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AI生成
一、A股投资之难
巴菲特这几年的股东大会上,每次都会提及他对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资,可见股神对日本股市是真的看好,国内不少日经ETF投资者都是被巴菲特“种草”的,但也有很多人不服气:中国经济这几年虽然增速下降,但总比日本强,为什么巴菲特不投A股或中概股,却持续增持日本股市呢?
首先,这个问题问得就不太对,巴菲特是个股投资,看中的是公司的护城河、公司治理、成长性等等,而不是经济增速这种宏观因素,印度经济的增速比中国更快,市场规模也是仅次于美中日的全球四大股市,但巴菲特也几乎没有什么对印度公司的投资。
当然,我明白大家真正想问的问题是:中国2024年GDP增速5%,日本2024年GDP增速只有0.1%,但巴菲特进入日本股市的这五年多,日经指数涨了70%,A股跟五年前差不多,这个反差也太大了。
这个问题才是值得所有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人深入研究的,本文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二、股市与GDP
首先要指出,GDP增速跟股市上涨,不适合直接拿来比较。
GDP增速是去除物价因素后的实际增速,用来评估“国民生产”数量上的增长,但并不代表物质财富的增长,因为“价”也是财富增长的因素之一。好比你开了个包子铺,今年卖掉的包子跟上一年一样,但价格涨了10%,最后你的收入那就是增长了10%。
上市公司的营收都是包括价格上涨的因素,所以要看名义GDP增速,即加上价格上涨的因素。日本2024年名义GDP增速达到2.9%,而中国经济因为通缩,名义GDP增速下降到了4.23%,差距就小了很多。
另外,GDP与企业营收是一个范畴的概念,但股价跟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更相关,通胀的背景下,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2024年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2.3%,剔除银行后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利润下降幅度高达-12.9%;相比之下,进入通胀时代的日本上市公司业绩增速高很多,目前投行预测的2024财年(日本财年是到3月),日本TOPIX指数每股收益预计同比增长在7.1%~9%之间,跟指数的增速差不多,说明日股的上涨是盈利推动。
为什么中国GDP名义增速4.2%,而代表最优秀企业的上市公司,利润却是负增长呢?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盈利能力较强的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没有在A股上市,另一方面是数据来源的问题。GDP是统计出来,会有各种误差,而上市公司的利润是财务报表上的真金白银。
那为什么日本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又远超名义GDP呢?
这就涉及到上市公司的营收结构:日本上市公司营收40%来源于海外,经济增速越高的国家,日本的海外投资也越多,所以日本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全球最快经济体的增长。
而中国上市公司营收仅16%来源于海外,盈利稳定的央国企海外收入占比更低。
看上去理由比较充分了,但是……中国经济陷入通缩是近几年才有的事,话说前几年GDP高增长的时候,股市也涨不过日本啊?
三、贝塔与阿尔法
最重要的原因是,2022年以前的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没有体现在A股的贝塔上,但体现在阿尔法上。
贝塔和阿尔法在不同投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这里的贝塔是指市场的整体收益,通常用指数涨跌幅来表示,阿尔法是指其中比较好的个股的行情。
大部分人通过指数ETF投资赚贝塔收益,少数专业投资者通过个股的投资获得超过贝塔的阿尔法收益。像在美股这一类成熟市场,贝塔比较容易,但阿尔法比较难。
但A股相反,指数行情收益率比较低。以规模最大的沪深300为例,近十年一直在3000~5000点的区间内震荡,走势图就能看出来,跟标普500完全不能比,但阿尔法却相对容易获得。我之前写过《行情来了!买基金,还是自己炒?》一文,比较过中美主动型基金跑赢指数的统计。
如下图,美股这24年,主动型基金跑赢基准的比例,超过50%以上的年份只有7年:
而A股图中的17年,半数以上跑赢基准的年份有9年,胜率超过美股。
为什么会这样呢?巴菲特为什么不来A股找阿尔法呢?很多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解释有几个:
最被认可的原因是:A股的散户太多,人韭瘾大,通过题材股割韭菜是最容易的获取阿尔法的投资方法。
在大部分市场,个股阿尔法收益都来源于一些长期成长牛股的超额收益,即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的理念。
但在A股有更容易获得阿尔法收益的方法,就是“炒题材”。让散户追高,在高位卖出,这种方法货源足、见效快、胜率高。当然,这类股票在爆炒后还会跌回去,对大盘贝塔收益的贡献为零,这就是A股高阿尔法低贝塔的原因。
其实炒题材股,哪个市场都有。美国也有游戏驿站这种典型的题材炒作,但都比不上A股的登峰造极,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需要稳定的“人傻钱多速来”的环境,而A股的散户多,赌瘾大,收割一批,第二年又来一批新人。
那为什么A股散户多呢?主要是因为资本管制,钱很难出去,又全面禁赌,只有A股这一个“合法赌场”。而在别的国家,本国股市赚不到钱,就换成美元去买美股了。
第二个原因是新股发行价和上市价过高,上市后就一路跌,也是拖累系数贝塔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个深次新股指数(399678),选择上市45天到一年之内的股票作为样本,这个指数从发布到现在,9年跌了80%。
那为什么新股发行价和上市价高呢?还是原因一,“散户多”。新股上市当天换手率高,游资拿到一定的筹码,再利用新股高曝光、符合政策导向、题材多的特点,在此后几个月慢慢派发给散户。
新股发行价和上市价过高,虽然股民利益受损,股市贝塔下降,但能让企业顺利融资,这个游戏才被允许玩下去。
第三个原因是A股上市公司长期分红回购太低,降低了对长线资金的吸引力。
股市中的长线资金是中坚力量,它们以长期价值投资为核心,在熊市中入场,暴跌中不离场,即中央鼓励的“耐心资本”。但这一类资本需要靠分红来实现财务上的持续现金流,所以分红也是评估一个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
A股上市公司长期分红回购太低,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过去20多年的规模增长,主要是投资驱动,分红降低了投资能力,企业怕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喜欢分红;而更多投资者习惯于通过股价增长获得收益,对分红的诉求也不高。
第四个原因,与中国经济高速成长期的特点有关,小企业增速更高,上市公司容易增收不增利。
GDP高增速时代,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比较低,中小企业有更高的增速,出现了大量阿尔法的投资机会,大市值公司往往集中在成熟行业,增速低,也影响了指数。
那么,这四个原因如果发生变化,是不是让A股更有投资价值呢?
