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上 张文
经过几个月的密集调整与自我检讨之后,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先生肉眼可见地发生了改变。
他刚刚举办的两场发布会都一改过去铺张华丽的风格,直接选在了蔚来中心 NIO House 发布。这两场发布会对于蔚来都至关重要。一场是第三品牌萤火虫的新车上市发布会,一场是贡献蔚来销量大头的主力车型 ES6/EC6 的年度改款发布会。
但这两场发布会都极度简洁,没有舞台,没有大屏幕,甚至连直播都是竖屏的。在蔚来中心的展厅内,蔚来的产品负责人们直接坐进车里,像是车评人一样给用户介绍新车。ES6/EC6 的改款发布会上,李斌手拿咖啡和员工们一起站着围观。他在画面中大概只出现了几秒钟。
“咱们现在变得比较务实,就不搞那些花活了。” 李斌在萤火虫上市次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说。用他的话说,按照他们以前的做法,租一个影棚,搞个发布会,再省钱也要几十万。但现在他们不这么做了,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去年继续创下 224 亿元的亏损新高之后,李斌试图从今年开始对外展示出变革的一面。除了各种公司内部讲话、调整之外,他还多次举办媒体沟通会,在采访中不断对外强调今年蔚来要降本提效,在公司内部强势推行“基本经营单元”,每一个经营报表都要有人负责。核心对外传达的信息只有一条,蔚来在改变,蔚来四季度一定会盈利。
3 月份的那场长达 3 小时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斌说自己 2025 年最希望被贴上的标签是“最努力的人”,蔚来 2025 年“要做进步最快的公司”。
李斌的确是努力的。大多数时间里他都是身体力行地出现在公司一线。刚刚过去的 5 月份,李斌几乎没有过休息。五一假期前夕,他在广州跑了 23 站换电站,进行蔚来广东换电县县通的考察,还做了一场 13 小时 21 分的超长直播。结束行程次日又马不停蹄跑回上海参加车展。
前两天乐道品牌发布一周年,李斌和新上任的乐道负责人沈斐一起做了场从上海到合肥的续航测试,开了 467 公里。次日又拉着秦力洪、沈斐一起做了场乐道周年直播。
ES6/EC6 双车上市之前,为了对外展示 5566 车型上新增的高速爆胎安全控制功能,李斌专门自己穿上赛车服、头盔,亲自开着一台 ES6 在封闭道路内做了一场时速 120km 的前后轮同侧双爆胎测试。
但车圈或许最不缺的就是努力的 CEO。有时候太过于努力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就像此前同样努力做直播、做测试的极越 CEO 夏一平一样。
好在李斌还是听劝的。蔚来的组织调整还在继续,至于这些调整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许很快就会见分晓。
略显尴尬的 5566
5 月份蔚来共有四款新车上市,分别是改款后的蔚来 ES6/EC6 以及 ET5/ET5T。这 4 款车型在市场上被称作是“5566”,是蔚来品牌销量的主力车型。其中,ES6/EC6 瞄准的是纯电 SUV 在 30 万元的主销价格段,ET5/ET5T 则是蔚来品牌中价格最低的入门车型。
去年,蔚来品牌一共卖出去了 20.12 万台车,ES6/EC6 一共卖出约 10 万台(懂车帝数据),加上 ET5/ET5T 约 8 万台的年销量(懂车帝数据),蔚来 20 万台年销量几乎完全是靠着 5566 四款车撑起来的,合计销量占比超过 90%。
或许也正因此,蔚来今年的新车改款计划中,5566 被最先推出。新 ES6/EC6 已经开始正式交付,新 ET5/ET5T 也将在月底上市。
和多数新能源年款车型外观不变、仅仅只是内饰或者芯片的常规升级不同,蔚来的 5566 今年变动颇多。不只是它们终于用上了蔚来自研智驾芯片的神玑 NX9031 ,新车在外观和内饰上也几乎都来了个大变样,蔚来对外称新 ES6/EC6 实现了全车 40% 硬件焕新。
蔚来 ES6/图源蔚来微博
车评节目《望远镜 Telescope》的主持人周浩然称,他本来以为新款 ES6 外观只是改了塑料件,但其实除了车门和尾门外,车子所有的金属件都改了,“真不像是一个要控制成本的车企做出来的改款。”周浩然此前曾在蔚来工作。
许多蔚来旗舰车型 ET9 上的首发功能和配置都被下放至新款 ES6 上, 比如 ET9 同款的影像技术、高速爆胎安全控制功能以及神玑 NX9031 智驾芯片等。蔚来还在新闻稿中强调 6 系首发的多个安全配置,比如 RCM 追尾碰撞预防及保护功能、紧急自主靠边停车功能等等。
但和 ET9 使用的蔚来 NT3.0 平台不同,蔚来今年改款的 5566 在最核心的三电环节仍然使用的是 400V 架构的上代平台,只是蔚来作为区分称之为 NT2.5 平台。要知道,去年 9 月发布的乐道 L60 都已经使用上了 900V 架构的 NT3.0 平台。
这就让今年改款的 5566 略显尴尬。蔚来今年全系车型都将迎来换代,下半年发布的其他改款车型据称都将基于 NT3.0 平台,这意味着作为主销车型的 5566 将会是蔚来最后一代 400V 架构的车型。
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发出不解,在内饰、外观、芯片、系统乃至底盘等都迎来改变升级的情况下,5566 为何没有一步到位使用 NT3.0 平台,而是搞了个半代过渡。蔚来在对外宣传中似乎也有意淡化新 6 系使用的 NT2.5 平台,整场发布会中几乎没有提及包括电池、电机等三电系统方面的升级。
