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3日,一年一度的投资界“春晚”——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将在美国奥马哈市举行。
今年恰逢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60周年这一重要里程碑,尽管巴菲特已确认出席并全程参与问答环节,但考虑到巴菲特已94岁高龄,外界不少声音猜测,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完整参与股东大会。
在本次年会上,巴菲特将与其接班人阿贝尔,以及保险业务主管阿吉特·贾恩同台,就一系列话题回答股东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提问。或许是出于对其年龄的考虑,巴菲特将问答环节的时长与去年相比缩短了约一小时,阿贝尔预计将更多承担主持和答疑工作。
即便如此,投资者们最大的关注点仍然是巴菲特。近年来,巴菲特已经大幅减少了公开露面,而当下恰逢特朗普政府激进政策引发全球市场波动之际,这次年会是投资者少有能够详细聆听其见解的机会。
看点一:“巴菲特时代”即将谢幕?
在今年2月的年度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表示,“用不了多久”,他的继任者阿贝尔就会接替他出任首席执行官。这可能也标志着巴菲特时代的逐步谢幕。而在“后巴菲特时代”,伯克希尔的前路可能会出现巨大的转变。
首先是伯克希尔管理层的变化——将出任新CEO的阿贝尔的投资理念与领导风格将面临投资者检验。和巴菲特相比,阿贝尔能否延续其“长期主义”和“聚焦优质企业”的伯克希尔文化,将成为关键焦点。
阿贝尔在2018年出任现职之前,曾负责伯克希尔的公用事业业务,现在则负责伯克希尔非保险业务的日常运营。与巴菲特的管理风格相比,阿贝尔采取了更加亲力亲为的管理方式,在过去几年间,巴菲特多次高度称赞阿贝尔的工作能力。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虽然阿贝尔很可能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但巴菲特的子女——霍华德和苏珊——可能会在公司的未来发挥影响力。未来他们将控制持有巴菲特股票的信托基金,并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外界预测,现任董事会成员的霍华德很可能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长,而现任董事会成员的苏珊很可能仍将担任董事。
从经济角度来看,巴菲特目前持有该公司14%的股份,但由于持有具有超级投票权的A类股票,他拥有30%的投票权。在巴菲特时代过去后,其家族对公司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弱,因为根据巴菲特的遗愿,他的股票将被逐步捐赠给了各种慈善机构,其持股量将逐年减少。但在最初几年里,他的子女仍将在公司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巴菲特离任后,伯克希尔的内部管理层还可能发生其他变化。比如现年73岁的贾恩可能会离职,接替他的可能是伯克希尔保险高管乔·布兰登。
在伯克希尔的投资管理业务方面,投资经理托德·科姆斯和泰德·韦施勒目前管理着伯克希尔3000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约10%。在巴菲特离开后,他们是否会接管全部的投资组合?阿贝尔又将在投资组合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都还有待观察。
投资者或许还会好奇,巴菲特卸任后伯克希尔是否会派发股息。巴菲特长期以来一直反对派发股息,他认为公司的盈利和现金在他手中更划算,巴菲特的忠实拥趸们对此表示认可。但一旦巴菲特卸任,这项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
看点二:巴菲特将如何处理天量现金储备?
