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的风水轮流转,转得要比娱乐圈还快了。
一个月前全网围观车企们天天上热搜、大佬争相喊话的时候,谁能想到今年的上海车展居然无声无息地就要结束了。
上周我们作为媒体也拿到了一张车展门票——本乡巴佬还以为终于能来当下最能出梗的“科技圈春晚”见见世面。
什么现场看车圈老总们唇枪舌战啦,第一时间见识各家出的新车啦,拍拍各种科技感车模啦……
还领到了小米展台送的棒球帽。
谁知车展才当顶流没多久,就迅速过气。
不复去年的全网围观、热搜霸屏,倒是看了不少围着展台直播卖车的销售,以及好几辆“高仿小米SU7”。
记得小米SU7刚推出时被笑“学保时捷”,而如今国内厂商们又开始扎堆学小米——
我宣布,这届车展这么无聊,雷军负全责。
01 小米新车缺席,但车展上到处都是“假小米”
近两年车展上的绝对顶流小米,这次显得格外低调。
没有发布会,雷军全程都未露面,预热很久的新车YU7也没亮相,展厅里只陈列了十几辆各种颜色的SU7和SU7 Ultra。
我在逛小米展厅的时候还疑惑这红橙蓝白粉紫都有了,怎么没有辨识度最高的“闪电黄”。
直到逛完大半个会展中心才明白——闪电黄都在别的车上呢。
可以看出小米依然是车圈最大流量,其他品牌想尽办法也要“蹭”点热度。
埃安在展厅里的一台车,被吐槽“远看保时捷、近看小米SU7,揉揉眼镜才发现是红米SU7埃安”。
不仅黄色带竖条的涂装、车头的开孔机盖都跟小米SU7 Ultra一模一样,甚至连侧面都直接写了一个“Ultra”。
只不过仔细一看,这个机盖的“开孔”好像是实心的。
新能源品牌也就算了,就连越野车也来凑热闹。
我头一次在一辆北京越野上看到如此鲜亮的黄色——车身上不仅同样写了Ultra,还画了个闪电形状,生怕人不知道这是“闪电黄”。
只是不细看还以为买到了宝可梦痛车,很难想象越野大哥能开它出门。
@高翔GAOX
当然更多车企也不是在简单粗暴地“蹭热度”。只能说小米SU7在流量上的成功,给了他们更大胆的思路。
比如我在车展现场看到的紫色新车,比过去十年加起来看到的还多。
虽然来自众多不同品牌,但每个都让人想起去年小米SU7霞光紫在武大樱花树下拍的那组“神图”。
“车还是低调黑白最好卖”的传统规则,在颜值经济面前一败涂地。
去年成都车展出圈,靠的是各种女高管风、科技风的车模。相比之下上海车展的车模从数量到噱头都跌了一大截。
说实话,全场最让我后悔错过的“车模”,其实是之前直播搞全网招聘的青海摇网红张诗尧。
是的你没看错,在灯火辉煌、满是高科技装饰的汽车展台上,在锃光瓦亮、代表高端生活的展车前——五个穿西装、戴着白手套小伙,正在表演摇花手。
@小6
去年车企们自己就是流量本身,今年却纷纷整活蹭流量。
比如都开始疯狂搞联名,把展厅搞得像商场中庭,到处都是网红打卡点和带IP的“痛车”。
阿维塔的展厅里摆满了穿太空服的银色兔子雕塑;Smart跟Smart则是跟涂鸦大师Keith Haring联名。
你可能不知道Keith Haring是什么,但应该在某些快闪店或者服装店里见过下图这个东倒西歪的彩色小人图案。
比亚迪跟黑神话悟空联名,厅里最拉风的一台展车看起来像金箍棒变的。
而抢占年轻女车主路线的品牌,必须要放一台从方向盘到轮胎都贴满毛绒的“毛绒车”。
卡皮巴拉或成为最大赢家(bushi),一路走下来看到三四个品牌跟它联名。
我还在五菱展厅里坐进去试了试,但因为座椅仪表盘方向盘通通都是毛茸茸的,屁股一挨座位立刻感觉气温升高、开始冒汗。
02 吹了半天“科技感”,但逛展的人只惦记领帽子
大概从前年开始,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突飞猛进,车展的画风鄙视链顶级已经从“高端商务”变成了科技感、前沿感。
但现在连科技感也能流水线定制了。
几乎每个新能源车企,都会在常规车型的旁边像模像样地摆一辆飞行汽车或者是概念车。
不过以我浅薄的见识来看,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汽车模型”。
有的概念车把方向盘设置在前排正中间,有的干脆把方向盘做成可以360°旋转的大滚轮,比起汽车更像90年代科幻电影里的宇宙飞船。
这玩意真要落地量产,恐怕要到2055年了吧!
