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总结:
英国公共部门生产率倒退,财政与服务面临双重挑战
官方数据分析显示,若英国公共部门生产率下降趋势延续至2030年,英国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或将被迫增加50多亿英镑支出,同时在公共部门新增9.2万名员工。
据英国《卫报》援引经济咨询机构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br)消息,由于去年公共部门员工平均效率下滑,到本世纪末,英国需更多员工才能维持同等服务水平。Cebr利用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指出,公共部门生产率在2023年下降0.2%,2024年再度下降0.3%,已低于疫情前水平。若此趋势持续,英国财政部为填补工时缺口,需扩招9.2万名员工,由此产生的额外支出将达51亿英镑。对此,Cebr提出三种解决方向:限制员工数量但接受服务水平降低;维持现状并增加人力投入;通过技能培训、优化运营等方式提升人均效率。
目前,雷切尔·里夫斯面临在秋季预算案前控制日常开支的压力。将于6月11日发布的支出审查报告,将明确政府未来三年的财政优先事项。鉴于经济前景疲软、税收预期降低,外界猜测里夫斯可能不得不削减部门预算或提高税收,以遵循财政规则。英国卫生大臣韦斯·斯特里廷已要求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全面提升生产率,以便腾出资金用于投资。然而,工会在今夏提出高于通胀水平的加薪诉求,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共财政的紧张状况。
Cebr进一步指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英国整体生产率(涵盖私营和公共部门)长期低迷,在国际比较中表现不佳。2023年,英国生产率低于德国和法国,与美国相比更是低19%。公共部门生产率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创,至今未能恢复。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公共部门生产率不仅低于2019年水平,甚至不及1997年。报告强调,英国生产率问题由来已久,但如今财政风险显著升高,生产率下滑与工资上涨的双重压力,使公共财政在平衡人员成本与服务产出上面临巨大挑战。若政策制定者不采取有效措施,公共财政漏洞将不断扩大,最终由纳税人承担后果 。
5月21日周三,英国经济基本面的焦点数据将集中在北京时间14:00的英国4月CPI及零售物价指数上。
脱欧后贸易重构与通胀压力并存。英国在脱欧后加速重塑全球贸易网络,近期与印度达成自贸协定、与美达成有限协议降低汽车及钢铁关税,并深化与欧盟防务及能源合作,试图在美中欧三大贸易体间寻求平衡。然而,分析师指出此举或考验主要伙伴耐心,短期经济收益有限——脱欧已致英国潜在生产力较留欧情景低4%,债务高企2.8万亿英镑,增长仍依赖外部联盟。
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受一季度意外强劲增长推动,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0.9%上调至1.0%,但可持续性存疑。尽管美英关税缓和提振信心,10%基准关税仍制约出口动能。通胀成关键风险:4月CPI预计跳升至3.3%,远超央行2%目标,服务通胀黏性或延缓降息节奏。英格兰银行或维持季度降息步调(8月、11月各25基点),年末利率降至3.75%。
政治资讯
双重施压加沙与俄罗斯 协调盟友应对国际危机。英国首相斯塔默5月20日联合法、加谴责以色列扩大加沙军事行动,称对平民伤亡及人道危机“深感震惊”,呼吁立即停火并解除援助封锁。英方宣布暂停与以自贸谈判,召见以驻英大使,警告若以方不停止进攻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同日,英国协同欧盟升级对俄制裁,新增100个目标,锁定俄伊斯坎德尔导弹供应链、46家涉规避制裁金融机构及18艘“影子油轮”,拟推动降低俄油价格上限至60美元以下,削弱其战争融资能力。尽管英欧强化制裁协同,但美总统特朗普与普京通话未促成停火,跨大西洋立场分化恐削弱制裁效力。 分析指出,英国在脱欧后通过强化与欧盟及全球盟友合作展现外交主动性,但在美中博弈背景下,对以、对俄政策成效仍受制于大国协调不足及地缘利益冲突。国内舆论关注政府如何在人权关切与战略利益间平衡,避免陷入孤立。
金融资讯
英国富时100指数周二上涨0.94%,收于两个月高位;富时250指数涨0.7%创三个半月新高。个股方面,技术分销商Diploma(+15.1%)因上调全年收入预期领涨,沃达丰(+7.3%)受益德国市场增长预期,快餐连锁Greggs(+9.2%)及肉类商Cranswick(+3.8%)业绩超预期。巴克莱银行(+1.2%)人事变动提振股价。
经济层面,英欧达成新协议简化食品出口及渔业准入,但央行首席经济学家Pill警告薪资压力或延缓降息,市场聚焦周三通胀数据。路透调查预计英国经济增速小幅上修,但一季度强劲增长或难持续。七国集团会议召开在即,非关税议题成焦点,投资者关注贸易政策动向。分析指出,企业盈利改善支撑股指,但通胀粘性及外部不确定性或制约上行空间。
地缘战事
以色列5月20日对加沙发动多轮空袭,致至少5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妇女儿童。空袭目标含两处民宅及流离失所者避难学校,加沙市达拉吉社区学校废墟中发现烧焦衣物与儿童玩具,阿赫利医院堆满裹尸布包裹的遗体。以军称行动为打击哈马斯据点,但未回应具体袭击指控。
