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国际金价陷入大幅动荡之中。
在4月22日之前的短短8个交易日之内,COMEX黄金主力期货价格暴涨430美元,涨幅近15%。随即,在突破3500美元大关后大幅跳水,最新价格维持在3300美元上方。
金价下跌,也导致此前交易拥挤的黄金股陷入动荡。其中,赤峰黄金、山金国际等龙头自高位回撤超10%。
那么,如何看待金价以及黄金股接下来的表现呢?
在《黄金史诗级行情,A股为何它领涨?》一文中,我们曾提及到金价短期调整的风险因素,包括关税进展、地缘冲突缓和等。
如今,多个对金价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
第一,美联储独立性质疑暂时得以缓解。从4月初开始,特朗普一直施压鲍威尔降息,并从17日开始多次威胁要解雇鲍威尔,以致于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感到恐慌,美股与美元指数曾持续大跌,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价上涨。
然而,4月22日特朗普改口无意解雇鲍威尔,成为当日黄金大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关税缓和有进展。4月22日,特朗普称,或将“大幅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与此同时,特朗普又多次坚称中美之间就关税问题进行了谈判,但遭到外交部两次辟谣,但大方向依旧是缓和,而此前因关税战大幅抬升金价的逻辑会有一定折扣。
第三,俄乌冲突缓和迹象。4月25日,俄罗斯表态,准备与美国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受这一消息,金价在当日有一波跳水。
以上利空因素密集出现,叠加3500美元技术面压力以及做多资金盈利兑现等因素,交易过于拥挤的黄金便出现了快速调整。
接下来,金价短期内可能还有潜在两大扰动因素。
一方面,重点关注美国减税政策推进。因为一旦通过实施,有利于提振美国经济,对黄金也会是一种利空。最新进展是美国参议院于4月6日通过一项关键预算决议,为特朗普减税政策延续扫清了障碍。
另一方面,需关注中国央行增持黄金的动作。
每月7日,中国国家外汇局会披露黄金储备数据。今年5月7日(或6月7日),中国央行是否会继续增持黄金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因为金价短期内上涨斜率过快。
本轮央行从2024年11月开始,已连续增持5个月。而前4个月每月买入量均在5吨左右(去年12月超10吨),而今年3月仅增持2.8吨,应该也与金价上涨过快有关。
要知道,中国央行是全球新兴市场增持黄金的重要风向标,一旦停止增持,对金价短期而言是利空。
以史为鉴,央行上一轮增持时间点为2022年11月,一直持续到2024年4月。然而,当年6月7日,外汇局官宣5月央行停止增持,当日伦敦金暴跌80多美元,跌幅高达3.5%。
图:中国央行黄金储备,来源:Wind
不过,这种影响持续时间不长,金价在短暂调整震荡后,又于7月中旬、8月、9月、10月期间多次刷新高。而这几个月内,央行均停止了增持。
接下来一段时间,金价维持弱势可能性更大。从另外一个角度反过来想,短期内金价若要突破3500美元大关,必定需更多、更强驱动力。
虽然金价短期面临调整压力,但仍然不宜轻易唱空。
第一,美元信用危机加剧与美元债务的不可持续性。
截止2024年末,美国联邦债务规模已增至36.2万亿美元,占美GDP比重为123%,远超国际公认的60%警戒线。这相较于2020年膨胀了8.5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6.9%。
美债规模加速扩大,美债利息支出大幅攀升,2024年已经升至8811亿美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8%),首次超越国防开支。更有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测,2025年将高达9523亿美元,恐超第二支出的医疗保健,直追第一的社保支出。
美债利息大幅增长,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2020-2024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4.9%、12.4%、5.5%、6.3%、6.6%,远高于国际警戒线的3%。
