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的七条人生智慧(与选股无关)

环球市场播报
07 May

  沃伦·巴菲特的七条人生智慧(与选股无关)

  自从巴菲特让互联网泡沫的狂热者们“跳河去吧”,我就成了他的崇拜者。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在互联网泡沫期间腰斩,所有人都说他“过时了”、“不懂新经济”、“老糊涂了”,但他毫不动摇。时间最终证明他是对的。

  如今94岁的他终于宣布卸任伯克希尔CEO,众人纷纷赞颂他的投资天才与选股能力。这些固然非凡,但我们更该关注的是他那些鲜被讨论的生活智慧——因为模仿他的投资成功几乎不可能,而这些人生原则却人人可学。

  1. 他从未搬去纽约

  巴菲特始终扎根奥马哈——这里生活成本仅为纽约的40%(Bankrate数据:奥马哈4万美元年薪≈纽约10万美元生活水准)。对比那些花大价钱住豪宅、挤鸽子笼或每天通勤3小时的人,他的选择凸显智慧:憎恨通勤而非办公室的员工,或许只因雇主没把办公地点设在宜居城市。

  2. 不把钱浪费在物质上

  游艇、豪车、豪宅?这些富豪玩具从不在他的清单上。他早凭直觉悟出心理学家数十年后的结论:超过净资产1%的消费不会增加幸福感。“享乐跑步机”理论告诉我们:大脑会适应所有物质拥有,正如彩票中奖者数年后幸福感回归常态。对普通人而言,沉迷物质消费更是财务自杀。

  3. 热爱自己的工作

  “我始终做热爱的事,哪怕当年赚1000美元都兴奋。”巴菲特将工作视为“玩耍”,这启示我们:人生大部分清醒时间都在工作相关活动中,选择热爱的事业等于购买幸福期权。

  4. 持续捐出绝大部分财富

  “留给自己家庭超过1%的财富不会提升幸福感,但其余99%能极大改善他人健康与福祉。”他累计捐赠数千亿美元的行为,重新定义了财富的意义。

  5. 不随波逐流

  从60年代“沸腾岁月”泡沫中抽身,到70年代熊市勇敢抄底,再到2008年危机中逆势而行——对抗群体癫狂的勇气,才是他真正的印钞机。

  6. 保持谦逊

  “2019-2023年致股东信中,我用了16次‘错误’一词。”他在2024年报中写道,“而许多巨头企业同期从未承认过任何错误。”只投资能力圈范围、坦然承认无知,这种清醒成就了他的常胜。

  7. 活得像个体面成年人

  你能想象巴菲特像某些亿万富翁那样:穿着潮T挥舞电锯嘲笑要裁掉的岗位?利用破产法赖账?经营银行搞垮全球经济却提前套现离场?1991年所罗门兄弟听证会上,他给国会的那番庄严陈述,定义了真正的资本家该有的样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俊 SF065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