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现里程碑式合作,晋景新能携两大巨头构建动力电池回收铁三角

格隆汇
09 May

4月25日,中国资环粤港澳大湾区展业推进会在深圳成功举办。会上,中国资环绿色投资公司、中资环国际开发公司与晋景新能在内的各相关合作企业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为后续战略协同埋下伏笔。推进会期间释放的合作信号,迅速转化为实质性动作。

昨日,晋景新能宣布,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旗下中资环国际开发(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资环国际”)、宁德时代控股的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普循环”)达成三方战略合作,拟在政策研判、技术协同及海外网点建设领域展开深度探索。

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中国电池回收产业首次实现“国家队+产业龙头+全球化服务商”的三角资源闭环,更揭示了新能源后市场从零散竞争向体系化作战的转型趋势——依托政策洞察、技术沉淀与网络覆盖的三维优势,晋景新能或将在全球绿色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先发身位。

一、战略协同,实现资源互补、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据了解,晋景新能的核心业务涵盖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其全球服务网络覆盖美洲、欧洲及亚洲,尤其在电池回收领域已通过香港环保园的处置设施建立技术示范点。

此次合作的两大伙伴——中资环国际与邦普循环,分别背靠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与宁德时代,前者是国内首家专门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后者则是全球领先的电池循环技术企业。三方合作的核心逻辑在于整合“资源协调-技术研发-全球网络”的全链条能力。

从资源端看,中资环国际作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子公司,长期深耕国内外再生资源供应链,尤其在政策研究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上具备优势。此次晋景新能引入中资环国际,可借助其政策解读能力及全球资源网络,强化对全球电池回收政策动态的响应速度,降低合规风险。

技术层面,邦普循环的加入为合作注入关键动力。作为宁德时代的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拥有从电池回收到材料再生的闭环技术体系,其全球首创的“DRT定向循环”技术可实现电池材料的高效再生,正极材料碳减排近50%。而晋景新能此前与国轩高科的合作已涉及电池梯次利用与低碳管理系统,若结合邦普循环的工艺,可进一步优化回收效率并扩大处理规模。

业务协同方面,晋景新能的逆向供应链管理业务近年来增长迅猛,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28个国家建立成熟的回收点位网络,覆盖欧洲、东南亚等关键市场。若合作落地,此回收网络可成为电池回收的终端节点,叠加中资环国际的资源协调和邦普循环的技术赋能,形成“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体化模式。这种分工不仅降低物流与运营成本,还有望推动标准化流程的建立,从而增强客户对再生材料质量的信任。

二、全球化布局再深入,紧跟政策趋势深挖市场潜力

对于晋景新能而言,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及绿色供应链的领军企业,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进一步探索海外区域合作是其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

根据标普全球估计,至2030年间,动力电池的需求将以每年2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若以2025年需求1500GWh为基准,2030年需求量将突破3600GWh,随之产生的退役电池量突破800GWh,回收市场空间巨大。晋景新能此前已与国轩高科计划在全球10个服务网点开展试点,并逐步扩展至100个,若叠加中资环国际的国际化资源调配能力及邦普循环的技术输出,其海外扩张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政策环境亦为合作提供利好。例如,欧盟《新电池法》及中国今年出台的《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均要求提高电池回收率与材料再生比例。在政策环境与产业链协同双重赋能下,晋景新能全球化布局将更具纵深。在标准制定方面,邦普循环依托其建立的369项行业标准与4527项专利,快速适应各国合规要求,叠加中资环国际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的经验,为合作体系统一技术规范提供支撑,从而快速切入政策敏感市场。

物流网络方面,晋景新能通过覆盖28国的物流节点网络,结合中资环国际在战略资源调配上的优势,可构建高效的电池材料进出口物流体系,降低国际运输中的合规风险与成本。通过历史经验来看,政策研究协同能有效降低市场进入壁垒,这对晋景新能在新兴市场的布局尤为重要。

当前晋景新能的逆向供应链业务已成为增长引擎。其截至2024年中期业绩显示,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4倍至1.57亿港元,营收占比达63.4%。若合作推动其回收网络扩容,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结构。参考邦普循环的示范项目,每回收10万吨电池可减少150万吨原矿开采,这种环保效益亦可转化为碳关税豁免或绿色融资优势,增强晋景新能的ESG评级并吸引长期资本。

此外,邦普所属的宁德时代近期刚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一资本动作不仅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活力,更通过产业联动加速了本地技术交流与人才培育。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资将强化其海外研发中心与香港研究院的协同,吸引全球电池领域高端人才汇聚香港,推动标准化技术输出与跨境知识产权合作,同时也将增强国际资本对香港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机遇的吸引力。

对于晋景新能来说,这种“资本市场+产业技术”的共振效应,使得此次的三方合作既能享受宁德时代港股IPO带来的品牌声势与资本关注,又可进一步创造更多国际技术合作接口,借助其海外工厂节点实现电池回收的属地化闭环。

三、结语

总的来说,此次战略合作不仅为晋景新能注入了“国家队”的政策赋能与产业龙头的技术势能,更通过全球服务网络的纵深整合,实现了从政策研判、技术研发到终端服务的全链条覆盖,从而解锁了新能源产业链中稀缺的协同价值。

这种“政策-技术-网络”的三维赋能,使晋景新能在千亿级市场爆发前夜,率先构建起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其覆盖28国的服务节点不仅可快速承接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合作伙伴的海外产能释放需求,更通过电池材料交易中心的资源集散功能,掌握定价话语权。

当行业仍困于“规模扩张”的初级竞争时,晋景新能已通过本次合作迈入“体系化输出”的新阶段,为投资者锚定了穿越周期的增长确定性。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