近年来,伯克希尔一直在持续将手中的持股换成现金。如今,截至2025年3月,伯克希尔现金储备达334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创下历史纪录,也相当于全球排名前二十经济体的外汇储备量,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达到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而事实上,在今年美股因特朗普政府的极端政策不确定性而大幅波动之际,伯克希尔的股价却稳如泰山——今年第一季度,标普500指数下跌4.6%,而伯克希尔的股价却飙升了17.3%——这正体现出其提前果断减持苹果、美国银行和花旗等主要持仓股的先见之明。
现在,市场非常期待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解释其能够提前洞见风险、减持避险的逻辑,以及其是否会启动超大型并购或股票回购。
KBW分析师迈耶·希尔兹(Meyer Shields)认为,那些期待伯克希尔大举买入股票的投资者可能会失望。除了2022年的短暂时期外,巴菲特在过去五年里对新投资一直持谨慎态度,而伯克希尔在过去五年中有四年都是股票净抛售者。更何况,在今年美股经历大幅波动之际,巴菲特短期内可能也不太会下场。
那些希望巴菲特在未来几年完成大手笔收购的投资者可能也会感到失望。自2016年伯克希尔以约340亿美元高价收购飞机零部件制造商 Precision Castparts以来,该公司还没有进行过任何重大交易——而这笔收购的表现也令人大失所望。该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重创,其收入到现在也还没有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如今,Precision 的估值可能与伯克希尔的当初支付的价格相同,而标普 500 指数同期已经上涨了两倍。
不过,巴菲特也有可能改变主意,寻求收购西方石油公司目前尚未持有的剩余72%的股份。
此外,外界猜测,巴菲特的巨额现金还有另一个用途:如果巴菲特退出后伯克希尔股价暴跌,这将使阿贝尔有能力回购大量股票。希尔兹表示:“巴菲特积累如此多的现金,可能是为了应对管理层的过渡。”
看点三: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的激进政策?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上台以来的百余日内,其精简政府、提高关税以及威胁要吞并格陵兰岛和加拿大等激进政策和言论已经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大幅波动。而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想必将不可避免地被问及其对此的态度。
尽管巴菲特此前曾表态“永远不要押注美国失败”,但其也曾对特朗普的政策立场表达过旗帜鲜明的反对。
在今年3月,巴菲特曾罕见地采访中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称其为“战争行为”和“对消费者的隐形税”,并指出关税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事实上,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巴菲特也曾直言高关税是“非常糟糕的主意”,认为自由贸易更有利于全球经济与生活质量。
此外,伯克希尔近年减持苹果等全球化企业、加仓本土基建及能源资产,或许也反映初其已经提前预见了地缘冲突的风险。
特朗普此前曾威胁要“裁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在今年伯克希尔的年度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特别强调了“维持稳定货币需政府智慧与谨慎”。这种种言辞都暗示,其对于特朗普言行或持不认可的态度。
在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将对特朗普的政策给出怎样的评价,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看点四:“奥马哈先知”如何看待全球市场?
尽管巴菲特始终强调“永远不要赌美国失败”,但面对美股估值泡沫(“巴菲特指标”显示总市值/GDP比值已超200%历史峰值)和特朗普政府激进的关税政策,巴菲特是否会将目光更多投向海外,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日本无疑是巴菲特近年最成功的海外战场。通过发行利率仅0.25%-0.5%的日元债券投资日本五大商社(三菱、三井等),其对五大商社的持仓市值已从138亿美元增至235亿美元。在今年初的股东信中,巴菲特称这些企业“资本配置理性、管理层谦逊”,计划长期持有并适度增持,或暗示日本仍是其亚洲战略的核心。
除了日本外,欧洲市场近期表现出的低估值(泛欧斯托克600市盈率较美股低23%)和部分企业稳健现金流(如德国工业巨头)的特点,也愈发匹配巴菲特的投资审美,有可能成为其下一个关注焦点。
此外,多年来巴菲特一直表达对中国经济长期潜力的认可,并一度在比亚迪这只股票上赚得近十倍利润。不过,在当前中美贸易不确定性面前,巴菲特会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值得国内投资者重点关注。
总结
2025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不仅是投资界的“朝圣”盛会,更可能是巴菲特时代的尾声。从现金储备的“安全牌”到全球资产的重新配置,从美国内部的矛盾到全球经济的前景,巴菲特的每一句箴言都将为市场提供关键风向标。而阿贝尔的表现,或将决定伯克希尔能否在后巴菲特时代延续传奇。
但无论问题是什么——或者答案是否合乎他们的心意——伯克希尔的投资者们都可能需要珍惜在奥马哈的这一刻。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机会,去惊叹这位“奥马哈先知”的真知灼见,并感恩他60年来的正确投资。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