图:美国财政赤字率走势图,来源:机构
为了维持财政正常运转,美国只有依靠发债“借旧还新”的庞氏融资模式。2024年,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8.5万亿美元,占联邦债务比重为23.5%,较2010年下降8%。其中,日本、中国和英国分别持有美国国债10598、7590、7227亿美元,较2023年同比-5%、-7%、5%。
虽然海外持有美国国债比例不算太高,但能起到边际定价作用,且能够起到为美债、美元背书的效应。
4月2日,美国对全球多个国家发起贸易战,加剧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不信任,冲击了海外投资者持有美债的信心,影响深远。
“对等关税”之后,中国、日本为首的重要债主均大幅抛售美债。其中,日本投资者在4月前两周集中抛售了200亿美元,系20年来集中抛售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也是为何当美股暴跌之际,美债没能够像过往一样发挥避风港作用的原因之一。
此前,金融市场认为美债不可持续性是长期问题。但特朗普关税政策严重破坏了全球经贸秩序,加大了自身货币、经济被反噬的风险,美债也被市场视为风险资产,担心短期无人接盘,旁氏“骗局”能否延续了。
第二,全球新兴央行加速“去美元化”,黄金货币属性得以激发。
2022年,美国将SWIFT武器化,将俄罗斯多家银行剔除出系统,并悍然冻结了俄罗斯数千美元的外汇储备。这大大加速了新兴市场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增持黄金的步伐。
“对等关税”又是另一大冲击。尤其是特朗普不管是言行、还是关税政策反复横跳,美国值得信任的印象被撕得粉碎。体现在金融市场上,动摇了美元上百年的储备货币地位,加剧了“去美元化”。
最为关键的是,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储备资产中货币黄金比重仅为8.9%,远低于发达市场的平均水平26.9%,还有很大增持空间。
据华创证券在极端情形下的预测,新兴市场在10年的时间内要将黄金储备份额提升到与发达市场相同的水平,意味着每年有着1500吨的央行购金需求,因此将每年带来约500吨的黄金缺口,10年后黄金价格或将达到26858美元/盎司(数值不具参考性,但央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助推金价走强的逻辑相通)。
除央行外,机构、散户跟随入场也是金价走强的潜在驱动力。今年,国内10家试点保险公司被允许投资黄金,投资比例不超过1%,新增规模约为2000亿元。如果后续保险业全面铺开,且投资比例提升的话,投资黄金的增量资金会更加可观一些。
另外,截止4月中旬,A股14只黄金ETF规模飙升至1300亿元,同比暴增160%,新增折算成黄金为58.4吨,远超去年全年增持量。
黄金快速上涨,也吸引了北美与欧洲投资者入场。截止4月中旬,两者以ETF的形式购买了约240吨黄金,超过了过去三年总量441吨的50%。
而就在本周一,中国台湾“新台币暴涨”事件,本质也在于部分全球新兴市场长期以来的“美元-美债依赖症”在面临美元(信用)贬值风险敞口时的先天性脆弱,进而出现市场踩踏。这一典型的黑天鹅事件,无疑也进一步证实与加剧了美元信用的空头效应。
综上来看,国际金价趋势性上涨可能还远未结束。
金价上涨是黄金股上行最重要驱动力之一。一来,金价涨,金企净利润弹性会非常高;二来,金价涨会导致金企毛利率、净利率等盈利指标会大幅走强,有利于抬升估值水平。
黄金产量及增速又是决定黄金股自身α的核心要素。表现较好的紫金矿业、赤峰黄金、招金矿业在未来几年均有不错增产预期。
其中,紫金矿业有明确规划,2025年矿产金产量有85吨,同比增长16.4%,2028年远期目标则为100-110吨。
赤峰黄金旗下五龙矿业、吉隆矿业、华泰金矿、塞班金矿、瓦萨金矿等项目均有产能提升空间,机构预期到2026年产量将达18.6吨以上。
招金矿业增产潜力更具想象力。公司旗下海域金矿项目将于2025年投产,达产后可贡献黄金年产量15-20吨(2024年公司总产量为26.45吨),而且该金矿品味很好,克金完全成本仅为120元/克,将大幅提升盈利能力。
赤峰黄金、紫金矿业、招金等中国黄金核心资产们,按照今年潜在利润增长,折算下来PE不算高。
不过,目前黄金股因前期快速大涨,也需要一定时间来调整消化估值。接下来,一旦金价稳住(比如3300美元),最好是调整充分再度趋势性上行的话,黄金股仍值得关注。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