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次重大让步!资金爆买

格隆汇
Yesterday

和大幅放宽关税一样,AI芯片政策也出现大幅度放宽。

美国商务部周二宣布,美国将撤销前总统拜登出台的AI扩散规定,该规定对寻求AI芯片的国家实施三级出口管制,原定于5月15日生效。商务部还表示将发布正式撤销该规定的通知,“未来”将发布替代方案。

同时,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一项允许阿联酋进口超过100万颗英伟达先进芯片的协议,这一数量远远超出了拜登时代人工智能芯片法规的限制。从现在到2027年,阿联酋每年可以进口50万颗市场上最先进的芯片。

这是懂王迄今为止,对于AI芯片政策最大的突破和让步。

受英伟达获万枚芯片大单的消息提振,A股的光模块CPO全线上扬,带动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涨0.89%、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芯片ETF (159995)跟涨。

在经历了需求放缓传闻和关税打击之后,AI算力重新成为市场热点,未来又能否再进一步,重现辉煌呢?

01

股市反应积极

在该消息传出之后,正值海外股市交易时段,AI芯片板块反应非常积极,整体收涨。

其中,龙头股英伟达大涨5.63%,盘后继续上涨超1%,夜盘期间则进一步上升超过2%。

能够有如此强劲表现,不单单一些投资承诺,AI芯片公司还实实在在获得了订单。

当地时间周二,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向沙特阿拉伯人工智能公司Humain出售超过1.8万块“地球最强AI芯片”;AMD也表示,AMD将为“从沙特阿拉伯王国延伸到美国”的数据中心提供芯片和软件,该项目耗资100亿美元。

继沙特之后,特朗普还将访问卡塔尔、阿联酋。

有消息传出,OpenAI的全球版“星际之门”(Stargate)可能首先花落阿联酋。也有媒体报道称,在协议允许英伟达向阿联酋出售的芯片中,五分之一将供给阿布扎比的AI公司G42,其余分配给在阿联酋建设数据中心的美国公司,OpenAI可能是其中之一。

这些措施,都会刺激AI算力公司的业绩增长,使得一度被认为需求放缓的AI算力需求,再次打开增长空间。

今天,这股算力热顺利传达到A股,特别是达链,众多概念股出现上涨,三大核心概念股“易中天”更为抢眼。

投资AI的朋友,对于达链的起起伏伏应该不会陌生,特别是在前一任美国总统的各种骚操作之下,限制、封锁,从来没有缺席。

不过,即便如此,达链也并没有简单的随波逐流,而是展示出应有的韧性。

这点,从一些概念股的走势中也可以看出,例如以下这家。

2023年初,即ChatGPT引爆AI行情的开端,公司股价在20块左右,此后受益于AI热潮,股价爆发。

到同年6月,升到60块的高位,涨了200%;之后跟随AI板块回调,11月底再次回升,中间虽然也经历过阶段性回撤,但总体趋势是向上的。

24年10月,升到160块,相对23年初,涨幅高达700%。

进入25年,跟随全球AI科技股回调,关税战出来之后,股价再度重挫,但很快触底反弹,延续至今。

从这些走势中,至少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是紧随全球AI科技板块的走势,尤其是英伟达;

第二,趋势上,是一直向上的,中间的调整,即使是耗时较长,回撤幅度较大的,并没有改变这个趋势,反而可能提供出一些逢低吸纳机会。

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在商言商,主要是源于公司业绩方面的兑现能力。

以季度为例,从23年Q3开始,公司营收、利润都在持续增长,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增长率方面表现也相当好,达到三位数的情况很常见。

估值上,公司最新的动态PE为20倍,属于合理区间,对于成长股而言反而略低。

随着AI算力增长空间再次打开,CPO板块有望调高业绩增速,也有机会拔高估值。

02

独特优势

全球前十大光模块厂商中,中国占据了7席,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成,多家厂商都是英伟达的供应商。为何呢?

