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告诉他要买便宜的公司。当时巴菲特就说这个是“捡烟蒂”方法,就像捡起地上的烟头抽两口,这是没有成本的,但很难赚到大钱。后来,巴菲特遇到了芒格,芒格给巴菲特说,应该买好公司,而非买便宜的公司,宁愿以一个普通价格买一个伟大的公司,也不要以伟大的价格买一个普通的公司。巴菲特后来在回忆录中提到,自从遇到了芒格,我才真正从猿进化成了人。而在芒格去世之后,巴菲特非常悲痛,他在致股东的信中讲到,如果说芒格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大厦的设计师,我就是个包工头,他主要的思想来自于芒格,如果没有芒格,我将比现在穷的多,当然这也是巴菲特谦虚的说法,所以买好公司后来成就了巴菲特的奇迹。
你看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其实无一例外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白马,苹果、美国银行、美国运通、亨氏、还有喜诗糖果等等,这些其实都是大白马公司,特别是可口可乐他持有了40多年,巴菲特他之所以厉害,其实就是他固守在能力圈范围内做投资,只买自己看得懂的公司,虽然这让他错过了过去20年很多科技股大涨的机会,但是让巴菲特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比如说2001年科网泡沫,巴菲特一股没投,所以毫发无损。比如说2008年次贷危机,巴菲特一点次贷都没买,所以他躲过了2008年的次贷危机。
我们不能要求巴菲特在每个阶段都买到那个阶段涨得最好的公司,这是不可能的,这会变成投机,其实巴菲特的认知就是在自己能力圈范围内投资,看不懂的东西坚决不投,就像比尔·盖茨是他的好朋友,每次开会都会去现场捧场,但是这么多年巴菲特没买过微软,虽然微软涨了上千倍,但是他没买。他和贝索斯也是好朋友,但是也没买亚马逊,他和谷歌的创始人也很熟,但是他也没买谷歌,他这样确实错过了一些科技股的行情,但是不影响他长期的业绩是无人可及的。
他现在交给接班人格雷格阿贝尔,阿贝尔50多岁,对科技理解相对来说会深一点,他相对巴菲特来说是新生代的投资经理,可能会配一些科技股,但是巴菲特是不会配的,巴菲特还是非常固执的坚守价值投资,这也是巴菲特成功的原因,不会被短期的业绩所吸引,而是做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但是做价值投资知易行难,巴菲特在美国做价值投资,主要需要克服的是人性的贪婪和恐惧,像去年美股涨得很好,但是巴菲特选择了大幅减仓,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现金高达3400多亿美元,约合2万多亿人民币,这么多钱留在账上,就是因为美股估值太高,所以巴菲特说明天就有投资机会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5年之内一定是有投资机会的,他可能会在5年之内把资金投出去,所以巴菲特他做投资可以说是坚持他的原则,虽然有可能会错过机会,但是最终他的长期回报率是非常高的。
我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遇到了很多国内外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来自于世界各地,我也了解了一下他们对于中国的看法,他们认为自从DeepSeek出来之后,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创新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家也开始认可中国的价值投资。因为中国做科技股的投资现在来看就是下一个赛道,今年科技板块表现较好,我们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会落后于美国。
这一次去奥马哈之前,我带企业家到英伟达去交流,英伟达的高管也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某些领域甚至超过了美国。最近大家也看了新闻,第六代战机亮相。此外,印巴冲突中,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歼-10CE战斗机和霹雳-15E超远程空空导弹表现优异,击落多架印度战机,这也给了全国人民信心,也让欧美国家看到中国在军事方面的优势。
这也是我们的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上,实现比较大的突破。我们的优势还在于商业应用,我们制造成本、产业链健全,比如说机器人其实美国研究的更早,但是美国的机器人到现在还没落地,太贵了,一个就要十几万美元,但是我们的人形机器人十几万人民币就好了,而且后面随着量产之后,成本可能会降到几万块钱一台,甚至以后可能家家户户都有几台机器人,当保姆、养老,甚至当男女朋友都有可能。机器人时代来临,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是领导者,这将会带来巨大的产业机会,带动我们的经济出现第二增长曲线。
