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栏目》 闫妍
“久坐怕腰酸,BKT为你撑腰”,当杨幂代言BKT护腰椅的广告刷屏社交平台时,这个靠营销疯狂破圈的品牌再次站上了流量巅峰。
作为BKT品牌“全球首席代言人”,杨幂的加入也让BKT家居的明星矩阵再添筹码——此前,该品牌还陆续官宣过金晨、林更新等明星代言人,而陈赫、罗永浩直播间里“秒光”的销售神话,更让BKT护腰椅成为办公室白领的新宠,并推上了年销25亿的神坛。
然而,与品牌营销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消费者端持续发酵的质疑声。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上百条投诉直指产品存在“效果夸大”“腰托容易断裂”等硬伤;社交媒体上,“几百块钱的护腰椅还不如靠垫”“一个曲线刁钻坚硬无比的塑料片子”等吐槽屡见不鲜。
当BKT品牌高调宣布2025年冲刺百亿目标时,一个个尖锐的问题已然浮出水面:号称拥有六大专利的BKT护腰坐姿椅,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凭借顶流明星和营销轰炸堆砌的销量帝国,究竟能撑多久?
塑料椅,横扫各大直播间
“很低的成本,让一个平庸甚至廉价的椅子,瞬间变成人体工学椅。”“这个产品只要有货的时候,是横扫各大网红直播间的”,罗永浩曾在交个朋友直播间,多次推荐BKT护腰椅,并透露,“2023到2024年,这个国产品牌全渠道销售额超过13亿元。”
除罗永浩之外,BKT护腰椅也是各大网红直播间的常客。该品牌与东方甄选、交个朋友、与辉同行等头部直播间均有合作,BKT直播页面的小窗口也会循环播放陈赫、郑恺、毛毛姐等明星和KOL们的推荐短视频。
在明星代言矩阵的布局上,BKT品牌可谓打造了一个“全明星流量引擎”。4月10日,该品牌重磅宣布杨幂成为全球首席代言人,这一动作直接将品牌声量推向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BKT签约的第三位顶流明星——此前,品牌已先后与林更新、金晨达成代言合作,构建起一个覆盖多元受众的“明星代言天团”。
与曾经风靡一时的背背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BKT品牌深谙“饱和式营销”之道。通过头部主播直播间7×24×365不间断的轮番轰炸,配合极具诱惑力的话术包装——“只需坐下即刻矫正坐姿”“智能贴合腰椎曲线”“久坐族腰痛救星”等,BKT在短时间内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迅速跻身网红爆品之列。
密集的流量轰炸,让不少消费者想要尝试这款“风很大”的产品。三年多的时间,BKT把这个品类从0做到了25亿年销。今年初,BKT品牌更设下了2025年冲刺百亿的新目标。
根据蝉妈妈数据,BKT品牌30天(2025-03-26至2025-04-24)在抖音的总销售额超过了1亿,销量超过100万,在抖音“腰部防护用品”分类中排名第一,客单价稳定在100~200元区间,以品牌自营号带货为主,关联直播数达3239场,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据悉,BKT品牌来自广州画船听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画船听雨公司”)。根据天眼查,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200万,此前公司法人和实控人均为蔡琪,2025年2月6日,公司法人变更为王鸣风。在其2023年工商年报显示,公司员工仅24人。
公开信息显示,BKT品牌最早并非以国货出现,而是来自韩国企业。2021年12月,媞乐株式会社将两款外观专利“人体工学椅(X4-01)”和“人体工学椅(X4-02)”转移给画船听雨公司,这也是画船听雨公司最早的一批专利。2023年以来,该公司又申请了多项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护颈托(BKT星河)”“一种久坐护腰坐姿椅”“人体工学椅(1-1)”“人体工学椅(2-1)”,发明人均为蔡琪。
不过,根据天眼查,画船听雨公司在近两年增加了多起诉讼案件,其中包括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等。
