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科技企业来港上市有利好!

市场资讯
07 May

专题: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推出“科企专线”

  来源:香港商报

  行政长官李家超6日早上公布,为进一步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的企业筹融资以发展业务,香港交易所(388)与香港证监会正式推出“科企专线”。“科企专线”透过新便利措施帮助有意来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在提交正式上市申请之前,理解适用的《上市规则》及进行相关上市筹备工作。这些公司可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李家超:便利更多科企来港上市

  昨日上午,李家超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时公布,为了进一步协助特专科技和生物科技的企业筹融资发展业务,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将合作开通“科企专线”,安排专设团队尽早跟潜在的申请人沟通,为有关企业的上市申请准备工作提供协助。

行政长官李家超。图:中通社

  李家超说:“我们的目的是加强企业和保荐人了解相关规则对企业特定业务的适用性和评核准则,就不同重要的议题作出前期沟通。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在过程中亦会跟港交所紧密合作,提供支持。在有关企业更好准备下,我们希望可以令他们的申请过程更畅顺,便利更多不同科技企业来港上市。”

  助两类科企减轻风险

  昨天下午,香港证监会与港交所全资附属公司联交所发出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

  公告表示,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一般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或产品尚未商业化的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过早或长期披露公司的营运策略、专有技术或上市计划,可能会为这些公司带来过高的风险。为帮助这些公司减轻有关风险,联交所将允许根据《主板上市规则》第十八C章及十八A章上市的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申请版本。

  证监会企业融资部执行董事戴霖表示,证监会支持设立“科企专线”及允许特专科技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以巩固香港作为新兴及创新公司首选上市平台的地位。他说:“是次举措再次展示了证监会致力于促进发展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和高品质的上市市场,同时确保上市制度能够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并足够稳健地保护投资者。”

香港证监会。资料图

  港交所上市主管伍洁旋则强调,港交所致力吸引世界各地的优质公司来港上市,并对潜在发行人筹备上市的过程提供支持。她解释,“科企专线”在这些企业筹备上市的早期阶段,解答关键问题,帮助企业更清楚地了解并满足相关上市规定,进一步协助企业更有效率地筹备上市。

  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活力

  “通过‘科企专线’,香港交易所希望不断提升监管透明度,支持创新企业的发展,推动科技进步,进一步增强香港市场的活力、竞争力和韧性。”伍洁旋说。

  根据安排,“科企专线”由具备审批《主板上市规则》第十八C章及十八A章上市申请及为之提供指引经验的专业团队领衔。团队接触潜在申请人,会更深入了解其公司业务并帮助其理解《上市规则》的要求。团队亦会就上市资格及合适性提供指引,例如核心产品要求、是否接受其他生物科技产品及/或不同药监机构监管的临床试验、资深投资者的资格及独立性、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以及接纳当前范围以外的其他新领域/行业为特专科技行业的考虑因素。此外,这类申请企业,可就与《上市规则》有关的具体问题,与联交所探讨并寻求初步指引。

中通社资料图

  何谓科企专线?

  透过联交所提供的以下措施,“科企专线”旨在帮助有意来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在提交正式的上市申请之前理解适用的《上市规则》及进行相关的上市筹备工作:

  01

  由具备相关经验(即审批《主板上市规则》第十八C章及十八A章上市申请及为之提供指引)的专业团队领衔。

  02

  接触潜在申请人,更深入了解其公司业务并帮助其理解《上市规则》的要求。

  03

  就上市资格及合适性提供指引,例如核心产品要求、是否接受其他生物科技产品及/或不同药监机构监管的临床试验、资深投资者的资格及独立性、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以及接纳当前范围以外的其他新领域/行业为特专科技行业的考虑因素。

  04

  这类申请人可就与《上市规则》有关的具体问题与联交所探讨并寻求初步指引。

  IPO趋势强劲 机构睇好港交所

  港股于长假期后继续有支持。昨日,恒指高开71点报22576点,此后倒跌55点至22449点,旋即重拾升势,一度升242点高见22747点,全日收升158点或0.7%,报22662点,连升第四个交易日;国指收升30点或0.37%,报8261点;科指收跌4点或0.09%,报5239点。主板全日成交2133亿元。

