.0阶段

  自2000年起,我国啤酒市场历经了三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有着鲜明的特点。

  2000-2012年,国内啤酒市场处于快速扩张的增量赛道。为提升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跑马圈地”,通过并购整合迅速做大规模。彼时,低价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行业处在量增驱动模式。

  2013-2017年,行业缩量调整,低端和价格战已无法赢得市占率,头部厂家转而捕捉高端需求,逐渐放弃“以价换量”策略,纷纷涌入高端市场寻找新增长。

  2018-2023年,啤酒产量持续下行,高端化成为主线,提价成为主旋律。得益于高端化战略,啤酒龙头收获营收增长,吨价提升带来盈利显著改善,整个行业进入“量缩价增”的结构性增长。

  然而,到了2024年,啤酒高端化逻辑发生了明显改变。无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啤酒企业华润啤酒,还是在高端份额领先的百威亚太,亦或是处在头部的青啤和重啤,普遍收入承压。

  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量的下滑,头部公司尤其明显。数据显示,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了11.8%,其中第四季度的销量更是减少了18.9%。华润啤酒去年的销量下降了2.5%,青啤和重啤的销量则分别下降了5.9%和0.8%。行业前五中,唯有前几年处于发展低谷的燕京保持了销量正增长。

  对于销量下滑这一现象,啤酒巨头们将其归因于市场环境的变化。

  首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啤酒消费意愿疲软,传统即饮渠道的消费场景和人流量在逐渐减少。去年,餐饮市场和夜场等啤酒消费重要场所出现了明显的收缩,对销量产生影响。

  其次,高端销量增速较几年前有所放缓。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提到,行业底部产品还在收缩,但“目前12-13元价格带的啤酒增速确实没有以前高了”。

  高端市场增速放缓,使领先者百威亚太受到较大冲击。2024年,百威亚太在中国的每百升收入再次出现下滑,按照内生口径同比下滑1.4%。

  “那种疯狂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啤酒高端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对云酒头条表示,虽然高端化方向不会改变,但高端化1.0 阶段已经做大了基础, 所以在2.0 阶段,行业自然会进入一种温和式增长。

  高端化第二阶段的增速下调,势必开启高端的新打法。勤策咨询消费报告显示,啤酒迈入高端化进程下半场,方向不改但“增速换挡”,未来将进入“打磨运营”

  █ 

  卡位8元档

  纵观全球,国际啤酒市场普遍经历过从市场总量萎缩,到逐步迈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转型。尤其是当市场消费呈现需求细分化、场景多样化后,巨头们都会下场竞逐。

  国内也不是特例。随着高端进入下半场,啤酒消费观念从单纯追求高质高价,到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性价比突出的产品。这种转变,让上半场中不突出的次高档(80-10元),在如今迎来了快速放量。

  侯孝海提到,目前发展最快的依然是8-10元、10-12元这两个细分市场。

  从市场观察看,8元已然成为啤酒竞争最为白热化的价格带。华泰证券分析,在消费者务实观念下,8元产品切中高品质、中价位属性,是行业升级的核心驱动。

  近年,燕京啤酒推出卡位8元价格带的大单品U8,在一众巨头低迷中走出了不一样画风。2022年-2024年,燕京U8的销量增速分别超过50%、36%以及31.40%。尽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但仍是市场中的一抹亮色。

  在高端化增整体红利减弱的当下,卡位8元及以上的价格带,成为了少数的确定性机会,各大巨头不约而同地加大在这一价格区间的布局力度

  百威亚太旗下哈尔滨啤酒,已经将部分市场资源针对性转移到8-10元价格带,以强化在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华润啤酒在8-10元、10-12元这两个价格区间,分别拥有勇闯天涯 superX 和雪花纯生。侯孝海表示,在华润啤酒的“3+3+3”战略规划中,始终把这两个当作最重要的细分价格带,将坚定不移地把这两大单品打造成年销量达到100万吨的超级大单品,建立市场领先地位。

  “今天8元价格带已经成为主流,10元以上价格带将是战略争夺地带。”方刚说。

  █ 

  加速非即饮渠道,抢消费场景成新赛道

  过去,啤酒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餐饮、夜店、聚会等。然而,随着新一代年轻群体成为市场主力军,以及线上化、智能化等新消费趋势的发展,啤酒消费场景悄然生变。

  曾经占据主导的即饮消费在减少,非现饮渠道在蓬勃兴起,展现出强劲的势头。诸如夜间音乐节、露营地、小酒馆、街边路旁、室内小酌等,这些与情绪、氛围相关的场景,正在拓宽啤酒的消费边界,成为啤酒市场的新活力

  曾几何时,啤酒龙头借助大手笔、大规模的“买店”,构筑终端渠道壁垒,抢占到了市场份额。如今,面对非即饮渠道崛起,又加速对线上、即时零售的布局。

  “即时零售是啤酒行业的下一个战略渠道。”方刚说,由于消费者对啤酒新鲜度和饮用温度有较高追求,所以在即时零售渠道购买啤酒的比例远超其他酒种。随着消费者主权时代来临,啤酒通过即时零售渠道实现的销售只会越来越高。

  为寻找新增量,啤酒巨头在即时零售等新渠道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今年3月,华润雪花啤酒与歪马送酒宣布成立联合项目组,专注于定制品开发与场景化营销,探索电竞、露营、夜市等场景的定制化产品与服务。

  2024年,百威亚太在即时零售上获得双位数增长,未来会把增长重点放在家庭市场中。青岛啤酒推出的“鲜啤1903”,主打即时消费场景,在24座城市实现新鲜直送。而重庆啤酒将加速开拓非现饮渠道,以弥补即饮消费场景复苏乏力所带来的市场缺口。

  酒业独立评论员肖竹青认为,啤酒赛道的竞争,已从过去的抢渠道转变为对消费场景的挖掘,尤其是高端啤酒赛道上,争夺即时消费场景的竞争分外激烈。

  非即饮业务布局,还是驱动行业增长的一股新力量。国泰君安判断,非现饮场景销量占比提升,将成为啤酒行业2025年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力,也有望为高端化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翔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