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招行如何“对望”交行

市场资讯
23 May

  来源:财经早餐

  从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来看,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正以不同的战略路径、经营节奏与盈利结构,展开一场无声却深刻的“周期对望”。这场对望,并非短期输赢的较量,而是两种银行范式在周期拐点下的“对话”。

  环境的不确定性与利率下行,正在改变银行业的增长逻辑。从重规模到重质量,从抢速度到拼结构,银行竞争的焦点逐步回归体系建设与风险控制。在这一转向过程中,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在同一周期命题下给出两种答案,各自代表一类银行在未来路径中的增长可能。

  当行业步入穿越周期的中段平台期,“周期对望”所呈现的,不是对抗,而是启发。其揭示出在复杂金融环境下,比规模更重要的,是节奏;比速度更关键的,是系统。而战略的分化,正是银行能否在新周期中稳住根基、构建未来的关键分水岭。

  同在“拐点”的表现各异

  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招商银行净利润为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期,交通银行实现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营业收入2598.26亿元。

  乍看之下,招商银行在盈利表现上占据优势,但如果将两者置于不同背景下对比,则可发现交通银行“厚重体量下的增长”。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总资产达到12.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而交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

  在更大体量、复杂架构的背景下,交通银行能实现盈利增长、资产质量优化,亦属不易。

  2025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而交通银行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

  这是两家银行的分化体现,一家步入高位调整期,另一家处于底部修复期。这个阶段的“态势错位”或可能预示接下来的价值重构主线,也进一步佐证了“周期对望”的内涵。

  资产质量方面,招商银行2024年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95%,拨备覆盖率达411.98%,可谓是风控“优等生”。但正因风险控制到位,其信贷扩张与风险收益之间的博弈空间较小。

  交通银行则不断优化自身结构,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31%,较上年末下降了0.02个百分点。同时,其拨备覆盖率为201.94%,较上年末上升了6.73个百分点。

  进一步看,招商银行在面对周期回调时,维持相对稳健的基本面,但同时也显现“高增长换挡”的特征,业绩端出现小幅回落。

  而交通银行则表现出一定的“抗周期性”,其净利润连续增长。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代表了两种典型的周期策略,一家是价值锚定型的确定路径,一家是结构修复型的弹性路径。

  二者的“对望”不只是财务表现的强弱对比,更是一场关于周期姿态与长期方向的深层博弈。

  快慢之间的“节奏对望”

  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仅是规模与利润的“静态比较”,更重要的是其经营节奏、调整机制与结构韧性的“动态演进”。

  招商银行与交通银行的“周期对望”,在节奏层面体现出鲜明的张力。一家以快打快,抢先布局、先发制人;一家步调沉稳,以慢制动、积蓄势能。

  在2024年到2025年一季度的演进中,这组“快与慢”的关系,正悄然发生“趋势拐点”。2024年,招商银行的净息差达到1.98%,在行业息差普遍收窄的背景下维持高位,显示出其零售资产配置能力与低成本负债获取能力双强的结构优势。同期,交通银行的净息差为1.27%。

  然而,进入2025年一季度,节奏悄然变化。招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08%。交通银行一季度净利润,则同比增长1.54%。

  业务线来看,招商银行以零售为主导、财富管理驱动,具备较高的AUM与客户粘性,但同时对客户结构的依赖程度也更高。

  交通银行虽也在积极进行零售转型,但通过其公司、零售、普惠、区域金融等业务的多维度布局,形成一定的分散抗压能力。

  作为两种银行范式的代表,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的数据来看,两家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层面也基本保持高位、稳步的两种战略姿态,体现出各自对资本管理的不同取向。

  截至2024年末,招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86%,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7.48%,资本充足率则高达19.05%。

  到2025年一季度,招商银行三项指标分别小幅波动至14.86%、17.43%和19.06%,保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交通银行在2024年末的资本指标则具“稳步回升”特征,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24%,一级资本充足率12.11%,资本充足率16.02%。

  2025年一季度,交通银行三项指标亦呈小幅波动,分别上升至10.25%、12.07%与15.90%,呈现出结构性改善态势。

  “节奏对望”的本质,不是“谁快谁慢”的静态排位,而是谁更懂得在不确定中控制节奏、平滑风险,并在新的增长点出现时及时切入。

  锚定与重塑的“长期对话”

  从“规模竞争”迈向“结构重塑”的过程中,战略选择成为决定一家银行穿越周期能力的关键分水岭。

  招商银行坚持以“价值银行”为核心战略锚点,具体化为包括零售金融主导、科技驱动增长、精细风险控制、资源集约配置在内的战略体系。

  而这种“锚定式”提升了其发展的稳定性和抗周期能力。在复杂市场环境下,通过布局大财富管理、自研大模型“一招”、深化AUM经营,进一步加固“价值底座”。

  反观交通银行,其战略路径则具国有大行的特征,2024年,其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前行,业务规模稳步提升,盈利能力保持韧性,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作为国有大行,以“五篇大文章”为例,截至2024年报告期末,交通银行科技金融授信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45.37%;境内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8.58%,投资绿色债券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7.55%;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9.10%和15.72%;累计上线适老化财富管理产品323款,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8.84%;推进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体系化,全年释放超1,000人力工作量。

  整体来看,招商银行与交通银行的“周期对望”,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较量,而是两种策略范式在行业发展中的“长期对话”。二者的“周期对望”,也不只是股份大行与国有大行之间的“镜像样本”,还为更多银行提供了积极的战略参照。

  在复杂周期中,银行的战略路径早已不再是激进式突围的逻辑。短期的规模扩张与表面增长不足以支撑长期稳健的竞争力。相反,真正走得远的银行,往往在周期深水期选择回归基本面,以“战略聚焦+结构重塑+价值重构”为核心,构建自身可持续经营的闭环体系。

  这一闭环,不只是组织上的流程再造,更是一场银行自身“能力边界”的深度厘清。“聚焦”意味着资源向真正具备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业务倾斜,“重塑”体现为对条线协同、风控逻辑、客户结构的系统优化。而价值重构,则是一种经营观的转向,从以利润增量为主,向以资本效率、客户全生命周期价值为中心转型。、

  免责声明: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曹睿潼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

Most Discussed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