部分原因或许与蔚来的换电体系有关。周浩然在他的车评节目中称,蔚来的换电体系的基础是车辆保有量越大,换电站的可用电池就越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作为蔚来当下销量及保有量大头的 5566 车型,在平台切换上或许更谨慎一些。
此前乐道 L60 在上市之初,同样面临换电站数量稀少的问题。乐道 L60 使用的电池与此前蔚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二代换电站不兼容,只能使用三代及四代换电站。
上市之初,乐道可用的三代换电站大概只有 1000 多座。经过半年改造及新建换电站,今年 5 月乐道可用换电站达到约 1960 座。同期,蔚来换电站为 3324 座。
除了 ET9,蔚来今年其他的 NT3.0 平台的车型大多都要在下半年才能上市销售,包括已经对外亮相的乐道 L90。作为蔚来销量的绝对大头,5566 或许也没有无法承受住这么长时间的等待。好在与其他竞品车型相比,即便 5566 没有用上最新的 900V 架构,蔚来的换电网络也能填补上补能的焦虑。
还没有支棱起来的乐道
蔚来今年的销量目标是同比去年翻番。去年蔚来一共卖出去 22.2 万台车,相当于今年的销量目标是 44 万台。今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但蔚来前 4 个月销量仅有 6.6 万台,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约 15%。
去年蔚来最大的失利是第二品牌乐道。上市之初,李斌对乐道首款车型 L60 寄予厚望,认为乐道 L60 将会与蔚来主品牌形成协同效应,蔚来追求毛利,乐道追求销量。
上市之初,定价在 20 万元的乐道 L60 尚且保持一定的向好势头。李斌在 L60 上市后的媒体群访中称,公司后台服务器已经扩容了 5 倍,“L60 确实爆单了。”
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产能受限,乐道 L60 的爆火景象未能延续。除了去年底的 12 月乐道月销量短暂突破万台,过去几个月乐道销量基本只维持在 5000 台左右。去年蔚来 22.2 万台的总销量中,乐道只贡献了约 2 万台。
乐道首任总裁艾铁成已于 4 月份对外宣布离职。他此前曾对外立下军令状,宣称乐道去年 12 月交付破万,今年 1 月和 2 月冲击 1.5 万,3 月交付破 3 万。除了 12 月实现交付破万外,艾铁成的其余目标均未完成。
蔚来 2025 年月交付量
但艾铁成的下课仍显突然,离职前半个月,他在接受采访时尚强调自己不会认输,称一走了之是最容易的,但这相当于是半途而废,格局小了。
接任艾铁成的是此前蔚来能源负责人沈斐。不同于艾铁成半路加入,沈斐是蔚来早期创业阶段的核心管理层之一,早在 2015 年就加入了蔚来,一手搭建起来蔚来的充换电体系。李斌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为什么会选择沈斐来接乐道,因为沈斐是一个下笨功夫的人,换电站、充电桩一个一个地建,搞了 3000 多个换电站,“属于能打硬仗的。”
沈斐上任后的动作之一是加强了乐道体系与蔚来体系的协同,比如乐道用户可以进入蔚来中心、蔚来车主也可获得乐道车主的提车奖励、乐道车主也可共享蔚来服务等。今年五一期间,乐道车主也可享受此前蔚来车主拥有的高速路段免费充换电权益。
沈斐上任之后,李斌也加强了蔚来旗下三个品牌的协同和整合。据 36 氪报道称,蔚来于 5 月 9 日对内发布公告,乐道、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整合并入蔚来体系,涉及乐道品牌产品研发、用户服务、车型营销等部门,以及萤火虫事业部。
李斌最早不认为乐道会与蔚来存在竞争关系。他此前在财报电话会上称,大概只有 20%的用户会在蔚来和乐道品牌之间二选一。但媒体在报道中不断引述相关蔚来销售与乐道销售互相拆台、争抢客源的案例,亦一些汽车行业人士向《山上》表示,两个品牌之间或存在互相侵蚀。
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蔚来开始调整乐道与蔚来的销售体系,部分乐道区域负责人开始由蔚来负责人兼任。秦力洪及李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从去年 11 月起蔚来调整了销售策略,学习链家建立了一套协作网络,用户被蔚来销售推荐至乐道门店,成交后推荐者也能获得奖励,反之亦然。
但即便是沈斐,或许也很难拯救当下乐道 L60 疲软的销量。他上任后的首月,乐道 L60 月销量仍然维持在 4400 台,甚至较 3 月还出现了下滑。
去年上市的乐道 L60 今年不会升级,它的销量增长或许只能寄托于即将于三季度上市的 L90。和乐道 L60 除了换电没有打出太多差异点不同,L90 面对大家庭用户群体更直观地打出了“大空间”的优势。乐道第三款车型 L80 也将在四季度上市,定位大五座 SUV。
乐道 L90/图源乐道微博
李斌说,乐道的三款车都是以针对家庭用户为主,它的品牌势能会慢慢回来。他在媒体群访时强调。“我们确确实实有备而来,不是没有子弹。”
乐道的压力不会比蔚来更小。在它瞄准的家庭用户市场,理想也将在下半年推出纯电车型 i8 及 i6。在家庭用户群体中,理想的品牌认知度要比乐道深厚得多。
听劝的李斌能带来多少改变?