图:中新社

  红蚁资本投资总监李泽铭接受港媒访问时表示,五一长假期间,市场最关注的两大主要因素没有太大变化。一是内地会否有新刺激经济政策出台;另一个则是美国贸易谈判会否有进展或者成果。两方面均未有新进展下,恒指短期最多上望50天线,即22800点位置。他称,之前的波动平台,即22000点处会有一定支持。另一边厢,汇丰环球研究发表报告指,面对贸易关税,香港金融市场活动维持强劲,以支持资产管理规模流入、借贷需求及费用收入。不过,特别对于中小企,该行对资产品质保持警惕,称在宏观不确定性情况下银行信贷成本或有所增加。该行偏好中银香港(2388)、港交所(388)及东亚银行(023),均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分别为36.1元、413元及12.8元。该行指,港交所强劲的IPO趋势及流动性正有所改善,而两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令资本回报率潜在上升。

  内地公司掀来港上市潮

香港交易广场。中新社

  2025年初夏,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大潮开启。本月,著名车企奇瑞汽车计划在港寻求IPO(首次公开招股),拟集资约15亿美元。除此之外,内地A股公司来港上市队伍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有多达46间A股公司拟来港IPO。

  奇瑞拟筹117亿 美资不参与

  据外媒报道,奇瑞汽车今次计划来港IPO,拟集资约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该消息指,因应集团出口业务包括受美国制裁的市场,最终美资投行决定放弃参与。故今次IPO将全部由中资投行包办,一众联席保荐人包括广发证券(香港)、华泰证券中金公司等。去年,摩根大通曾中标参与奇瑞IPO交易,惟在签署正式授权前放弃。据指奇瑞是俄罗斯最畅销品牌之一,美资银行在最新地缘政治局势下,希望避免与美国制裁市场有关连的公司建立关系。

  奇瑞汽车始创于1997年,旗下有五大品牌包括“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按全球销量计,奇瑞为中国第二大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和全球第十一大乘用车公司。奇瑞申请文件提到,往绩记录期间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在内的“非制裁客户”进行销售,但同时提到将缩减在俄业务及销售规模,以降低被制裁风险,包括逐步缩减在俄布局、减少对俄销售,亦于2024年12月31日停止与伊朗和古巴的交易。

  “宁王”昨起评估投资者认购意向

  上周,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300750.SZ)来港IPO申请获港交所(388.HK)批准,昨日开始评估投资者认购意向,其更新的招股资料显示上市日期待定。据此前报道,号称“宁王”的宁德时代最早本月上中旬启动招股,筹资规模至少达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或成近年港股市场最大宗IPO。由美银、中金、中信建投国际及摩通担任联席保荐人。上月,美国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主席曾致信美银和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要求两家投银退出宁德时代香港IPO项目。信函特别指出宁德时代今年1月被五角大楼列入涉军企业黑名单。不过,据宁德时代于提交的聆讯后资料集,两家美资投银仍参与宁德时代本次招股。

新华社资料图

  通过香港上市聆讯的还有恒瑞医药(600276.SH),该股短期内可在港展开招股活动。其联合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早前有消息指,恒瑞来港集资至少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

  46间A股公司拟来港上市

  A股公司赴港上市队伍正在扩大。内地媒体报道称,4月22至28日一周,即有8间A股公司向港交所递表;截至5月5日,有46间A股公司拟来港上市;已向港交所递表并获得中证监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A股公司有7间。其中,大多公司来自消费、科技等行业,如海天味业(603288.SH)、东鹏饮料(605499.SH)、蓝思科技(300433.SZ)等。同时,半导体产业链公司亦有不少宣布拟赴港上市,如江波龙(301308.SZ)、纳芯微(688052.SH)、广和通(300638.SZ)等。报道指,强化全球化布局是拟来港上市A股公司的共同目标。

  另外,内媒亦报称,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在新加坡注册的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独立在香港上市,现时正与监管部门沟通上市可能性,而目前看来蚂蚁国际赴港上市并没有政策障碍。目前,蚂蚁国际收入约占蚂蚁集团20%,其拥有Alipay+、安通环球(Antom)和万里汇(WorldFirst)及Bettr四大核心产品,覆盖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若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