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昆昆 李正豪 北京报道
吴清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喜马拉雅将被腾讯音乐集团收购。其中,《科创日报》的报道称,腾讯音乐正计划收购喜马拉雅,并称该项交易事宜在两个月前就已启动,腾讯音乐方面给出的交易价格大幅下降,喜马拉雅管理层已经签字。
对于收购喜马拉雅一事,腾讯音乐方面于4月24日公开表示,暂无回应。4月25日中午,喜马拉雅方面也公开表示,尚不知晓 “出售” 一事。《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传言收购事项致电喜马拉雅相关业务负责人,截至发稿前,对方未予回应。
一位刚从喜马拉雅离职不久的员工对记者说:“腾讯到底有没有去买喜马拉雅,网上应该是有一些信息的。但是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成,应该还是在进行当中。”
将被收购?
谈及喜马拉雅为何要卖给腾讯音乐一事,财经专栏作者马继鹏告诉记者:“目前喜马拉雅是否卖给腾讯,人家自己还没有表态,但是就第三方分析的话,它为什么要卖给腾讯?我觉得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现在市场环境并不好,像这种在音频领域过分小众的应用,也可能生存空间被大的平台挤压得比较严重。第二,就是为什么要卖给腾讯,因为腾讯在音频方面影响力比较大,卖给腾讯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三,腾讯可能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就是其在音乐方面比较领先,但是在音频的知识付费这方面可能需要补足短板。”
事实上,早在2022年,腾讯音乐便被传与喜马拉雅有过接触,探讨合作的可能性,但因管理权分配问题,谈判陷入僵局。此次传闻再起,或与喜马拉雅近期资本动作有关,其子公司喜攀(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从3亿元增至28亿元,增幅达837.6%,被内部员工视为 “收购重启的信号”。
公开资料显示,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作为内容创作者、用户互相连接交互的平台,公司倡导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3年按移动端收听总时长和在线音频总收入计,喜马拉雅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音频平台,公司引领了在线音频行业,已成为用户首选的在线音频平台。
喜马拉雅也遇到了发展瓶颈。2021年,喜马拉雅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68亿,同比增长24.4%,到了2023年这一指标的同比增长速度仅为3.9%。
曾多次冲击IPO
在传出被收购传闻前,喜马拉雅还曾多次冲击IPO。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2021 年喜马拉雅赴美IPO计划估值约50亿美元,而当前潜在收购估值可能低至10亿—15亿美元;腾讯音乐曾于2021年以27亿元人民币收购音频平台Lazy Audio。
2024年,喜马拉雅还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分别实现营收58.6亿元、60.6亿元、61.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06亿元、37亿元、37.3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及2.24亿元。
一直到2023年,连年亏损的喜马拉雅才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2.24亿元。这背后,则是其通过各种降本增效手段,包括减员、降薪以及削减营销费等开支,而那些减员、降薪手段,又一度把这家公司推向风口浪尖。
目前喜马拉雅的营收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订阅、广告、直播、创新产品及服务。2023年全年喜马拉雅前述四项收入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1.7%、23.1%、18.4%、6.8%;可见订阅付费是目前喜马拉雅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订阅服务收入分别为29.92亿元、30.81亿元、31.89亿元,占总营收比分别为51.1%、50.8%、51.7%。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付费点播收入业绩持续下滑,从2021年的10.58亿元下降至6.94亿元;对营收的贡献占比也从2021年的18.1%下降至2023年的11.2%。
在广告收入方面,招股书显示,从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广告收入14.88亿元、14.49亿元、14.23亿元,广告业务收入有所下滑,对总营收的贡献也在持续减少。
广告的本质是流量经济的变现,喜马拉雅的广告主要是展示广告、音频广告及品牌推广活动等形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喜马拉雅作为音频平台,做广告业务,会受到较多的天然局限。
首先,从平台特性来看,不同于视频广告,音频广告呈现形式较单一,广告效果也欠佳,因此广告议价权也较低。其次,站在用户角度,音频广告带给用户的体验也比较差,用户更难接受音频广告。
对于腾讯音乐而言,如果能拿下喜马拉雅这个音频市场的头号玩家,弥补长音频这块短板,丰富内容供给自不必说。更为重要的是当下,可以给腾讯音乐带来更多的订阅用户。
2024年,腾讯音乐整体上保持着不错的赚钱能力,但用户增长开始承压。到了去年第四季度,其净增订阅用户200万人,和第三季度持平;第四季度月活5.56亿,环比流失2000万用户,低于市场预期。
“音频App的未来,我个人是不看好的。第一,喜马拉雅发展起来,是因为用户把图文内容做成音频内容,但现在各大内容客户端,包括微信、今日头条、百度都可以去听这篇文章。所以,从功能上来讲,不管是用户量还是盈利方面,喜马拉雅都不能和大的平台去抗衡。”马继鹏说,“第二,就是音频App,它本质上还是比较小众的,就是它的这种可替代性还是比较强,用户现在其实不需要装那么多App去解决一个相对单一的需求,因为好多平台都能解决这个问题。”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