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控股券商“成绩单”:半数实现盈利,展业范围不断丰富

市场资讯
07 May

CFIC导读

年报数据显示,与内资券商主要由自营业务驱动业绩增长不同,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对外资券商业绩变动影响较大。且外资控股券商多为新设或新合并,新公司建设成本、固定费用、业务费用、员工薪酬等支出较高。

原标题:10家外资控股券商2024年半数实现盈利 经纪、投行业务是主要变量

证券行业2024年年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披露完毕,在华展业的10家主要外资控股券商中,半数在2024年取得盈利。年报数据显示,与内资券商主要由自营业务驱动业绩增长不同,经纪、投行等传统业务对外资券商业绩变动影响较大。且外资控股券商多为新设或新合并,新公司建设成本、固定费用、业务费用、员工薪酬等支出较高。

半数外资控股券商去年盈利

具体来看,公布业绩的10家主要外资控股券商分别为大和证券、高盛(中国)证券、汇丰前海证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摩根士丹利证券、瑞银证券、瑞信证券、星展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渣打证券。

其中,高盛(中国)证券2024年净利润大增158%至4.98亿元,营业收入增长20%至18.41亿元;摩根大通证券(中国)2024年实现2.59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7.22%。摩根士丹利证券2024年净利润为0.18亿元,相比2023年扭亏为盈。汇丰前海证券2024年实现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12.33%。

分具体业务线来看,高盛(中国)证券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8.71亿元,同比增长57%,或是业绩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之一。摩根大通证券(中国)2024年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达5.65亿元,同样实现较大增幅。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公司经纪业务开展和运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客户开发稳步推进。高盛(中国)证券则称,2024年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实现稳健增长,其中QFII业务表现较为强劲。

摩根士丹利证券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投行业务增长。2024年,该机构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1.23亿元,同比增幅达70.66%。

此外,瑞银证券2024年实现净利润1.5亿元,相比2023年的0.19亿元大幅增长693%。除2023年基数较低外,2024年瑞银与瑞信中国区证券业务整合加速推进,合并会计报表等技术性因素或对当年业绩形成一定影响。

新设外资券商多数亏损

受制于成立时间、牌照资质、在华业务重组等各种问题,2024年10家主要外资控股券商中有5家净利润亏损,分别为大和证券(-1.35亿元)、瑞信证券(-1.62亿元)、星展证券(-1.69亿元)、野村东方国际证券(-1.29亿元)和渣打证券(-7808.73万元)。

从规模和展业情况来看,目前外资控股券商多数呈现“本小利薄”的情况。而且,外资控股券商多为新设或新合并,新公司建设成本、固定成本、业务费用、员工薪酬等支出较高,展业初期上述刚性支出对财务报表影响较大。

例如,渣打证券于2023年1月19日获批筹建,5月5日完成登记注册,直至2024年初才正式展业。大和证券和星展证券均于2021年6月获批正式展业,展业时间刚满三年。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自2019年底正式营业,目前已展业五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8.64%;净亏损1.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85亿元有所收敛。

瑞信证券近年来则处于与瑞银证券的合并过程中,主营业务多数收缩。由于“一参一控”牌照限制,瑞银与瑞信两家机构在母公司层面合并后,瑞银将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出售给北京国资公司。此外,方正证券也将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出售给北京国资公司。2025年3月,瑞信证券实控人发生变更,其由外资控股券商转变成为国资控股券商。

外资券商展业范围不断丰富

不过,从行业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国际金融机构在境内设立控股券商的进程显著提速。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而言,新设证券业务平台主要是基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全面金融服务的需求。

2025年3月,法巴证券正式在上海展业。法巴证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志毅表示,公司将结合集团在国际市场的丰富资源和经验,推动跨境证券服务,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今后,法巴证券还将在努力做好现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尽可能为境内外客户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证券服务,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

从业务范围来看,外资机构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方向。2025年1月22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摩根士丹利期货(中国)有限公司已开始展业,主要提供中国境内商品期货经纪业务。摩根士丹利期货是我国第二家外资独资期货公司。2024年12月,北京证监局网站发布批复,核准高盛(中国)证券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资格。

随着外资券商持股比例限制逐步放宽直至消除,在华展业的外资券商日渐多元。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已有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高盛(中国)证券、渣打证券、法巴证券、瑞银证券五家外商独资券商,以及星展证券、大和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等多家外资控股券商。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信息还显示,目前申请设立审批已获接收的外资券商有城堡证券、花旗证券、瑞穗证券等。从数量上看,外资控股券商已成为市场上不容忽视的“新势力”。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汪友若

 微信编辑:朱家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