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文|江北 编|深海
5月19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首次对媒体回应与小米的竞争,称战术上重视小米,战略上不害怕小米。他还表示,美的既要往上走、做高附加值产品,也要往下走、拼成本,不能坐视小米蚕食市场。
雷达财经注意到,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5.38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扣非净利润357.41亿元,同比增长14.29%。
作为一家市值近6000亿、营收超4000亿元的国内制造业巨头,去年,在国内市场上,美的集团在其基本盘——多个家电品类中占据优势地位,尤其在空调等9大类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而在国际市场上,美的营收来到1690.3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占收入比重来到41.52%。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份精彩的业绩表现,美的集团管理层却“不敢放松”。美的在财报开头的《致股东一封信》中不仅其多次提到“变局”、“挑战”,并提到“上一个周期的宠儿,如果跟不上变化,就会在下一个周期消亡”的语句。而这句话,在今年年初的美的2025经营管理年会上,美的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曾同样提到过。
美的管理层在警惕什么?新周期下,美的又遇到什么哪些挑战。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挑战分为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考量:
在国内,随着地产下行周期到来,国内家电市场也将从增量时代过渡到存量时代。尽管当下尽管“国补”政策依旧延续,但在未来,“被透支”的需求总归会反应到业绩上。
就短期而言,小米的来势汹汹,也已经让美的在空调市场上感受到压力。与之同时,美的曾寄予厚望的新能源业务迟迟未能打开局面、机器人业务市场需求的萎缩,也都成为美的发展路上的阻碍。
国际上的不稳定因素并未消退,美的集团海外业务或将面临较大冲击。
去年家电行业“统治力”依旧,但下半年市占率开始下滑
家电业作为美的集团的收入和业绩基本盘,由于“国补”因素的干扰,2024年,国内家电市场经历了一轮“先降后升”的过程。
据奥维云网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白电市场零售量为7774万台,同比下滑3.6%,零售额为231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
而随着“国补”政策发力,到了2024年下半年,家电市场一举扭转下滑趋势。2024 年全年,国内家电(不含 3C)零售市场规模达到9071 亿元,同比增长 6.4%。
然而,美的集团来自家电行业的收入增速却与之截然相反,反而是“先升后降”。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美的集团的智能家居报告期收入分别为1476 亿元,同比增长11%。然而,整个2024年全年,美的的智能家居收入为2695.32亿元,同比增长仅9.41%。
收入增速下滑的背后,反映的是美的下半年产品市占率的走低。
在线下市场,以美的集团的零售额排名前四的产品——家用空调、洗衣机、干洗机、冰箱市场为例(收入依次递减)。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四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7.7%、29.6%、31.3%和17.4%。2024年全年,线下市场中,美的集团在家用空调、洗衣机、干衣机、冰箱领域市占率分别为35.9%、27.8%、30.5%、17.1%。
对比发现,在线下市场,美的2024年全年市占率较上半年下滑了1.8%、1.8%、0.8%和0.3%。
相比线下,美的线上市场情况情况稍好。
2024年上半年,家用空调、洗衣机、干洗机、冰箱市场的线上市场份额依次为33.2%、38.3%、38.7%、22.5%。2024年全年,这些产品的线上份额分别是33.2%、38.5%、46.2%和21.7%。
在线上市场,美的2024年全年市占率较之上半年分别下滑了0%、-0.2%、-7.5%和0.8%。
财报显示,2024年,包含ToB 业务在内,线下市场占美的销售收入的78.97%,线上市场占美的销售收入为21.03%。这意味着,当占收入近8成的线下市场收入下滑时,线上市场的轻微上涨,并不能阻止美的整体市占率的下滑。
小米系凶猛,“杀入”美的空调腹地
作为美的集团的大本营和基本盘,除了地产下行这个确定性因素,以及“国补”何时退坡这个不确定因素,美的所要考虑到的挑战还有小米的异军突起。
尽管2024年,家电行业在主要家电门类中,美的9项市占率排名线上线下双第一。但随着小米的快速崛起,美的预计也很快与小米“兵戎相见”。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2013年进入家电行业,初期以智能电视、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为主。2018年推出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产品,与美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大家电业务形成直接竞争。
有报道指出,2021年开始,小米集团大家电的收入节节攀升,增长率超过40%。2023年,小米空调出货量超过440万台,同比增长49%,一举超越奥克斯,紧紧逼近海尔。2024年,小米空调更是凭借超过50%的增速,以11.77%的线上市占率,跻身空调行业销量前三。
小米在空调领域的强势崛起,除了冲击到奥克斯这样的二线品牌外,对于一线品牌来说,格力、海尔由于聚焦高端,所受冲击相对较小,而美的前两年大力扶持的子品牌华凌空调则受到冲击较大。
华凌聚焦年轻群体与家庭用户,强调“性能不输高端,价格更亲民”,“性价比打法”与小米空调处于同一生态位。从定价来说,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华凌的1.5匹空调价格集中在1699~2799元。小米空调的1.5匹空调价格集中在1699~2399元。
