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过去两周全球股市的急速回升正是典型的熊市反弹特征,而这种反复无常的波动意味着无论市场突然转向哪个方向,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将承受阵痛。
高盛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表示:“当前股票投资的风险收益比极不理想。熊市中的剧烈反弹实为常态而非特例。”
这位资深策略师在研报中强调,市场最大驱动力仍是不确定性,投资者并未形成真正的长期看涨或看跌共识。价格波动主要受短期新闻头条驱动,以及对快速演变的美国关税政策如何通过企业盈利和估值重塑产生影响的市场猜测。
“关税政策迅速逆转且未造成持久经济损害,确实暗示下行风险有限。但就当前估值而言,上行空间同样受限,”Oppenheimer在报告中写道。
这种上下行空间均受限的投资环境使得决策过程陷入“标题风险”迷雾,投资难度显著加大。市场参与者面临两难抉择:要么追逐渐逝的反弹却可能错失退出时机,要么完全错过又一波逼空行情。他们既想在诡谲的宏观环境中避开陷阱,又渴望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
野村证券跨资产策略师Charlie McElligott表示:“这种股票交易环境令人窒息,正是所有人最不愿见到的局面。”当4月初关税前景不明时,众多投资者被迫降低风险敞口,如今却又被迫追高买入,罕有人持有足够仓位充分获益。
McElligott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多数投资者对未来的宏观增长前景心存疑虑,但股指期权市场印证了投资者“捏着鼻子被迫回补仓位”的现象。
历史经验表明,4月这波股市史上最强劲的月度内反弹可能已耗尽动能。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全球股市经历的数次熊市反弹平均持续44天,涨幅达14%。尽管今年全球股市下跌尚未正式进入熊市,但自4月7日盘中低点已反弹18%。
Academy Securities宏观策略师Peter Tchir表示:“利率和风险资产将继续受新闻驱动,政策动向与贸易协议将轮番影响市场。”他注意到美国对华关税立场出现“些许缓和”迹象以及预算案推进等利好,但鉴于美联储暂不会施以援手,“市场已消化大部分预期”。
衡量通过互换、期权等股票衍生品做多需求的关键指标——融资利差,已与近期股市涨势出现背离。高盛董事总经理John Marshall在另一份报告中写道:“这表明宏观投资者正趁近期涨势削减股票敞口。”鉴于本周美联储会议将召开,他预计市场波动将加剧,“关于6月/7月政策的表述尤为重要”。
系统化投资者的买入规模稳步增长,为反弹提供支撑。高盛交易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上周系统化宏观投资者买入规模升至510亿美元,预计本周将达570亿美元。他们写道:“整体买入规模虽不可小觑但也未超预期,因为信号快速反复可能减缓资金流入速度,且当前波动环境较此前更为剧烈。”
其他支撑反弹的买盘力量似乎更显捉襟见肘。摩根大通战术仓位监测器目前处于中性状态,周度变化显示“仓位温和增加”。
对冲基金总杠杆率环比回升,现已处于长期分布的96%分位。与此同时,散户仍在加大风险暴露。摩根大通仓位情报团队负责人John Schlegel表示:“根据我们自2017年以来的数据,散户本月买入力度创纪录,个股和ETF均获资金流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