平替围剿,何为技术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以“168元体验千元级人体工学”为卖点、成功颠覆行业价格体系的BKT护腰椅,正面临“平替大军”的全面围剿。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涌现出大量标榜BKT“同厂同款”“功效一致”的仿制品,价格带普遍下探至50-100元区间。这些产品不仅直接复刻BKT的“人体工学”“久坐不累”等核心卖点,更通过“工厂直营”“正品直销”等话术分流消费者。
《BUG》栏目观察发现,部分平替店铺已创下上千件销售记录。一家BKT平替店铺的销售人员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能实现一比一平替(原版)。”而另一款仅售20余元的“BKT同款护腰垫”,其客服表示:“功效是类似的,没什么(技术)门槛,就是护腰的。”
对于市面上存在着大量BKT护腰椅平替产品,BKT天猫旗舰店官方客服强调了品牌产品的技术优势,称“拥有6项专利,核心价值在于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贴合人体脊柱的自然曲线,为脊柱提供良好的支撑,全方位托起腰部,提高舒适度。”
但谈及具体涉及了哪些技术专利,该客服人员表示,“非常抱歉,涉及品牌技术与商业机密暂无法提供,但我们所有商品均通过严格质检,确保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资质已向平台出示。”
与此同时,BKT护腰椅的实际使用体验正遭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质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BKT护腰椅”词条下存在着上百条消费投诉,品控、质量、效用成为投诉重灾区,不少消费者直指BKT护腰椅存在“效果夸大”“腰托容易断裂”等产品硬伤。
一位购买过该产品的用户向《BUG》栏目坦言:“虽然腰部支撑效果明显,但舒适度实在太差,现在已经闲置落灰了。”这样的反馈并非个例——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着他们的失望体验:“几百块钱的护腰椅还不如靠垫”“一个曲线刁钻坚硬无比的塑料片子”等等吐槽屡见不鲜,并引发了不少共鸣。
买量造势,还能持续多久?
时至今日,想要冲刺百亿目标的BKT家居必须思考,如果剥离营销光环,BKT的护城河究竟是什么?是专利技术、供应链效率,还是单纯靠流量红利?
根据蝉妈妈数据,BKT品牌日均开播82场,其中72.5%流量来自付费投放,自然流量占比不足5%,流量成本承压明显。
果集飞瓜首席数据分析师神婆向《BUG》栏目表示,BKT通过“明星代言+直播轰炸”快速打开市场,其核心逻辑是“饱和攻击”——短期内集中资源打造品牌认知,签约杨幂等顶流明星,覆盖不同人群,最大化曝光,快速建立“护腰椅=BKT”的品牌关联,快速抢占用户心智。
她进一步解释道,“他们很明确是打大爆品的逻辑,目的是快速拿到更大的结果,其实在逻辑上他们可以慢慢进步,用三五年时间打磨产品布局长线,但BKT明显是希望短时间把认知点打透,打造满世界你只能看到我的感觉,这不是传统的产品导向型增长模式,而是一种以速度换取市场规模的发展策略。”
某种程度上,这种策略与当下爆品面临的市场生命周期加速萎缩的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供应链透明化、流量成本飙升的背景下,缺乏技术壁垒的爆品往往面临“速生速死”的挑战,网红产品很难穿越周期。
“一个品类从爆发到衰退的周期,已从过去的3~5年,部分已压缩至3~5个月,这也意味着BKT等品牌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爆品-收割-退场’的闭环,慢一步就意味着失去市场话语权,”她谈到。
然而,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上述分析师具体谈到,“一是,当市场对BKT这种流量轰炸的营销套路完全熟悉之后,消费者很快会产生免疫,这类产品其实复购率也不会好,导致营销效果边际递减;二是,技术壁垒缺失的情况下,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使产品快速仿制成为可能,大量平替产品通过相同供应链快速占领市场,最终这个品类可能反被白牌厂商收割;三是,这种模式较依赖于资本,复制爆品模式的核心约束在于预算的规模。”
责任编辑:杨赐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