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光模块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这种优势,根植于中国多年来在光电封装技术、完善的产业链以及中国制造优势其他国家短期内还无法替代。

虽然技术含量上和GPU有不少差距,但CPO也是AI服务器中不可缺少的配件,承担着重要的数据传输功能。

可以这么说,英伟达的GPU是很强,但要组装成一个完整的AI服务器,还是离不开中国的CPO。

这正是中国CPO厂商独特的优势。

在需求端,原先市场一度担忧AI云厂商削减资本开支,影响英伟达以及相关产业链未来的需求,但在最新的财报季,大厂们并没有削减这方面的开支,有的甚至增加了开支。

加上此次政策上的大转弯,为英伟达维持高增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自然会扩散到英伟达产业链。

另外,基于懂王努力减少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全球推广美国货,同时谋求美国在AI科技上的霸主地位的思路,至少未来几年不用担心他的政策有大转弯。因为逻辑上讲,让美国的AI芯片占据各国的AI基础设施,其实也是确保美国在AI上技术上的不可替代性的必要手段。

这些,都为未来几年AI算力及相关产业链的业绩增长,提供确定性。

从技术面上看,相关概念股的走势也是不错的,连续突破多个压力线,证明市场的做多情绪处于高位。

不想错过该轮反弹,同时又强调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下相关的ETF产品。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全覆盖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重仓AI硬件(占比41.8%)、AI软件(40.8%)、应用(17.4%),聚焦光模块、高速铜缆、算力租赁(IDC)、数据中心等,权重股包括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光模块龙头、AI大模型应用昆仑万维等,深度绑定AI基建需求,是当前市场“CPO”含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指数,能更高效地捕捉AI主题行情。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相较同类人工智能指数进攻性更强,不论是去年“924”行情中(2024年9月24日-2024年10月8日)、还是自4月8日以来的“对等关税”行情修复(截止5月14日),创业板人工智能分别以67.22%和21.83%的涨幅,跑赢同类指数。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159381)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为“0.15%+0.05%”,是综合费率最低的“20CM”人工智能主题ETF。

科技板块一直是市场重点布局的方向,场内有多只相关行业主题ETF。比如,在半导体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中,材料、设备占比超过一半,是实现国产替代的核心战场。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是全市场首只聚焦科创板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的行业主题ETF,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含量合计高达77.2%,且指数成分股中低于200亿元以下的个股共21只,属于中小盘风格,进攻性更强。

同类规模最大的芯片ETF (159995)覆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全产业链,成份股包括中芯国际北方华创海光信息韦尔股份中微公司澜起科技寒武纪兆易创新等公司,该ETF4月8日至今累计涨幅超10%。

03

结语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在连续经历冲高回落、需求放缓和关税战的利空影响之后,AI科技已经重回资本市场的热度榜,这种热度有望继续持续下去,因为资金正在重新拥抱AI板块。

除了有消息面的刺激,以及近期市场需要题材,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一直强调的AI科技长期价值(包括基础层、应用层),这些长期价值能够有效建立起投资的安全边际,以及盈利增长空间。

换句话说,有长期价值在,即使出现回撤,也会有一个底,这个底,包括估值底、股价底和投资者的心理底。

同样地,有长期价值在,使得所投入的资本有机会一直增值,持有的时间越长,增值越明显。

客观地说,AI能够去到多高的高度,真的无法预测,就如30年前,没有人会预料到互联网能够走到今天的高度,不过这是好事,这大概就是长期投资者眼中,做时间的朋友,享受时间的馈赠。

下有底,上不封顶,对于资金方来说,这就是确定性,这就是吸引力。

基于以上认知,AI的投资策略可以很简单,既然有底,那跌下去的时候,就需要考虑何时抄底,而不是一味地恐慌、割肉。

当然涨得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考虑将部分仓位获利了结,待到回撤到位时,再重新进入。如果是长线投资者,资金成本能否承受的,也可以选择持有时间更长一些,以收获更高的资本增值。

这种策略在过去已经被不少案例验证,未来大概率也会如此。

至于标的,可以考虑一些国内相对优势较明显的,在全球范围内也不易被替代的,比如光模块。

近期市场风险偏好虽然有所上升,但还不能完全排除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框架里需要纳入一些稳健性指标,这些指标就包括标的公司的比较优势、不可替代性等等,以此去增强投资组合的稳定性,即使哪天突发利空冲击,也可以坦然面对,安然度过,这样投资体验相信会更好一些。(全文完)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