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金三银四”翘尾收官

中国经营网
10 May

  随着各大车企陆续晒出4月份成绩单,2025年车市“金三银四”正式鸣金收兵。尽管行业整体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从各车企已公开的销量成绩来看,“创新高”无疑是关键词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1日—27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9.1万辆,同比增长1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51.8万辆,同比增长7%。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新能源车是市场增长的主力军。4月1日—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长2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14.8万辆,同比增长33%。

  尽管整体市场呈现温和复苏的态势,但“强者愈强”的结构分化也越发明显,比亚迪、零跑等新能源车企持续领跑,传统燃油车企加速追赶,部分新势力品牌则深陷“掉队”危机。

  乘联会方面表示,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共同推动下,春季车展线下活动将全面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聚拢人气。4月初的新品上市极其活跃,厂商“一口价”策略、“0息”购车金融方案等一系列促销优惠活动继续。近期,终端智驾推广对销量拉动效果一般,各家厂商为了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会,很多都推出了置换、报废补贴,效果较好。

  头部车企表现亮眼新势力“阶梯式分化”

  5月5日,上汽集团对外宣布,4月份整车批售37.7万辆,同比增长4.6%,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实现“同比四连增”。其中,4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车12.8万辆,同比猛增71.7%,销量规模创今年新高。今年1—4月,上汽集团实现整车批售132.1万辆,同比增长10.7%。

  记者注意到,吉利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4月份乘用车销量为23.41万辆,同比增长53%,到目前为止已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新能源销量(含吉利、领克、极氪)12.56万辆,同比增长144%,新能源销量占比54%,单月销量、渗透率创历史新高。

  奇瑞集团也表现亮眼,4月份销售汽车20.07万辆,同比增长10.3%。其中,奇瑞汽车销售汽车18.49万辆,同比增长5.2%;集团销售新能源车6.12万辆,同比增长85.5%。

  头部车企表现亮眼,造车新势力阵营呈现出“阶梯式分化”。继3月份拿下新势力车企交付量第一后,零跑汽车4月份再度以4.1万辆的交付量蝉联新势力销冠,同比增长173%。

  小鹏汽车位列新势力4月份销量榜单第二名。有关数据显示,2025年4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5万辆,同比增长273%,环比增长6%,是唯一连续6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的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紧随其后,2025年4月共交付新车3.39万辆,同比增长31.6%。

  作为“蔚小理”曾经的带头大哥,蔚来始终在奋力追赶。2025年4月,蔚来交付新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1.93万辆;乐道品牌交付新车4400辆。

  小米汽车延续上市热度,4月份交付量超2.8万辆。今年前四个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辆。“小米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已陆续交付。”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公开表示。

  对于4月份车市的整体表现,乘联会方面表示,4月份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由于“两新”政策的拉动,春节后车市热度较高,在国家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很多省市出台并逐步落实了相应促消费政策,叠加车展等线下活动的全面启动,4月份车市走势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下在新能源车赛道上炙手可热、频繁亮相的造车新势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一些曾经备受瞩目的新势力企业已悄然退场,失去了往日的声势与关注。

  哪咤、极越哪咤、极越便是其中的代表车企。以极越为例,根据公开报道,4月底,极越汽车原公关负责人徐继业在朋友圈发文称:“有兄弟透露极越大概率不会破产了,集度董事会已经同意重组,集度目前正与3—4家重组方沟通中。”但极越官方并未对此消息作出回应。

  针对上述传闻,一位曾就职于极越汽车的公关人士告诉记者,不知道是否属实,现在都是小道消息。“反正感觉还有机会,毕竟(极越汽车CEO)夏一平还在啊,又不是跑了。”

  对于车市淘汰赛,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资深顾问梅松林曾告诉记者,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淘汰赛阶段,目前尚处初级阶段,主要淘汰未树立品牌标签、未被消费者记住的车企。2025年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深度淘汰赛,重点淘汰未找到可持续盈利模式的车企。

  颠覆传统定价模式打出促销“组合拳”

  随着“金三银四”收官,市场焦点转向5月份及后续表现。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政策,出台购车补贴、以旧换新等优惠举措。为争夺市场份额,众多车企也祭出促销大旗。

  “来看车吗?”5月3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市政公园文化广场举办的“2025马鞍山五一车展”现场,一位销售顾问向记者问道。车展现场,不少市民在路过展台时会驻足看车。

  记者了解到,上述车展共持续三天,共有30余个汽车品牌携200余款车型亮相,其中不乏一些特价车型。据统计,该车展三天累计成交车辆652辆,成交额突破7900万元。有换车意向的市民李桃桃(化名)告诉记者,她现在开的是微型电动车,想换一辆空间大一些的电动车。“看了几款车,优惠下来的话,大部分价格都在预算之内,还得仔细进行比较。”

  除地方车展外,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上海车展”)于4月23日在上海开幕。这是今年国内首个A级车展,共吸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

  5月2日,2025上海车展落下帷幕。据了解,本届上海车展展期首次延至“五一”假期,助力汽车消费再升级,展出车辆1366辆,其中新能源车超七成,首发车163辆。

  2025上海车展的热度尚未消散,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也拉开大幕。本届“五五购物节”将从4月底持续到6月底,是6年来消费补贴政策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届。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5月7日发布的“汽车消费指数”指出,近日,多地相继出台或部署了新一轮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例如吉林省在拓展换新消费方面发放6亿元消费券,支持各地开展促销活动;福建省启动“五一消费季”,集中发布多项促消费活动和政策,覆盖多个重点促消费领域。多维度政策与活动共同促进“五一”假期消费,为节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了解到,不少车企打出促销组合拳。以上汽大众为例,其带来了爆款车型限时一口价、限时至高综合优惠5.8万元等多重惊喜,更有55辆特价车、5555元专属礼遇等福利。

  4月30日,记者走访上汽大众在上海市嘉定区的一家4S店。店内摆放车辆的正前方,“五一”购车优惠政策十分醒目,包括购车狂欢现金券2000元、置换补贴至高1.5万元等优惠。

  车企的促销举措会带来多大的效果?以“一口价”策略为例,合资车企都推出过类似政策。在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看来,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品牌(包括豪华车品牌)现在为部分车型提供统一价格,此举重新定义了传统定价模式,并促使经销商将重心转移至客户服务。“这种透明的定价策略提振了车企销量,助力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企稳回升。”

  对于5月份汽车市场的消费走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5月份汽车消费需求受政策红利、新车上市、车展促销、“五一”假日消费等因素推动,呈现集中释放态势。“汽车市场在政府、厂商及经销商等多方政策联动共同刺激下,预计5月份汽车销量环比将呈现显著增长。”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以来,新车密集上市,行业竞争重新趋于激烈,新车强势的品牌比亚迪、吉利、小米、零跑、问界等优势明显。“展望2025年第二季度,受益于上海车展后的新车上市和交付,叠加2024年第二季度低基数,行业景气度预计持续上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