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已经是属于明日黄花了,后面房地产也很难有大的机会,我们也要找新产业,现在来看新产业里,人形机器人是一个重要的机会。最近我也看到黄仁勋的一个采访,他讲到机器人未来的形态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无人驾驶的汽车,一个无人驾驶的汽车本身就是个机器人,只不过是汽车的形状,可以看作是《变形金刚》里面的汽车人,第二类形态就是无人机,无人机也是智慧的操作系统加上硬件,它的形状像飞机,但本质上也是机器人,而且无人机的智商未来可能会超过普通人的智商。第三就是人形机器人,这会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机器人。
所以中国在科技上未来可能会实现比较大的突破,而且会找到我们经济的第二增长曲线,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价值投资是巴菲特取得长期投资胜利的法宝,同时也适合于A股和港股,并不说只有在美股做价值投资才行,只不过我们做价值投资要加上中国特色这四个字,因为加了中国特色,相当于我们就能够结合A股市场的实际来做价值投资,因为A股市场是一个散户的市场,散户没有定价能力,好股票也能被砸到地板上,卖出白菜价,牛市的时候垃圾股也能炒到天上去,所以在A股市场做价值投资,就需要承受比较大的煎熬和心理压力。
在市场低点,你敢不敢布局好公司,在市场高点,你愿不愿意提前减仓、获利了结。价值投资原理上来看是很简单的,就是买好行业好公司选择好价格,但是什么是好行业,什么样的公司才能算可以长期持有的公司,有长期持有价值的公司,什么样的时候才是好价格,这些都是对人的一种考验,所以在A股市场能够做出好的投资业绩的,往往是做了中国特色价值投资,中国特色还包括政策解读,因为政策对于市场的影响太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投资于政策支持的行业,远离一些政策打压的行业。
巴菲特创造的投资神话,我觉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而且很难复制,所以他后面把投资权完全交给格雷格阿贝尔,在前几年应该是没啥问题了,因为几年之内变化不大,格雷格阿贝尔也跟着巴菲特做了几十年投资了,也继承了他的理念,但是长期来看,格雷格阿贝尔能不能延续巴菲特的奇迹还是一个问号。所以我觉得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还是观望一下,如果格雷格阿贝尔在未来的投资中能够坚持做价值投资,可能还会延续巴菲特几年的业绩,但是长期来看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巴菲特也幽默的说,如果哪一天我突然死了,结果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大涨,那就尴尬了。
巴菲特投资了很多日本的股票,包括日本的五大商社,巴菲特投资日本的股票主要是因为估值低、分红率高,这并不是说他看好日本经济,他这次讲到如果日本央行未来停止加息,他也不会大幅减持日本的这些股票,他说20年不会卖。其实巴菲特做投资是比较灵活的,他这一次讲到关税战可能影响到美元的配置价值,所以可能会减少对美元的配置,增加对于其他货币的配置。
今年我们知道科技股出现了东升西落的现象,美国的科技股出现下跌,而中国的科技股出现上涨。东升西落的叙事,我觉得后面还会延续,因为背后逻辑实际上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正在迎头赶上,甚至某些领域已经是赶超美国了。而且我们的优势在于商业应用,我们可以把任何东西造出来,而且造的成本很低,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就发挥了这个优势。新能源汽车现在是全世界我们是属于产量最多、销量最多,而且大量出口,未来在人形机器人这些领域可能也会复制这个奇迹,大量出口,所以跟这些海外的投资者交流下来,我感觉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信心更强了。
其实从这次关税战,我们敢于对美国硬刚,让特朗普屈服,找我们谈,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的实力。也让世界其他国家对我们刮目相看。只有中国敢对美国说“NO”,其他国家基本上是滑跪的,这本身背后就是用实力说话,我们的实力已经体现出来了,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我们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所以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未来大家的投资回报可能会比在美股做价值投资更高,去年年底我发布了2025年十大预言,明确的讲到2025年机会在中国,美股、美元可能会出现高位回落,A股、港股会出现一轮新的牛市,现在来看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这时通过布局好的股票或者好的基金来抓住机会,是比较好的投资策略,抓住这一轮居民财富大转移的机会。现在其实面临着资产荒,就是很多居民没什么好的产品可以投,以前承接居民储蓄大转移主要是房子,但是现在楼市已经出现了拐点,房子的黄金投资期已过,所以现在要逐步关注资本市场的一些机会,我们相信国运,相信中国的优质资产将来可能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作者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