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追踪】MIRXES开启招股,引进复星国际为基石

财华社
15 May

历经四次递表后,Mirxes Holding Company Limited(以下简称“Mirxes ”)的闯关之旅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在近日通过港交所聆讯之后,Mirxes(02629.HK)马不停蹄地发起全球发售,计划于5月15日起至5月20日招股,预计2025年5月23日挂牌上市。

此次Mirxes全球发售4662万股,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香港公开发售,无超额配股权。每股发售价23.30港元,每手100股,最多募资约10.86亿港元。

资料显示,Mirxes此次IPO招股引入两名投资者,合共认购约5792.01万美元(约4.49亿港元)的发售股份,其中九江市国资委旗下的北京浔瑞认购5000万美元、复星国际(00656.HK)旗下Evergreen Gate认购约792.01万美元。

来自新加坡的miRNA公司

根据招股书,Mirxes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微小核糖核酸(“miRNA”)技术公司,致力于使疾病筛查诊断解决方案在亚洲关键市场(包括新加坡及中国)触手可及。

截至2025年5月7日,Mirxes拥有一种核心产品(即GASTROClear™)、两种其他商业化产品(即LUNGClear™及Fortitude™)及六种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产品。

其中,核心产品GASTROClear™为一个由12种miRNA生物标志物组成的用于胃癌筛查的基于血液的miRNA检测组。GASTROClear™已于2019年5月获得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的C类体外诊断(“IVD”)证书后在新加坡成功商业化,为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准进行胃癌筛查的分子诊断IVD产品。

同时,GASTROClear™还于2023年5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这使Mirxes成为首家在基于血液的miRNA诊断检测领域及胃癌分子诊断检测领域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称号的公司。

已实现商业化,但还未走向盈利

Mirxes虽然已经有商业化产品上市,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Mirxes的收入分别为1775.90万美元、2418.50万美元、2028.27万美元,毛利分别为932.64万美元、1358.20万美元、888.70万美元,年内亏损5620.27万美元、6956.93万美元、9221.47万美元。

在支出方面,销售及分销开支、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整体处于增长状态。2024年,这三项支出分别为1619.75万美元、1910.44万美元、4595.95万美元。

其中,历年的一般及行政开支还要大幅超过研发开支,一般及行政开支的增加主要系办公开支及专业及咨询费增加。

另外,2022年至2024年,Mirxes的财务成本分别为874.33万美元、1110.57万美元、1487.83万美元,连续增长的财务成本也对Mirxes的利润造成了一定侵蚀。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Mirxes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1.25万美元,资金并不充裕,此次在港上市将获得充分的“补血”。

而此次IPO所得募资净额预计为8.81亿港元,有如下用途:(1)约51.0%的资金预计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GASTROClear™的研发、监管备案以及生产及商业化;(2)约24.0%将为正在进行及计划进行的研发提供资金,以进一步开发管线产品;(3)约15.0%将用于加强并整合“端到端”能力,以把握价值链上的巨大商业潜力;(4)10.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