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随着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陆续披露,保险公司最新偿付能力变化情况随之出炉。
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30日,已有175家险企相继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有4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另有3家险企相关指标好转,退出“差生”序列。
4家险企风险综合评级为C
按照监管要求,险企偿付能力达标需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指标:一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
从175家已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险企相关指标数据来看,所有险企均满足前两大要求,即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合格线以上。然而,仍有4家险企的风险综合评级为C,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
具体来看,在寿险公司方面,华汇人寿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财险公司方面,华安保险、安华农险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类,亚太财险则为新增不达标公司,该公司2024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四季度降至C类。
其中,华汇人寿已连续12个季度被评为C类。在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华汇人寿解释称,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通过对主要风险情况的分析,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资产流动性较好,偿付能力风险(除公司治理相关风险外)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
华安财险在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该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2024年第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主要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一定风险。2025年,公司将围绕“四新三理”和“三个导向”,持续提升风控服务能力,随着公司经营持续改善、偿付能力稳步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相关风险因素将会逐步得到化解。
安华农险在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该公司2024年三季度及四季度法人机构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根据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整改工作,已取得实质进展。
对于2024年四季度风险评级由B类降至C类的情况,亚太财险提出改进措施:一是深入解读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工作要求,通过加强条线沟通,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合规性和完整性,并按规定时间将相关数据进行上报。二是对波动异常的指标进行回溯分析,明确成因并进行完善,在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改善各项指标。
3家险企退出“差生”队列
与此同时,根据各家险企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有3家公司风险评级提升,退出“差生”队列,偿付能力实现达标。
具体说来,寿险公司方面,北大方正人寿和三峡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在2024年二季度从D级上升为C类后,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上升为B类。财险公司方面,珠峰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从2024年三季度的C类上升为四季度的B类。
北大方正人寿在报告中表示,公司根据监管规则对风险综合评级的各大类风险和子类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关于可资本化风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公司继续加强偿付能力充足率的管理并提升资本质量。关于难以资本化风险,公司分解指标的管理职责,要求加强管控和自评估,持续改进和提升指标状况,对于薄弱指标,积极组织整改,并定期追踪改善情况。
三峡人寿表示,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战略风险等风险,当前正在持续推进第二轮增资和业务恢复等工作,多措并举改善公司风险状况。一是对标监管现场评估意见、风险综合评级结果通报等监管意见,结合2024年度SARMRA自评情况,继续推进整改落地,进一步改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和SARMRA监管评估得分。二是做好2025年一季度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和监管评级指标数据收集报送,针对评级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及容忍度指标数据开展有效的监测、预警、分析及报告,动态梳理风险点,对存在较大负向偏离的指标组织整改。三是随着增资到位和可资本化风险的改善,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开展业务经营,缩小战略风险敞口。
珠峰财险在2025年一季度中,按照此前风险综合评级(IRR)分析情况,继续落实前期提出的整改措施。随着公司增资扩股工作的落地,公司可资本化风险有效降低。难以资本化风险方面,重点从相对薄弱的战略风险、操作风险两方面着力改进,集中力量整改保险业务线操作风险和其他业务线操作风险。
险企偿付能力整体呈现向好态势
从行业整体来看,险企偿付能力呈现向好态势。偿付能力不达标的机构数量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7家缩减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家。
险企偿付能力提升的因素包括内源性因素和外部性因素两种。在内源性方面,今年以来,不少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提升,从而改善偿付能力充足率。而在外源性方面,今年以来,不少险企通过增资与发债等活动,带来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补血”近540亿元,其中永续债和资本补充债券的规模达到523亿元,占比达到96.88%;另有4家保险公司合计增资16.8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险企长期未按规定披露偿付能力报告,当中不乏偿付能力“亮红灯”或风险综合评级堪忧的情况。例如,上海人寿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停留在2019年;中融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珠江人寿三家险企的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披露时间均为2021年;合众人寿则于2024年第二季度后再未公开相关数据……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利率环境和监管环境下,保险行业对资本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长,险企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寻找经营机会,改善经营业绩,转型高质量发展模式,提高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在内外部多渠道寻求资本补充,提升偿付能力。
责任编辑:秦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