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百威亚太(01876)发布公告,宣布自2025年5月15日起,公司将进行多名董事职务变动。
来源:公司公告
具体来看,Ricardo Tadeu被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而Katherine Barrett则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Tadeu等人的替任董事。此外,John Blood和David Almeida将分别担任程衍俊和Tadeu的替任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新任董事均不将收取任何董事袍金或其他薪酬。截至公告日期,Tadeu、Barrett、Blood及Almeida在公司中并无股份权益,但他们在百威集团及其关联公司Ambev中拥有权益。此次变动未对公司运营或财务状况产生直接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百威亚太控股有限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啤酒公司,其酿制、进口、推广、经销及出售超过50个啤酒品牌组合,包括“百威”“时代”“科罗娜”“哈尔滨”等。
业绩方面,百威亚太去年到今年,销售、收入和盈利持续呈现“三降”趋势。具体来看,年报显示,2024年,百威亚太啤酒销量为84.8亿升,同比减少8.8%;实现收入62.46亿美元,同比减少8.9%;净利润7.5亿美元,同比下滑14.77%。时间来到今年,百威亚太的业绩仍未见好转,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百威亚太总销量约19.74亿升,同比减少6.1%;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减少7.5%;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减少18.47%。
中国区市场的持续低迷是影响业绩的关键因素。在中国市场,百威亚太2024年啤酒销量同比减少11.8%,总市场份额减少149个基点,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下降13%、1.4%。其中,第四季度,百威亚太在中国市场总销量同比减少18.9%,收入及每百升收入分别下降20.1%、1.4%。据Euromonitor数据,百威亚太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在2015年时将近50%,到2020年下滑到42%左右,近年下滑趋势还在持续,目前已降至40%左右。
业绩持续低迷,机构也下调百威亚太股价目标。建银国际发布研报,将百威亚太2025财政年度EBITDA预测下调2%,目标价由9.5港元下调至9.4港元。浦银国际研报认为公司短期的业绩依然面临较大的挑战,而新管理层是否能带来公司长期运营效率的改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维持“持有”评级,下调目标价至9.2港元。
二级市场方面,截止5月14日收盘,百威亚太股价报8.900港元/股,总市值1179亿港元。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