国际压力持续升温:英国宣布暂停与以色列自贸谈判,召见以驻英大使谴责“恶劣政策”;欧盟拟审查对以贸易协议。联合国指出,以色列虽部分开放凯雷姆沙洛姆过境点,但援助车队仍遭数小时延误,物资无法入库分发。加沙230万人面临饥荒,冲突20个月致逾5.3万人死亡。停火谈判再度破裂,以总理内塔尼亚胡撤回多哈谈判团队,哈马斯指责以方“假谈真打”。以军警告汗尤尼斯居民撤离,为“空前规模”地面攻势做准备。分析指出,美以关系松动及国际制裁加码难撼以军行动决心,加沙恐陷更深度人道灾难。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周二英镑兑美元在亚欧盘时段上涨,美盘前汇价受阻于1.3400阻力区域小幅回落调整。此前英镑在周一因英欧全面合作协议达成的乐观情绪助推汇价升至1.3400区域,并且在同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评级机构(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令美元指数短线承压,英镑也因此获益走强。进入周二美盘交易时段后,英镑回落至1.3335区域调整,至当日收市,英镑整体走势介于1.3390-1.3335区间震荡调整。
今日英国将公布4月CPI,此前3月CPI同比增长2.6%,为2023年以来的较低水平,主要受能源价格下降、食品通胀放缓及住房成本压力缓解的影响。因此受通胀回落及经济前景趋弱影响,英国央行在2025年5月8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将基准利率从4.5%下调至4.25%,这是年内第二次降息。
此前,英国国家统计局5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7%,高于市场预期的0.5%,主要受服务业复苏和制造业回暖推动。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呈现“用工需求放缓但薪资强劲”的矛盾特征:1-3月剔除奖金的平均工资同比增长5.6%,显著高于同期2.6%的通胀率。巴克莱等机构预测,4月通胀率可能因最低工资上调和雇主税负增加而升至3.3%,核心通胀或达3.6%,这将对英国央行未来降息空间构成制约。
随着英国4月CPI指数即将公布,英镑波动或越来越趋于谨慎。日图级别显示,在CPI公布前,英镑连续两日受阻于1.3400区域,若4月通胀水平再度抬头,并高于市场预期开出,该区域或难以抵挡多头力量的上升步伐。若进一步突破1.3445区域,汇价有望测试1.35整数关口。而下方日线级别支撑位于1.3250区域,一旦汇价再度回落至该支撑区域下方,汇价将大概率再次测试前期支撑在1.3145区域。
综合而言,英镑汇价在周三来到1.3400-1.3335波动区间内震荡调整,等待4月CPI通胀指数的考验。此前市场预计因薪资增长及企业雇主税负增加而提高4月通胀预期,若最终结果超出市场预期,英镑将获得短线走强。英镑的买入策略保守起见应等待汇价突破并站稳1.3445阻力区域再顺势介入为宜。在未突破该阻力区域前,英镑仍面临回落风险。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英镑今日关注区间:
1.3400-1.3335
鉴于通胀指数的重要性,市场正密切关注数据的公布,以预期英国央行未来可能的利率路径。因此,在4月CPI公布前,英镑在周二的波动幅度收窄,谨慎等待数据公布。如以上分析所述,英镑多头若要打开新一轮明显的上升走势,需将汇价推动并稳固至1.3445区域上方,方能增强跟风买盘的看涨信心,推动汇价进一步走高并依次测试1.35整数关口甚至是1.36以上区域。但在此过程中,汇价需突破1.3400短期阻力,才有机会挑战1.3445区域,如果4月通胀指数大幅高于预期,不排除英镑多头快速推动汇价直接挑战1.3445区域。然而,若汇价未能技术性站稳该阻力区域上方,其依然面临高位回落风险,此时昨日低点1.3335区域,则构成英镑下行的短期支撑,若英镑回落至该区域下方,汇价或进一步延伸至1.3290甚至是1.3250区域进行短线调整。
英镑短线交易走势路径可参考:
上升:1.3400-1.3445-1.3500
下降:1.3335-1.3290-1.3250
(转自:领盛Optivest)
责任编辑:郭建
Disclaimer: Investing carries risk. This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The above conten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an offer, recommendation, or solicitation on acquiring or disposing of any financial products, any associated discussions, comments, or posts by author or other users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such either. It is solely for general information purpose only, which does not consider your own investment objectives, financial situations or needs. TTM assumes no responsibility or warranty for the accuracy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vestors should do their own research and may seek professional advice before investing.