展望未来,第四个原因在中国经济增速下降时,企业投资力度降低,利润改善,反而可能缓解;第三个原因,随着国家鼓励国央企加大分红比例,也有可能改善。
但第一、二个原因,大家可以想一想,中国的资本管制会放松吗?中国人会有其他合法赌博的机会吗?企业融资的环境会改善吗?如果这些答案是否定的,那第一、二个原因就是无解的。
日本股市的贝塔不如美股,但比A股好,日本股市阿尔法收益的机会也很多。五大商社就是巴菲特在前几年挖掘出的机会,随着这几年被贴上“巴菲特金股”标签后,估值迅速修复,变成贝塔,但日股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的阿尔法机会,主要是两类:
第一类是内需消费,日本经济正在经历向通胀的转型,工资增长和价格机制的恢复,加息周期的日元升值,可以增强本土消费者的购买力,这些都为内需相关行业的相关公司,比如零售、食品、房地产等带来机会。
第二类是价值型公司,长期的通缩造成了一大批极低估值但盈利增长、现金流又很好的个股,而近几年企业治理改革的深化,资本结构调整,正在中长期提升企业的ROE,带来盈利估值双击的个股机会。
其实,A股这年的长期牛股也很多,但A股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让巴菲特对它敬而远之,那就是——高波动。
四、波动率的问题
中石油是巴菲特主动选择的唯一一支中国股票(比亚迪是芒格主导的投资),在他买入后不久就翻倍,然后被疯炒,之后就一路暴跌。相信给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其实是中国股市的常态。
从2005~2024年的20年,沪深300年化收益率达到7.1%,收益其实并不差,但这20年的年线为10涨10跌,年胜率仅50%。涨得多但快,跌得慢而多,牛短熊长,这就是指数上涨但大部分人赚不到钱的原因;
相比而言,日经指数2005~2024这20年,年化收益率为6.4%,低于沪深300(毕竟这20年的GDP平均增速仅为1%略高),但年线为14涨6跌,年胜率达到70%,特别是近10年,仅两年下跌,牛长熊短,更容易赚钱,而且持股体验更好。
所以投资A股最大的问题是波动性太大,而本身收益率又不能覆盖这种波动,导致了择时的刚需。一个需要择时的市场,又吸引了更多的“赌徒”,加大了波动性。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造成的伤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如果你在2005年年底投资A股,到2024年年底,19年的年化收益率为8%(不算分红),还不错;但如果晚了一年,2006年底到现在,18年的年化就变成了3.8%,再晚一年,年化变成-1.7%,但再迟一年,2008年底到现在,年化收益又上升到5.6%……
理论上说,你投资的时间越长,收益率就越稳定地接近于一个合理的收益。但在A股,你的长期收益率与你的投资时间的关系较弱,与你何时开始买关系很大。晚一年,巴菲特变“巴韭特”,“投资A股”变成“撞大运拼人品”的游戏,老先生肯定不干。
十几年的投资时间不短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几年?对于普通人而言,你有钱想投资的时候,可能是高点,要用钱的时候,可能是低点,对于理财需求是非常不友好的。
五、全球资产重新配置
在投资机会的判断上,“合适”比“好”重要得多。
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对中概股很感兴趣,也买过很多次,并没有赚到钱,这是因为芒格相比巴菲特更喜欢探索新的机会。
我之前在《巴菲特的经验主义传统,芒格的理性主义残存》一文中,分析了巴菲特投资哲学源头,是经验主义与怀疑论的结合。而芒格在经验主义的同时,还带着很强的理性主义色彩,他们都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机会。
在《跟着巴菲特买日本“五大商社”,能赚钱吗?》一文中,也分析过巴菲特投资五大商社的理由:
三菱商事的投资业务,有点类似于产业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相信这一点是巴菲特看中它的重要原因,伯克希尔投资标的中包括大量未上市的中小企业的股权,但以美国公司为主,通过商社,可以投资全球更多的地区。
而且,商社投资目标有很强的资源属性,这也是巴菲特近几年投资的重点方向。
对于大部分普通散户而言,A股是地狱级的投资难度,但对小部分人而言,包括优秀的公募私募基金经理、游资、量化基金等,A股有大量的阿尔法机会,是真正的投资天堂,十个美股也不换。
当然,国家也意识到A股这种“融资市”“投机市”的弊端,倡导长期主义的“耐心资本”,现在也有了国家级的“平准基金”,抑制过度波动,未来也许能走出一个真正的长牛慢牛,变成适合普通散户的市场。而美股由于“美国例外论”被质疑,现在的全球资本配置正在改变“美股独大”的倾向,希望A股能够把握这一次全球资产重新配置的大趋势。
近两年全球股市上涨、商品通胀、黄金暴涨、航运暴涨,资本转移……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End
快来预约虎嗅【夏日漫游季】直播
美妆个护&清凉好物&办公神器,承包你的整个夏日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