过去一段时间来,李斌可能是整个中国收到建议最多的公司 CEO 之一。他自己对外调侃称“全网都在教我做 CEO”。
3 月份全网讨论最激烈时,他专门召集媒体举办了一场沟通会,聊了三个小时的公司战略和转变。他说,过去他们对自己的审视不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就在进行组织变革,1 月份发全员信动员,今年开始全面实施。
李斌对外讲述的蔚来组织变革,核心之一是被称作是“基本经营单元”(CBU, Cell Business Unit)的管理措施。李斌称,CBU 核心是提升全员经营意识,该省省、该花花,要让每份经营报表都有人负责任。
至少从媒体们披露的访谈纪要来看,李斌对于公司管理的调整下定了决心。21 汽车曾在报道中引述李斌对内回答外界对于蔚来管理不行的质疑,他说,“外界质疑蔚来管理效率,很多讲的是对的,我们要认,我们既不自欺欺人,也不妄自菲薄,管理本来就没有止境,我们就从管理上把自己的尊严挣回来。”这些调整大多在二季度落地,要到三季度才能显示出成效。
很难说李斌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 CEO,他至少是听劝的。在亏损了 10 年之后,他开始主动对外坦诚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在 3 月份的那场媒体沟通会上,他说蔚来成立到现在交了很多学费,有的是自己能力不够,有的是客观规律。“我也不是神,我的团队也不是神,有的学费还得交。”
但在某些战略方向上,李斌又异常坚持。比如蔚来推行至今的服务体系、每季度 30 亿元的研发支出、执意要做瞄准 MINI 的小车品牌萤火虫等等。这些动作往往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后才能显示出成效,就像蔚来在全国建立的 3300 多座换电站以及 2.63 万根充电桩一样——蔚来同时也是自建充电桩最多的车企之一。
蔚来的充换电网络
这些都是蔚来作为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先行者值得尊敬的地方。但很难说市场是否会留给蔚来充足的时间。截至去年 12 月 31 日,蔚来的流动负债已超过流动资产,他们称手中的财务资源仍足以支撑未来 12 个月日常业务活动的持续经营。
3 月底,蔚来通过“闪电” 配售方式募集到 40.3 亿港币资金。蔚来对外表示,配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推进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同时将进一步增强蔚来集团的现金储备,增强公司资产负债表,为蔚来集团长期业务的增长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今年是蔚来的产品大年,除了已经上市的 ET9、萤火虫以及 5566 以外,乐道 L90、L80 以及蔚来全新 ES8 也将在下半年面世。李斌称,“去年蔚来只有一款新车,今年我们有九款新车,产品大年肯定可以提升销量,增加毛利率。”
蔚来 CFO 曲玉在去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上称,由于今年是他们的产品大年,他们今年的资本支出规模仍会较 2024 年有所增加。
蔚来成立于 2014 年,那一年特斯拉刚刚在中国开始售卖电动车,中国一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过 7 万来台。那时蔚来同样饱受非议,但争议更多是来自于人们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怀疑。
现在,中国新能源车年销量较十年前飙涨了超 170 倍,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电动汽车的未来,但蔚来仍然处在争议之中。只是当下,争议变成了蔚来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
5 月 21 日晚,小鹏汽车对外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交付量及毛利率均创新高,当季净亏损缩窄至 6.6 亿元。小鹏汽车同样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蔚来计划将于 6 月 3 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去年 10 月初乐道上市时,蔚来股价达到近一年的高点 7.21 美元,自那之后不断下行,过去一年累计跌去了近 25%。小鹏股价在过去一年上涨了超 153%、理想汽车上涨近 35%。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