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师傅”冲刺IPO,雷军迎来好消息!

市场资讯
15 May

  来源:IPO日报 

  日前,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师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来源:铜师傅淘宝官方旗舰店

  雷军投资

  “铜师傅”创始人俞光曾在媒体专访中透露,他创业的原因是出于一次购买“未果”。

  2013年,俞光在杭州为朋友挑选乔迁礼物时,遍寻市场却找不到一尊兼具品质与性价比的铜制关公像。高端作品标价动辄数万元,低端产品则粗糙廉价,这种两极分化的市场现状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于是,铜工艺品牌 “铜师傅” 应运而生。

  俞光凭借多年在建材行业的经验,敏锐地察觉到铜材质的独特优势。

  作为仅次于金银的贵金属,铜不仅具有高贵的质感,还具备优异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够驾驭传统、现代等多种艺术风格。与陶瓷相比,铜器不易碎裂;与木雕相比,更适合规模化生产。俞光带领团队改良千年古法 “失蜡铸铜法”,独创永不褪色的高温着色和彩绘工艺,成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铜制工艺品。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铜师傅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采取 “艺术品的品质、工业品的价格” 策略。从39元的铜葫芦挂件到39999元的千手观音像,均以成本定价法普惠大众。2015年,铜师傅通过淘宝众筹一炮而红,随后与美国时代华纳合作蝙蝠侠IP、向奥巴马赠送定制铜像等事件营销,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017年,俞光带着黑底红字的PPT和沉甸甸的铜像样品,前往北京顺为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称“顺为资本”)进行路演。原本20分钟的议程,因顺为资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董事长雷军对“小米式性价比革命”的强烈共鸣,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路演中,俞光着重介绍了铜师傅是如何从小米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中学习,发展出了自己的八字诀,即“降维、专注、极致、口碑”。

  当晚,俞光刚下飞机便收到雷军拍板投资的消息,顺为资本与小米以20元/股的价格合计购入267.46万股。此后两年间,铜师傅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融资超8.2亿元。雷军更是公开称:“铜师傅是我们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截至IPO前,俞光以26.27%的持股比例稳居第一大股东,雷军背后的顺为资本和小米控股的天津金米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为13.39%、9.56%。

  销量领先

  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铜师傅在中国铜质文创市场以35%的收入份额位居第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1575项艺术著作权、285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版权及2项发明专利。

  招股书显示,铜师傅覆盖了研究、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对产品从创意到成品的全流程把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作为中国领先的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品牌,铜质文创产品是其核心品类,其产品覆盖摆件、收藏品等多种类型,如铜摆件、铜饰品、铜画等,吸引了一批对铜工艺品感兴趣的消费者,为公司贡献了主要的收入来源。

  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及5.7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4%;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和0.7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78%,业绩整体表现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线上模式销售的总额分别占总收入的80.9%、79.2%、77.2%。报告期内,铜师傅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销售额持续增长,在天猫和京东的铜质文创产品类别中排名第一。

  多重困境

  虽然铜师傅在铜质文创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公司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随着市场的发展,新兴品牌不断涌现。目前,该市场前三企业已占据71.9%的份额,竞争较为激烈。

  一直以来,铜师傅专注拓展自身IP体系。报告期内,公司自研IP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4.1%、88.3%及93.7%,未来公司还计划继续投资原创IP的保护和开发。不过随着产品增多,外部威胁也在增加,比如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产品和未经授权使用品牌标识等,一些相似品牌用类似名称推出类似产品,可能会造成品牌混淆,影响公司形象。

  此外,公司研发主要投向原创设计、样品开发和工艺改进,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各年总收入的3.7%、5.7%及4.9%。

  然而,铜质产品创作需要大量人力、时间和材料,创作周期长、工序多,如果创作和生产部门合作不顺,可能导致延误、成本上升或质量不稳定。而且如果无法留住关键设计人才,或者与外部创作者、机构的合作中断,新产品开发会受影响,产品质量、数量或发布时间出问题,都会削弱品牌影响力,影响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铜师傅收入结构相对单一,铜质产品收入长期超过95%,塑胶潮玩等多元化业务占比仅2.5%,进展缓慢,这种依赖单一品类的模式存在较大风险。

  从成本来看,报告期内产品直接材料(主要是铜)占总营业成本的51.9%、47.1%及47.1%,而中国铜价整体呈上升且波动趋势,2019年到2024年,年均价格从每吨越4.76万元涨到8万元,2024年5月达到约8.87万元的历史峰值。如果铜价持续上涨,生产成本会上升,若公司无法转移成本,利润空间会被挤压,盈利能力受影响。

  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主要依赖天猫、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截至2024年底,只有9家直营店和68家授权店。有专业人士认为,这带来两方面风险:一是平台流量成本上升,增加营销和销售成本,压缩利润;二是平台政策调整,比如搜索算法、促销规则变化,可能导致产品曝光度下降,销售受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