真正能投入使用的“科技产品”,其实是机器人和机器狗——对,就是如今已经成为开业剪彩、企业年会必备老演员的那种。
像下面这种给机器狗安个狗头,让它表演原地踏步的还属于比较保守的。
升级版本是让机器狗披挂上阵在红地毯上表演舞狮,还要配上《男儿当自强》的BGM。
不骗你们,当机械舞狮们随着“做个好汉子”的旋律突然跳转面向我的时候,我真的被吓得后退了一步。
唯一看着跟科技好像真沾点边的,是小鹏展台的“机器人车模”。
车展前我就刷到了何小鹏在微博上的宣传,逛展时也刚好赶上他带着机器人在展厅里挨个介绍自家的车型。
只不过当时的状况大概是这样的——在何小鹏和机器人往下一个点位移动之前,现场的保镖和工作人员会提前拉起人墙,确保这段行走路线的畅通。
……别吐槽机器人太奶跑马拉松要仨人跟着了,机器人车模干一次活可得十几个工作人员开路。
事实上,也不能怪各个品牌的展厅都在卷花活。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届上海车展确实没有什么现象级的新车。
讨论度最高的网红车型,依然是华为在去年公布的百万豪车尊界S800,只不过去年底广州车展时这辆车还被关在“禁止拍照”的小黑屋。
今年外型可以随便看了,内饰实物依然没有曝光,就算是吊胃口也实在是有些太久。
蔚来旗下的萤火虫挑在车展前几天公布了售价,但因为跟外界之前预估的差不多,引发的讨论也很有限。
现场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蔚来的销售,还没进到场馆里的我就先遇到了两个,到处找人扫码参加活动、留资料。
展前预热看似各出奇招,车企们找明星、铺噱头宣传的热火朝天。
到最后真正最火爆的展台,依然是没新车也没雷军的小米——排队领限量帽子的队伍,早上9点就能在场馆外绕好几圈。
03 行业越无趣,车展越无聊
说实话,对于此前只在网上刷各种车圈热闹的我来说,上海车展其实有点让人失望的。
但一个行业展生生变成普通网友也会关注的流量场,其实也就是最近一年的事儿。
以往车展虽然也会发布新车、介绍行业发展,但更重要的功能是卖车。
2023年广州车展还特地强调“不以销售为目的”。
纯粹的汽车爱好者和有购车需求的人才有动力关注,展厅里常见销售排排站开动员大会,誓要成交更多大单。
结果里面还是一堆销售。@Fun途
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开始把店开进商场,普通人逛街顺便就能看车,无需专门到大型车展去看,原本车展已经渐渐边缘化。
直到小米靠雷军的个人形象和营销才能,盘活了整个局面。
堪称热度爆表的去年北京车展,也正好是新能源品牌们营销最猛、车圈流量开始蔓延到大众视野的节点。
高管扎堆露脸,车展真正成了比以前电影节红毯还热闹的地方。
不同于今年的极尽低调,去年雷军几乎是小米汽车“行走的吉祥物”。
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友商的展台溜达,连被拍到的穿搭都有三套。
周鸿祎爬上车顶,彻底开启了他作为“车圈网红”的职业生涯。
新能源品牌的展厅天天挤到走不动,而传统燃油车的展厅人迹寥寥,似乎也暗示了之后一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年中的成都车展,出圈的是各种机器人风、女高管风车模。
也正是各家汽车品牌尝到流量甜头,开始疯狂把品牌形象往“科技感”“年轻化”捯饬的时候。
今年车展上也有一些时髦车模。
年尾广州车展看似没有那么多花活,但却是车企们在智能驾驶的赛道上打到最白热化的阶段。
不仅新势力们在鼓吹自家的智驾水平,传统车企也纷纷给自家新车安装起了辅助驾驶功能。
车展只是一面旗帜,展示的其实是整个行业风的方向。
当汽车市场本身的发展从突飞猛进开始走向瓶颈期,车展开始变得“无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在上海车展开始的前几天,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车企和科技公司对自动驾驶宣传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
在当下,相当于给新能源厂商们最后一张牌也套上了枷锁。不少车企紧急更改了物料,撤下了有关“高阶智驾”的内容。
反而是不少传统燃油车品牌,似乎在借机试图重新抢回战场——
从停产滞销的经典车型,到跟供应商合作对新出燃油车型进行智能化改造。
同时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新能源产品线,不再想着“教育用户”,开始思索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
从去年开始,像玛莎拉蒂、保时捷、劳斯莱斯这些豪华车经常被报道销量下滑、高端滤镜不再。
但也有人依然保持自己的风格。
比如看完了全部8个大展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保时捷的展厅。在一片蓝白色调的“未来感”展台中间,只有它走的复古范儿。
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双层展示区,里面放满了各种经典车型。
@KK的玩车日记
最里面的展示墙上挂上了醒目的四个大字——“无可替代”。
或者可以说,过去一年车展动向在网上的刷屏和出圈,本来就是汽车行业突飞猛进带来的副产品。
当行业本身走入深水区,车展也当然会剥除光环,重新回归“行业展览”的本质。
而现场的一个对比,或许更能直观说明当下汽车行业的现状——
车展第一天,各个车企都在开发布会。高管们、代言人们在科技感满满的展厅里谈技术发展、科技未来、用户体验。
到了第二天,每个高大上的展台周围都挤满了立着手机,正在大声直播卖车的“带货天团”。
你看,喊再多高大上的词,最后还是为了把车卖掉。
@环球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