雷达财经发现,今年年初至4月初,小米空调在市场上市占率继续增长,而华凌和美的品牌则都在下跌。
根据奥维云网统计去年年末到截止到今年4月6日的空调数据显示,美的品牌的市占率为25.7%,同比下降3.23%;华凌空调市占率为6.7%,同比下降1.38%。对比发现,小米空调市占率则大幅提升了4.86%。
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前六大品牌中,只有美的系的美的和华凌两个品牌的市占率在下滑。格力和海尔市占率分别上升了1.38%和2.96%。
值得一提的是,在线下市场,尽管,小米目前销量很低,尚无法对美的产生威胁。但在格力、海尔、海信等企业的竞争下,美的市占率下滑同样厉害。
同样将时间段选在从以去年年末到截止到今年4月6日,数据显示,在平均价格同比上升3.81%的情形下, 格力市占率同比上升3.19%。美的平均价格同样有所上升,但市占率下滑了5.61%。前六名中,海尔、海信、卡萨帝(海尔)市占率分别上升了1.61%、0.19%、0.39%。
根据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 暖通空调在美的的收入体系中占比46.7%。根据美的的官方信息,他们的暖通空调业务板块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供暖及通风系统。可以预计,家用空调的市占率下滑,将给暖通空调板块收入带来不小冲击。
美的隐忧:新能源业务增利难,机器人板块增长难
在2024年年报中,美的按照产品品类将公司两大板块,分别是智能家居业务(To C)以及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业务(To B)。To C业务主要涉及包含了家用电器和各类空调等,To B业务主要分为:新能源与工业技术(以下简称:“新能源”)、智能建筑科技(简称:“楼宇科技”)和机器人与自动化(简称:“机器人”)。
根据财报,2024年,新能源业务、楼宇科技、机器人收入依次分别为336.1亿元、284.7亿元、287.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8%、9.86%和-7.58%。
乍一看,新能源业务收入增速很快,但若细究发现,该业务可能并未给美的贡献太多利润。
公开资料显示,美的集团的新能源业务主要依托两大上市公司开展,分别是合康新能和科陆电子,其中,合康新能于美的于2020年3月以一纸协议收购,科陆电子在2023年6月被美的控股。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合康新能营业总收入为47.76亿元,同比增长220.31%;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增长104.68%。由此计算,合康新能的净利润率只有0.2%。
为什么净利率如此之低,这还要从合康新能的业务模式说起。
如果拆解收入构成后发现,公司收入构成共有三块,分别是变频器业务、光伏EPC业务和户用储能业务。
其中,变频器业务2024年贡献收入6.45亿元。光伏EPC和户储营收分别为37.78亿元、1.37亿元。
可以看出,光伏EPC业务是合康新能的收入来源大头,其占公司收入比重为79.1%。但该业务类似于光伏行业的建筑承包商,是公认的技术门槛不高、毛利率低的“辛苦活”。财报数据同样印证了毛利率低:其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所得的毛利润为3.47亿元,毛利率仅为9.17%。如果再刨去期间费用以及其他开支,利润几乎不剩下多少。
而公司户储业务收入为1.37亿元,占比只有2.8%,距离业绩起量还差很远。
美的集团新能源板块的另一家公司科陆电子,其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4.31亿元,同比增长5.5%;净亏损4.64亿元,同比增长12.24%。雷达财经注意到,自2021年以来,这已经是科陆电子连续第四年净亏损。
作为老牌储能企业,科陆电子重点押注的储能业务,虽然销售量同比增长37%,达到1386 MWh,但由于锂电储能行业价格战加剧,收入和业绩增长受限。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该公司的电网侧储能业务还被南网拉黑。
2024年11月6日晚,科陆电子发布公告,公司在南方电网2024年计量产品招标中中标的2.56亿元项目因市场禁入措施预计无法执行。南方电网对公司采取市场禁入18个月,禁入自2024年7月29日起,市场禁入范围不包括子公司,期间公司不得参与南方电网系统内招标活动。
美的机器人板块主体是库卡集团。美的集团于2017年收购了工业机器人巨头——德国库卡集团约94.55%的股权,并在2022年完成了对库卡100%股权的收购,实现了对库卡的私有化。
成功私有化后,美的集团开始对库卡进行全面整合,并进一步推进其在中国的本土化运作。可以说,库卡集团寄托着美的在机器人领域做大做强的期望。
然而,尽管概念火热,由于下游需求放缓,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前景目前并不被看好。
根据GGII的调研报告,2024年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量预计达到55.6万台,同比增长14.2%,而市场销量则下降到30.2万台,同比下降4.5%。反映了下游需求萎缩。
这样的大背景下,美的同样也难以独善其身。财报显示,2024年,美的机器人业务的营收为287.01亿元,同比下滑达7.58%。
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增量市场来自包括光伏和新能源车在内的新能源产业。然而,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光伏及锂电行业产能调整等因素影响,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短期承压,未来几年,美的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和投入也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此外,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频发,或将对美的造成冲击。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