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3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开启为期四天的中东访问行程,先后到访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
而此次访问以经济合作为核心,随行团队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贝莱德CEO拉里·芬克等商界领袖,以及国务卿卢比奥、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等政府高官。
沙特承诺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并计划提升至1万亿美元,涵盖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其中,沙特与美国签署了史上最大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涵盖5大领域——加强空军和太空能力、防空和导弹防御、海上和沿海安全、边境安全和陆军现代化、信息和通讯系统升级,并涉及美军对沙特的军事培训支持。
在其他领域,沙特的DataVolt公司将对美国的AI数据中心和能源基建投资200亿美元。谷歌、DataVolt、甲骨文、Salesforce、超威半导体和优步承诺在美沙两国的尖端技术领域投资800亿美元。
01
关税战后首访中东
美东时间4月2日下午,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召开特别发布会,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绕过国会90天法定审议程序,对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部分贸易伙伴加征高额的所谓“对等关税”,4月9日正式生效。
特朗普的这份全球关税名单中,甚至包括南极附近的无人岛群赫德岛与麦克唐纳群岛,只有海豹、企鹅栖息的自然保护区甚至也被纳入征税。
这份“荒唐”的关税名单也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不少投资者在这场关税战中损失惨重,做外贸的商家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消费者则需要支付更高的税款。
特朗普关税政策不久后,奥巴马、拜登、克林顿这三位代表着不同年代民主党政治理念的领袖纷纷谴责特朗普,美国前财长、美联储前主席耶伦甚至公开指责特朗普关税政策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自残”。
不少国家纷纷对特朗普关税政策采取反制措施。
以印度为例,美国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总额约1290亿美元,其中印度对美贸易顺差高达457亿美元。为促成协议,印度已作出重大让步,给予近90%的美国进口商品优惠市场准入待遇,包括下调关税等措施。
然而,美国对印度的质量控制规定存有疑虑,认为这构成了非关税贸易壁垒。这让印度颇为不满,5月13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提议对在美国制造并运往印度的一些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华盛顿对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生产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关税。
而欧盟甚至已做好了谈判破裂的准备。
据报道,如果与特朗普团队贸易谈判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欧盟正在计划,将对价值950亿欧元(1080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些报复性措施将特别针对工业产品,包括飞机、美国汽车和波本威士忌。
在“内外夹击”之下,特朗普政府急需做出一些成果来挽回民心,而中东之行或许是最容易的途径之一。
02
为什么要选在中东?
话说回来,特朗普之前的 10 位美国总统,首访目的地大多选在英国、加拿大或者北约总部这些地方。可特朗普倒好,两个任期首访都选了沙特(除了去出席前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那次)。
首先,沙特阿拉伯已在今年1月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此次访问,相当于是加快投资落地,相较于去“无中生有”的找投资,此次中东访问更容易拉倒投资。
其次,中东作为全球能源枢纽和欧亚非"世界岛"的核心地带,其地缘战略价值对美国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美国已实现能源净出口,但通过巩固与海湾国家联盟体系,维持对全球能源定价体系和供应链的主导权,仍是维护美元霸权的重要支柱。
该地区作为连接三大洲的能源-交通复合枢纽,其战略控制权直接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特朗普政府强化与沙特、阿联酋及卡塔尔的战略协作,不仅着眼于保障"石油-美元"体系的存续,更旨在构建遏制中国能源通道安全的战略支点。同时,中东局势的稳定直接关乎国际能源市场波动,通过重塑地区安全架构,美国得以巩固其全球战略优势地位。
此外,不少人认为特朗普首访中东或许与其家族在中东有产业有关。
据观察者网援引《华尔街日报》5月12日报道,特朗普家族企业近期与海湾三国频繁达成商业合作,引发美媒对"公私界限模糊"的担忧。报道显示,沙特Dar Global公司与特朗普集团合作在迪拜、吉达等地开发房地产项目,包括特朗普大厦和高尔夫度假村等。专家分析认为,中东国家更看重通过特朗普家族获取政治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日报》统计,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管理的基金已获得来自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的主权基金及王室基金超过35亿美元投资,其中沙特主权财富基金就注资20亿美元。尽管卡塔尔方面称相关合作在特朗普当选前已达成,但《华尔街日报》认为这种"地缘政治与个人利益的交织"打破了美国传统政治规范。
03
中东成必争之地
中东地区正日益成为全球企业的战略要地。在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政策的不稳定性加剧,尤其是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仅4月份就发布了3条行政令和多项声明,这使得许多企业开始寻求更稳定的市场,而中东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
该地区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更掌握着全球能源命脉。中东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近60%,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等产油国通过能源出口积累了巨额财富。
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海湾六国中,沙特和阿联酋表现尤为突出,预计GDP增速分别达4.4%-5.3%和4.9%,而且这六个国家的人均GDP均超过2万美元,卡塔尔人均GDP更高达7.86万美元。随着迪拜杰贝阿里港、沙特红海旅游项目等跨境基础设施的推进,中东作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尽管石油资源仍是这些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但经济多元化转型已成为普遍共识。以沙特阿拉伯为例,该国正在大力推进"2030愿景"改革计划,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国际经贸合作关系,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重点培育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种转型战略不仅有助于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更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人口结构带来的市场潜力。中东地区50%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沙特和阿联酋的Z世代占比超过60%,由此催生出三大消费趋势:首先是娱乐社交需求爆发,TikTok用户增速全球第一,沙特豪掷380亿美元发展电竞产业,NEOM新城等元宇宙项目方兴未艾;其次是电商迅猛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820亿美元,斋月期间95%消费者选择网购,TikTok Shop等直播电商带动美妆、母婴品类增长超50%;最后是科技产品快速普及,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90%,智能手环、远程诊疗设备等AI硬件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8亿美元。
中东与东盟市场凭借快速经济增长、政策开放红利及庞大消费潜力,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战略高地。然而,区域文化差异、政策壁垒、法律风险等挑战亦不容忽视。
由凤凰网主办的“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论坛以“更开放的世界 更共赢的机遇”为主题,探讨新兴市场出海攻略,汇聚30余国经贸代表、超50家行业领军企业及百余位政策制定者,聚焦政策研判、产业实战与区域合作,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与资源对接平台。
同时,多家汽车、消费及科技领域领军企业将围绕全球化战略展开深度碰撞。汽车行业巨擘企业将探讨“技术+品牌”双驱动出海模式,分享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转型经验;白酒及新消费领域头部企业将分享文化融合与本地化创新路径,解码如何“用非语言符号打破文化壁垒”;多个特色产业县域将带来如何凭借专业化分工和灵活的市场反应,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重要基石的“小城故事”。
本届论坛上将成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政企学媒资源,打造常态化协作平台,从顶层政策设计、产业协同创新到区域市场落地,全方位解构全球化新逻辑,助力企业抢占先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