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价470亿,李书福私有化极氪

微博财经-财道工作室
08 May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微博

记者丨杨松 鄢子为  编辑丨鄢子为

李书福,筹划一桩大交易。

5月7日,他实控的吉利汽车公告称,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将其私有化。

按照李的报价,极氪估值约470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其将从纽交所退市,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

吉利汽车、极氪,都是吉利控股旗下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为该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我们将审时度势、根据《台州宣言》精神,持续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

李书福解释,仍将与美国和国际资本市场,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极氪品牌销量面临挑战,1-4月,累计交付5.5万台车,仅完成年目标的17%

“赴美上市后,极氪没有走出一条独立发展的路径。”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告诉《21CBR》记者。

离美归巢

私有化极氪,需要大概150亿资金。

吉利汽车,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计划以25.66美元/ADS的价格,完成收购。该价格,接近极氪上市首日的开盘价26美元。

“收购价相较极氪最近一个交易日价格溢价13.6%,较最近30个交易日平均交易价格溢价20%。”公告称。

其提醒,私有化价格及条件尚待磋商,尚未订立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按建议价格计算,收购剩下34.3%股份,需要支付约22亿美元,合计超150亿元人民币。

吉利汽车计划,利用发行新股、现金储备以及债务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

“账上现金充裕,达到400亿元。”3月,吉利控股总裁桂生悦公开亮出家底。

对管理层来说,私有化极氪,也可以避免突如其来的风险。

沈萌告诉《21CBR》记者,现有环境下,中概股在美国资本市场面临隐形压力,保留这一身份,吉利和极氪难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极氪这一年的纽交所之旅,算不上愉快。IPO时,其募资4.4亿美元,其中七成资金来自吉利系

截至5月7日收盘,市值仅64亿美元,相较上市首日减少8%。

李书福为首的高层,对吉利汽车的估值也不满意,称当前公司市值与行业头部企业存在显著差距,资本市场对其估值存在系统性低估。

截至发稿,在港股市场,其市值约1700亿港元,市盈率为9.9倍,低于理想汽车的26倍,比亚迪的24倍。

两家合并,资本市场或许会重估吉利汽车。

降本提效

对李书福来说,极氪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下一阶段都要抓利润。

去年,吉利汽车售出217万台车,新能源占四成。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吉利的新能源板块开始脱离亏损,走向盈利。”桂生悦在业绩会上强调,发展新能源车不用烧钱了。

管理层指出,2025年,是转折之年,不赚钱的汽车公司,必定会被淘汰。

极氪远未能盈利,剔除领克,2024年营收为759亿元,亏损高达57.9亿元

沈萌指出,极氪回归母体后,可以减少维持美股上市地位的相关成本。

为了达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披露要求和监管标准,上市公司需要支付审计、投资者关系等一系列费用。有数据显示,这部分支出,高达千万美元/年。

两家上市公司合并,也可以避免研发资源重复投入,节约成本。单吉利汽车去年的研发支出,就高达104亿元。

智驾在车企研发支出里,占比较高,回收期长,极氪也可依托吉利千里浩瀚平台,减少开支。

以算力为例,极氪千里浩瀚曾调用集团算力,实现了近30倍增长。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说,在算法、在算力方面,协同能减少一些投入。

管理层已尝到甜头。

极氪、领克整合后,其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降低超20%。单这一项,就省了近4亿元。

无形的管理成本,也可减少。

记者留意到,到了财报季,安聪慧一天要参加两场业绩会,分别面对吉利汽车与极氪投资者,精力难免分散。

私有化完成后,“将创建一个统一上市平台,整合极氪的资产及资源,提升乘用车业务的竞争力。”公告指出。

频密整合

去年9月,李书福带着吉利控股全体管理层,来到公司第一座工厂台州临海基地学习,重温创业历程,并发布《台州宣言》。

文件提出,要整合内部资源,减少重复投资。李的第一刀,砍向领克。

去年11月,极氪宣布,斥资93.7亿元,并购领克51%股份。仅用三个月,团队就完成了复杂的跨境重组。

5月,管理层调兵遣将,领克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开始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

产品线逐步精简。

安聪慧近期表示,极氪、领克整合后,对双方技术与产品规划重新梳理,产品数量预计削减20%。

再接再厉,李书福又合并吉利汽车和极氪。

“此举是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官方称。

新能源车企开打淘汰赛,企业间的竞争,转为拼“爆款”。吉利汽车希望用更少的产品,实现销售增长,其战略从“多生孩子好打架”,变成“每个孩子都能打”。

一个吉利之下,各个品牌界限更清晰,少了内耗,利于打造明星车型。

按其定位,极氪为豪华科技品牌,领克为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为主流品牌。各品牌在扩大细分市场份额的同时,寻求协同发展。

极氪、领克的重组刚完成,李书福又决定私有化,他迫切想要扭转状况。

图片来源:极氪,除标注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