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AI的底气:不止“钞”能力

蓝鲸财经
16 May

作者丨明晰野望 茯神

腾讯财报从来不缺亮眼的大数字,这次也不例外。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实现营收1800亿元,同比增长13%,毛利、经营利润(Non-IFRS)增速分别为20%和18%,盈利增速继续跑赢营收,三大主业实现稳健齐增。

其中,游戏和广告(营销服务)业务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不仅为其它潜力业务板块争取到宝贵的“发育时间”,也给足了腾讯“高速路上换引擎”的安全缓冲。

要知道,游戏和广告这些业务,都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但腾讯多元化业务布局和丰富的用户场景,总是能够提供平滑和对冲。比如之前游戏业务在调整中,广告连续数个季度增速超出同业水平,顶住大盘。如今金融支付受宏观环境影响缺乏增量,但总有其他“兄弟”挺身而出,稳固腾讯的财务表现。

这种互相补位的模式,在很长时间里成为腾讯独特的护城河,但它显然还不够完美。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充其量只能是一种资源层面的存量博弈。能不能让更多鸡蛋都变成“金蛋”,甚至孵出小鸡,才是腾讯未来新十年能否稳坐钓鱼台的关键。

AI拐点的到来,就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腾讯也用真金白银做出了宣告:2024年,腾讯全年资本开支达到了历史新高的767亿元,同比增长221%。高基数下,今年一季度腾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达到189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91%达到275亿元。足以说明腾讯在AI投入上不是一锤子买卖,也不是临时起意,长期投入的决心不言而喻。

做AI,光有一腔热血当然不够。

不信你可以看看“学院派”的老大哥OpenAI,至今也没有成功把ChatGPT 高月活、大流量转变成可量化的商业价值,还在通过用户订阅、合作分成、网购业务不断调焦。最新消息显示,OpenAI已经把“搞钱”重心转向Agent业务。

巧的是,之前国信证券也在一份深度报告中强调,腾讯未来成长潜力较大的业务,比如微信电商爆发以及AI Agent赋能并未包含在当前盈利预测中。可见,Agent业务大概率将成为中外AI势力的下一个竞技场。

比起学院派玩家用Agent“画饼”,“大厂派”代表腾讯的表现更为低调。毕竟,腾讯在AI造血方面更有天然优势。

一方面,腾讯的广告、游戏等业务,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让AI投入免去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腾讯超强的应用矩阵可以成为AI现成的商业化试验田。

在路径上,腾讯也面临过两种选择,内部是将AI视为一条与现有业务线并列的子集独立创新生长,还是从基础研究和自研底座下手,让AI成为像毛细血管般打通全域的新底座。

显然,现在的腾讯选择了后者,丰富的生态场景是腾讯发展AI战略的独特优势。这种优势,也让其长期投入和短期回报实现了兼容。

去年腾讯管理层就公开表示,“大部分资本开支用于购买GPU以支持其广告技术和游戏业务,这些业务都产生不俗的利润率。”

这次财报,马化腾再度强调了长期AI战略,他表示,“我们相信,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杆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我们预期, 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为我们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连续观察最近几个季度的财报,腾讯的AI战略可行性不断被印证,从广告到企业服务、微信生态,乃至游戏(用户粘性提升),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受益于AI技术,并产生新的回报。

有人屯卡是赌博,人家腾讯买卡那是好刀用在刀刃上。

对于AI这样的时代性红利,腾讯也不再“佛系”,所以我们能看到,大幅提高资本开支、元宝光速迭代日活激增、混元升级几乎每周都有新动作等等。腾讯再次展示出“看准即出击”的果敢一面。

好在腾讯的AI战略,非常懂得刚柔并济。

在元宝“冲榜”这样该出手的时候,会果断跟进。在股东回报方面,也继续保持着港股“回购王”的体面,时不时就大手笔回购,说到底,坚实的业务底座和稳定充沛的现金流是腾讯“进可攻、退可守”的底气。

一季度,腾讯经营现金流达到769亿元,同比增长6%,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52.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42亿元。

目前资本开支占腾讯营收比大约15%。腾讯高管此前透露过,腾讯今年的资本开支占比大约整体在营收的十几个点。也就是说,腾讯依然游刃有余。

去年底以来,腾讯一直在调整组织架构以推动AI发展,近期腾讯混元还新成立了大语言模型部和多模态模型部,重组为数据平台部、机器学习平台部等内部架构,构建更强技术底座,并且强化AI人才建设。

这就很难不让外界浮想联翩,腾讯是不是要在AI Agent、AI应用等方向“来波大的”。

AI行业最需要的算力、算法、数据,腾讯都不缺,腾讯还有着业内最丰富的用户使用场景和最多元的产品矩阵,面对AI和用户结合的这场战役,腾讯没有输的理由。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